APP下载

小拱棚韭菜栽培技术

2014-07-02张永利

河北农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烟剂扣棚百菌

张永利 杨 军

小拱棚韭菜栽培技术

张永利 杨 军

滦南县小拱棚韭菜种植面积1.2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该县的宋道口镇和方各庄镇。利用小拱棚实行韭菜反季节生产,当年可收割2—3茬,自第二年开始,每年可以收割3—4茬,平均亩产韭菜5000多公斤,亩收入可达8000—10000元。每个小拱棚占地0.3亩左右,投资2500元。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韭菜相比,这种种植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并且风险低的特点,是当前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增收致富的好技术。

一、种植模式

采用一次播种、露地养根、连年管理、冬季生产、多年受益的生产方式。韭菜畦采用东西方向,以利于受光、增温,畦长30—50米、畦宽2.4米,畦埂宽30厘米。畦与畦间留2.4米宽的空地,方便揭盖草苫及割后韭菜运输等农事操作,也为将来调地换畦留足余地。

二、播种

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抗寒、发棵早、分株力强、株型好,休眠期短的品种,如汉中冬韭、791雪韭、白根系列、韭星系列等。

2、播期。最佳播种时间为“清明”至“谷雨”之间。

3、播量。每亩需种4千克左右。

4、方法和步骤。多采用人工开沟直播的方法。播种前,在做好的畦内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入N:P:K=15:15:15硫酸钾型(下同)复合肥20—30公斤,优质腐熟粪肥8—10方。用旋耕机深耕20厘米,使基肥与畦土充分混匀。畦内灌水造墒(以浇透为宜),第二天,用镐(用镐开出的沟,播种深度一致)沿东西向刨垄沟,垄沟宽25厘米,沟间距5厘米,沟深2—3厘米,共8条垄,为了方便农事操作,最中间的沟间距要宽些,一般为20厘米。用人工方法向沟内均匀撒种,然后用钉耙将畦面趟平耙匀,以使出苗整齐一致,也为以后浇水通畅打好基础。

三、夏秋管理

1、查苗补苗。如果韭菜播种后出苗不好,还要进行补苗,补苗视苗情而定,当幼苗长到5—6片叶、20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补苗时间宜早不宜迟,补苗过晚会影响韭菜产量。采用同品种补苗移栽的方式,补苗后浇水一次,利于一次补栽成活。

2、清除杂草。直播的韭菜地很容易长草,人工除草费工费力,生产上可以采用化学药剂除草的方法。在播种完成后,每亩用48%地乐铵乳油200克,兑水100公斤,喷洒地面进行封闭除草,药效期30—40天。以后生出的田间杂草也要及时清除拔掉,防止草荒吃苗,影响韭菜生长。

3、养根除薹。在小拱棚韭菜生产过程中,夏季是不进行收割的,由于夏天温度高,韭菜营养积累少、消耗大、生长较弱,一般不进行收割,以加强植株培养,积蓄养分。但是,对于倒伏后的韭菜,为防止倒伏后植株腐烂引起死苗,则必须进行收割。夏季又是韭菜抽薹开花的季节,开花结实会消耗大量养分,从而影响冬季产量,因此,要在韭薹细嫩时及时摘除,以利于植株养分积蓄,保证冬季韭菜旺盛生长。

4、浇水追肥。立秋后天气转凉,适宜韭菜生长,此时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并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亩用复合肥50—60千克,满足韭菜对肥分的需要,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和养分积累。寒露前停止浇水施肥,以免造成植株贪青,影响养分向根茎积累。

四、拱棚搭建

小拱棚主要由水泥立柱和竹片搭建而成。水泥柱长1.2米,截面6厘米×6厘米。先沿东西向埋2排的水泥立柱,南面一排立柱埋在南数第三与第四垄韭菜的垄沟中,埋入地下25厘米,北面一排埋在第六与第七垄韭菜的垄沟中,埋入地下30厘米。并将两排柱分别向南、向北各倾斜10°角,截面成倒梯形状。柱与柱之间东西间距2米,南北对齐。在两排立柱上沿东西方向各拉一道铁丝,将各个水泥柱东西固定。用长4米的竹片弯曲,间距2/3米,南北向放在铁丝上面,竹片两端在韭菜畦埂的中间部位插入地下,然后再将竹片与铁丝、水泥柱连接固定,不要移动。

五、扣棚管理

立冬前后割去韭菜地上部的枯叶,并将其清除干净并用乐斯本和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顺垄喷灌根部,防治韭蛆和灰霉病。在韭菜垄间追肥,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75公斤左右。撒施完化肥后再撒施细碎腐熟的有机肥2500公斤,施肥后浇一次透水。拱架上覆盖塑料棚膜,并准备好草苫,根据外界气温进行盖苫保温。

六、扣棚后的温湿度管理

扣棚初期白天保持20℃—24℃,夜间保持10℃—12℃,以促进韭菜尽快萌发新芽,当气温达到24℃以上时要注意放风排湿(从棚两端的中间放风,不放底风,注意西风大时从东边放风)。韭菜出苗后苗高10厘米左右,保持白天15℃—20℃,棚内相对湿度低于60%。夜间温度应掌握在10℃—12℃,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在韭菜收割前5—7天要降低棚温,目的是使叶片增厚,叶色加深,以提高韭菜商品质量。收割后适当提升棚温3℃左右,尽快促生新芽。以后每到韭菜的生长期间,其棚内温度可较前茬提升2℃,但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昼夜温差应在10℃—15℃。揭盖草苫的时间一般掌握早起太阳出来后(早上8点左右)揭苫,下午3点左右盖苫。

七、扣棚后的肥水管理

一般在头刀韭菜生长期间,不需浇水追肥,以免降低地温、增加空气湿度。头刀韭菜收割后,把韭菜茬用钉耙浅中耕一遍,耕松畦内表土(注意不要过深以免伤及鳞茎),待4—5天后韭菜伤口愈合,新叶出土时浇水一次,随水追施硫酸钾复合肥75公斤。韭菜长到10厘米左右时再浇一水,扣棚后每次浇水量要小,忌大水漫灌。以后管理以此类推。

八、病虫害防治

由于在拱棚这种密闭的环境下湿度较大,极易引起韭菜灰霉病和疫病等病害的发生,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

1、灰霉病。露天生长期间发病较轻,扣棚后由于湿度加大发病较普遍。每亩用10%腐霉利烟剂260-300克,分散点燃,密闭拱棚,熏蒸一夜,第二天早起及时放风。或是45%的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熏棚。

2、疫病。露天及扣棚后均可发病,在疫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喷药液40—50公斤。也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棚室内主要采用45%的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或15%的百菌清和速克灵复合烟剂200—250克进行熏棚防治。

3、虫害。春季韭菜播种后(二年生韭菜则为3月撤棚后),用48%的毒死蜱(乐斯苯)乳油,每亩2斤,浇水时随水灌根防治。秋冬扣棚前,用48%的毒死蜱(乐斯苯)乳油,每亩2斤随浇水灌根防治。也可选用48%的毒死蜱(乐斯苯)乳油稀释100倍液,去掉喷雾器喷头对准韭菜根部淋灌,然后浇水。

九、收割

对于一年生的韭菜田,可收割2-3刀;二年以上的韭菜田可收割3刀。每茬韭菜收割的标准株高达到30厘米(一般在7叶1心时)为最佳。收割时间最好在早晨,收割时要以割到鳞茎上部3-4厘米黄色叶鞘处为宜,边割边捆及时包装。为保持韭菜新鲜,防止失水或遭受冻害,在运输过程中,在筐上要覆盖棉被等保温,以提高商品性。

(作者单位:唐山市古冶区农林畜牧水产局)

猜你喜欢

烟剂扣棚百菌
韭菜扣棚后的管理
改进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残留
欧盟发布百菌清正式禁用公告
烟剂怎样施用不产生药害
“敌敌畏”烟剂防治板栗淡娇异蝽试验
烟剂农药使用技术要点
烟剂防治棚室蔬菜病虫害高效、经济又安全
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
百菌清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保护地樱桃休眠期的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