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英语学术语篇作者自我身份构建研究*
2014-07-02阮先玉龙仕文
阮先玉,龙仕文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石油英语学术语篇作者自我身份构建研究*
阮先玉,龙仕文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身份构建是石油学术语篇中体现作者在该领域贡献的重要方式。为了解英语学术语篇中作者身份的构建手段及其语用功能,收集了SPE(石油工程师协会)英语论文50篇,采用Wordsmith 5.0进行检索,研究国外学者如何在石油学术语篇中建构其作者身份,并以“面子保全”理论分析其语用功能。结果表明,第一人称复数各种形式是最重要的建构手段,在不同语境中实现不同语用功能;第三人称抽象名词在建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实现了与人称代词不同的语用功能;介词短语也是建构手段之一,同样体现了作者的主体地位。
石油学术语篇;自我身份建构;“面子保全”理论;语用功能
阮先玉,龙仕文.石油英语学术语篇作者自我身份构建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107-113.
1 研究背景
石油学术语篇是石油学术工作者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其特点是客观性、科学性、非人称等,行文要求客观、准确、严谨。因此,有人认为此类学术语篇要避免带有主观色彩的第一人称,中国石油学术圈内甚至有人认为撰写此类英语学术论文时应避免一切体现作者主体的表达,多用无灵主语被动语式,以使论文更加客观。
然而,近几年对各种学术语篇的研究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论文作者并不会刻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在学术论文中使用第一人称并不会降低语篇的客观性,相反,作者应恰当地使用第一人称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英国语言学家Hyland发现学术语篇也并非完全遵循客观、非人称(impersonal)的原则,作者完全可以通过人称代词构建自己的作者身份[1]。第一人称代词并非绝对不能在学术语篇中使用,通过构建作者身份,作者能够与读者有效交流、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介绍自己的成就。中国也有少数几位学者对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的使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李萍从语用角度研究了科技论文中we的功能,指出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反应了作者的不同视角,语篇目的决定了使用何种人称[2]。吴忠华和庞继贤对比了文科和工科研究论文中人称指示词的应用,总结出了人称代词的五种语用功能[3]。柳淑芬通过语料实证研究发现,中英作者在人称代词使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作者的使用频率远低于英语作者[4]。
这些文献表明,尽管科技语篇注重客观性,第一人称仍然是作者构建自我身份的重要手段。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大部分研究焦点是第一人称在构建作者身份中的作用,对身份构建的其他范式研究较少,更未专门研究石油学术语篇作者身份构建。因此,本文拟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回答两个问题:(1)石油英语学术语篇中,作者通过哪些方式构建自我身份?(2)有何语用功能?我们将以“面子保全”理论为框架对各构建手段进行语用分析。
2 “面子保全”理论
Brown和Levinson基于礼貌原则提出了“礼貌策略”,也称为“面子保全论”。他们认为参加交际的都是典型人,典型人是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即交际中的双方在交际过程中都会致力于保全自己的面子。面子分为“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5]71。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支持,而消极面子是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到别人干涉和阻碍[6]226。无论何种语言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石油学术语篇也不例外。作者一方面要展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期获得读者认同,另一方面又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读者。所以,作者在构建自我身份的过程中既要保全自己的“积极面子”又要顾及读者的“消极面子”,才能达到预期交际目的。
3 研究方法
从近5年SPE(石油工程师协会)论文中选取50篇英语论文作为研究语料。首先将所有PDF格式的语料转换为txt文本文件,以备检索软件处理。为了保证检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语料进行了清洁整理工作,包括删除出版信息、各种图表和公式、致谢和参考书目等。清洁后的语料只保留了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和正文部分,总词次超过21万,平均每篇文章大于4000词次。
检索软件使用Wordsmith 5.0。首先利用其Wordlist功能,制作出语料库总词表,包括每个词的使用频率和分布频率。然后利用Concordance功能检索本文研究对象。基于柳淑芬的研究,把石油学术语篇作者身份构建分为三类:第一人称代词单复数(I, my, mine, me/ we, our, us)、第三人称名词短语(the author(s)/ writer(s)/ researcher(s))和非人称抽象名词(如:this paper/ study/ research)[4]。下文分别将这些词作为节点词进行检索、筛选出所有相关句子,然后逐句细读,剔除与身份构建无关项目,得出结论。
4 研究结果
尽管学术论文属于正式文体,但其目的仍是交际,作者意在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正在进行的研究,并引起读者共鸣,最终达到有效交流。作为发起交流的主体,作者介入极为必要。同时学术论文强调客观、不带主观看法,注重内容的客观传达。为达到这些目的,构建作者自我身份时,作者在语篇中既采用显性方式也采用隐性方式,以达到保全双方“面子”之目的。三种构建手段中,第一种为直接的显性方式,第二种相对比较隐性,第三种最为隐性。
首先,从本语料总词表中检索各组关键词的使用频数和频率,为便于理解,将频率转化为每万词的标准化频率,结果见表1。
表1 身份构建词汇手段表(按频数高低排列)
表1表明,第一人称复数的各种形式频率最高,频数458次,每万词标准化频率为20次;其次为非人称抽象名词类别,频数191,标准化频率8.6次;第三人称名词短语虽然在全文中出现了25次,但大部分用于指别的研究文献作者,剔除这部分后仅有五例用于指本文作者,在20多万词次语料库中不具代表性,忽略不计。第一人称单数在全部50篇文章中频数为零。本结果与其他作者的研究大相径庭,柳淑芬对语言学类英文论文摘要人称代词频率排列为抽象名词、第一人称复数、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三人称名词[4]。
5 讨 论
上文检索的结果表明,第一人称复数和抽象名词短语作为作者自我身份构建的主要手段,使用频率最高。我们将从搭配模式、语用功能及如何保全双方“面子”的角度对这两种手段进行讨论。
5.1 第一人称复数的搭配模式和话语功能
韩礼德和哈桑研究提出,复数第一人称“we”是说话人或作者用于使自己认同于某一团体的手段。在他们的理论中,we的使用被分为3类,而石油科技论文中的“we”属于第三类,即论说文体中的非人称“we (impersonal)”[7]。维索尔伦把“we”的使用分为:包容性的“we”,排他性的“we”和学术文体中用于替代“I”的名义上的“we”[8]。何兆熊认为说话人用复数“we”指自己及他认为他所能代表的其他人。如果用于说话人谈及自己在某方面取得的成就时则是一种谦虚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成就不完全归功于自己[6]65。因此,在学术语篇中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指代作者有其理论依据。
国内外学者对各种学术论文中的人称代词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其用法和语用功能。Ivanic从交际角度把学术论文中的作者分为自传性身份、语篇身份和自我身份,总结了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9]。Kuo对理科类论文的人称代词的调查发现第一人称复数出现频率较高且有其特定的语义指称和使用功能[10]。张曼基于对中外200篇语言学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研究总结出了第一人称代词的七种话语功能[11]。这些研究都说明第一人称复数形式在科技文献作者身份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人称复数各形式的语用功能随语境不同而相异。本文的语境取其狭义定义即“语言语境”[5]12。为研究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的语言语境,我们分别检索“we”,“our”和“us”的共现搭配词,检索“we”和“our”右边第一个词,即R1词,“us”左边第一个词,即L1词。结果分别如表2(按使用频率排列)。
表2 we的R1词
除助动词“have, need, can, may”外,其余动词主要用于表达建议、假设、定义、手段和结果等意义。进一步检索发现这四个助动词后的动词以“proposed, assumed, defined, used, applied, followed”为主,与“we”的R1词类型和意义相似,因此可以视为同类搭配。
根据词汇语法制约规则,“our”的R1词必然是名词,其高频搭配词如表3。
比较“we”和“our”的R1词表可见二者的语义高度相似。
相较于前二者,“us”的频率低得多,仅有7例。由于“us”是宾格形式,因此,统计其左边第一个词汇,即L1词的搭配情况,结果如表4。
表3 our的R1词
表4 us的L1词
就语义而言,这些词都含有为文章作者提供一些方法或创设一定条件,从而使其能够完成某种任务之意。
基于搭配检索,我们总结出第一人称复数在石油学术语篇中的5种语用功能。
(1)提出预设。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基于已有数据或理论,为自己的研究提出某种预设,这是科技语篇的常态。此时,“we”是包容性的,不仅指文章作者,也指读者。石油科技论文读者一般直接从事该行业,因此,此处读者主要指同行。这种方式使读者更易认同作者,且读者本身具有相应背景知识,能够理解论文内容,增强了其参与程度和亲切感。这种处理让读者觉得自己主动接受了这个预设,没有强加于己之感,从而保全读者“负面面子”,如例1。
例1 With respect to the correlation length, we have assumed that the correlation length is independent of grid cell size.
这种参与和纽带联系尤其体现于“we”的宾格形式“us”上,因为“us”体现了更强的凝聚力。宾格“us”体现的作者介入比主格“we”更加隐性,且带宾格“us”结构的主语通常是客观化抽象名词,因此作者能够从语境中隐退,从而降低作者的“强加”程度,达到保全双方“面子”的目的。如例2。
例2 This different notation allows us to easily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black-oil model and the twophase model.
例2中,抽象名词“notation”作主位成为话语焦点,强调客观结果,从而隐去作为施事主体的作者介入。“us”让读者不自觉地成了文章的一份子与作者共同区别两种模式的异同,而不仅仅是旁观者身份,因而拉近了作者与读者关系。
(2)采取某种方法或途径。描述研究过程中作者采用某些参数、某种方法、某种途径以解决问题。用于获取该语用功能的动词主要是“use”的各种形式,“apply”也出现了两例。在此类应用中“we”通常是排他性的,只包含论文作者,而不指读者。此时,作者更加侧重保全自己的“正面面子”,希望读者认同自己,而客观阐述也减少了对读者“负面面子”的威胁,如例3。
例3 In case TC1, we use a diagonal covariance matrix for the production term, and a non-diagonal covariance C defined as in Eq. (4) for the seismic term.
(3)描述研究工作。采用这种方式,作者既说明了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表现了自己谦虚的态度,隐含着自己的工作是基于前人的努力之意。此时,作者一方面努力保全自己的“正面面子”,另一方面也承认他人的工作成果,也保全了他人的“正面面子”。复数形式强调作者的自我身份,使行文委婉,减少了作者读者之间的隔阂,如例4所示。
例4 In the end, we present numerical experiments that demonstrate the scalability of our approach.
(4)提出研究结论,呈现研究贡献。正如何兆熊所言,用“we”提出研究者的贡献和成就显得更加谦虚,隐含了自己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得出如此结论、做出如是贡献的。一些“we”使用包容性用法,似乎与读者一起基于一些事实得出结论,如例5中的“we”。这样增强了读者的参与度,使文章结论更加令人信服。例6中的“our”则为排他性,仅指作者。此两例中节点词的R1词汇“conclude”与“experience”都是心理词汇,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作者呈现研究结论时使用复数人称代词,一方面试图保全自己的“正面面子”,另外也降低了强加于读者的程度,从而保全其“负面面子”。尤其例5中在“conclude”前加上表示不确定的情态动词“may”,更凸显了作者对读者“面子”的考虑。
例5 From Figure 18, comparing across the models in the year 2005, we may conclude that the saturation front has essentially a similar pattern for each sand unit.
例6 Our experience also indicates that type-curve estimated properties provide very good starting input for further detailed study using reservoir simulations.
(5)确定研究范围。无论何种研究,作者都需要明确研究范围。本文语料库中,该任务主要由“we consider/discuss”的搭配结构实现,如例7所示。
例7 In this work we consider the case where the xconfiguration of injector wells is used in a repeated pattern in a fully developed field.
5.2 非人称名词短语的搭配形态及其语用功能
作为作者身份构建的手段,非人称名词短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第一人称复数,检索表明“this paper, this study”和“this research”的使用频率为每万词8.6次。
Bhatia指出不同文体具有不同交际目的[12]。作为一种相当正式的文体,学术语篇的目的是客观地呈现研究者的研究问题、过程或成就。叙述要尽量客观、真实,不带作者个人主观感情色彩。在构建作者身份时,有些作者倾向于使用更具客观色彩的非人称形式,从而避免使用带有主观色彩的第一人称代词。
学术语篇中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相当大,因此显性作者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作者提出一种新理论或观点、有了新发现,是对前人工作成绩的传承,但也是对学术圈或相关研究人员“面子”的威胁。因此,Myers从语用的礼貌原则出发,认为隐性的非人称抽象名词作为作者身份构建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这种威胁[13]。非人称抽象名词避免了提及作者本人,最大程度地保全了前人的“正面面子”。
用Wordsmith 5.0之聚类功能检索,发现this paper/ study/ research的高频搭配型式有:“in this paper the…, of this paper is…,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paper w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presents a…, of this study are…”和“objective of this paper…”。这些主要型式以介词短语形态为主。通过进一步检索,我们总结出其主要短语形态:“in this paper/ study/ research, this (the) paper/ study/ research + v., of this paper/ study/ research, from this paper/ study/ research”和“for this study”。各种短语形态比例如表5所示。
由于作者身份建构主要体现于作者作为施事主体,因此本节将重点讨论“this (the) paper/ study/research+ v.”结构中R1动词的搭配情况及其语用功能。基于语料库检索,总结出这些词汇R1动词高频搭配,见表6。
表5 非人称抽象名词短语形态频数表
表6 this (the) paper/ study/ research的R1动词高频搭配表
在语言使用中,为了使生成的句子符合语法规则,词汇与词汇结合时会受到一些“选择限制”[14]。观察表中R1高频搭配词,我们发现大部分动词在选择主语时,都限定其语义应有[+PERSON]特征,即主语应是具有“人”的特征的行为主体。因此,物质名词“this (the) paper/ study/ research”被赋予了拟人化特征,成为作者的隐性体现。与表2、表3、表4复数第一人称的共现高频搭配相比,我们不难看出表6与它们有几个共用词:“present, describe, discuss”和“use”,更多的是其特有的搭配词。通过进一步检索全文,我们发现“this (the) paper +v.”的短语形态主要见于论文的三个部分:摘要、引言和结论。因为这几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需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方式来呈现作者的研究主题和重点,以最大程度保全读者的“负面面子”,让读者不会有自己的行为受到某种阻碍之感。因此,抽象非人称名词实现了与第一人称复数不同的语用功能。
(1)介绍研究主题。该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与动词“present, describe”和“provide”共现的语境中。该短语主要用于总结或引入全文主题。客观非人称形式让研究结论更加可信、可靠,使读者无意识地接受作者的结论,保全其“负面面子”。如例8:
例8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valuation strategy that is relatively accurate, simple to apply, and flexible enough to use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in meanderbelt environments.
(2)突出研究焦点。作者通常会在引言部分采用一些词汇手段突出自己的研究焦点,以吸引读者注意。作者在结论部分往往会再次重申研究重点,强调研究焦点。“非人称抽象名词+强调动词”的短语形态既达到了强调目的,又于无形中建立了作者的自我身份。如例9:
例9 This paper focuses on identifying the role of volumentric failure in a typical oil-well.
(3)说明研究方法。一般而言,石油研究都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对研究方法或手段进行改进,因此,论文需要明确说明新的研究方法及其与传统研究之不同。使用非人称抽象名词一方面表明了作者认同前人贡献,另外,也保全前人的“面子”,因为改进前人的方法意味着某种程度上否定其他同行和研究者。隐性参与方式弱化了作者的“正面面子”,同时保全对方的“正面面子”。
例10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use of a screening tool for improved modelling of oil production from horizontal or near-horizontal wells with induced fractures.
5.3 介词短语在构建作者身份中的语用功能
虽然介词短语在石油语篇中主要起限定范围的作用,但因其出现频数较高、比例较大,已成为石油学术语篇的常用短语,在保全“面子”方面有其独特语用功能。我们将重点分析两类使用频率高且与身份构建相关的短语形态及其语用功能。
(1)“in this paper/ study/ research”的语用功能
从语义角度看,介词短语完全隐去了作者的主体身份,仅限定其研究范围。但是研读检索条目之后我们发现这样的介词短语仍然是作者构建自我身份的一种手段,只是更加隐蔽,更不易为读者所察觉,作者参与度最低,因此也是对读者“负面面子”威胁最小的方式。如例11所示:
例11 All implementation aspects and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built upon the framework of IPARS (Integrated Parallel Accurate Reservoir Simulator).
此例中虽然没有出现人称代词或指代人的名词,但是仍然通过介词短语in this paper体现了作者的施事主体和参与,也体现了作者表明自己的研究与过去研究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以这种方式构建作者身份比第一人称复数和抽象名词更加隐性,不易察觉,因而具有更强的客观性。
例12 The frame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ll facilitat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by continuous update of multiple asset models.
例12中作者以非常客观的方式强调了本研究的贡献,通过静态的介词短语形态隐晦地体现了作者在贡献中的主体地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又完全没有威胁读者“负面面子”。且叙事风格客观化,作者最大程度地撤退到了行文之外。
(2)“of this paper/ study/ research”的语用功能
通过语料库检索,我们发现这类短语的优势共现形式是“the + n + of this paper…”,且多数名词具有目的、焦点、意义等语义,如“objective, purpose, implication, goal”等。因此,这类介词短语是作者以非常隐蔽的方式进行自我身份构建的手段。例如:
例13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significant because they would reduce the cost of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modeling.
虽然此例中没有出现任何表明作者介入的信息,但是读者却完全能通过近指指示词“this”和抽象名词“study”搭配感觉到作者的参与。作者在评价所做研究的意义时采用这种更加隐性的构建方式体现了其客观、谦虚的科学精神,也增强了读者的接受性。又如:
例14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visually investigate and to document the pore-scale events of the SAGD process using glass micromodel type of porous media.
此处“本文主要目标”实是作者的研究目标,这种非人称的客观叙述风格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因此,这两类介词短语也是石油学术语篇中作者用于构建自我身份的手段。他们一方面使行文最大客观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作者主体地位对读者的威胁;同时也达到了作者隐蔽地保全自己的“正面面子”和读者的“负面面子”之目的。作者隐性介入增强了论文的客观性,有效地提高了其可信度和接受性。
6 结 语
石油学术语篇追求最大客观性,为了保全自己的“正面面子”和尽量降低对读者“负面面子”的威胁,作者在构建自我身份时采用各种手段,表明自己对研究的介入,呈现自己对该领域的贡献。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是构建作者自我身份的主要手段,体现了作者的显性参与。非人称抽象名词则使作者自我身份构建显得更加隐性,使自己的研究结论显得更加客观。我国石油学者在撰写英语学术论文时应该恰当地使用各种手段构建自我身份,体现自己在研究中的积极介入和对石油领域的贡献。尤其应在实证基础上摒弃那种认为学术语篇完全不能使用第一人称的看法,从而缩小与国外英语论文撰写实践之间的差异,撰写出符合国际规范的英语学术论文。
[1] Hyland K. A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 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 1091-1112.
[2] 李萍. 人称代词“we”在科技论文中的语用功能[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78-88.
[3] 吴忠华,庞继贤. 英语研究论文中作者自我身份构建分析——以第一人称代词使用为例[J]. 外语教育,2009(00):78-83.
[4] 柳淑芬. 中英文论文摘要中作者的自称语与身份构建[J]. 当代修辞学,2011(4).
[5] 冉永平. 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Halliday M A K,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42.
[8]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8.
[9] Ivanic R. Writing and Identity: The Discoursal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 [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23.
[10] Kuo C-H. The Use of Personal Pronouns: Role Relationships in Scientific Journal Article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9 (2):121-138.
[11] 张曼. 中外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用法的对比研究[J]. 上海翻译,2008(2):31-36.
[12] Bhatia V K. Analys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 Londo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3: 16-19.
[13] Myers G. 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 in Scientific Articles[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9(10):1-35.
[14]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8-188.
A Study on the Structuring of Author’s Self Identity in Petroleum Academic Texts
RUAN Xian-yu1,LONG Shi-wen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 China
The structuring of author’s identity is a vital way to present in petroleum academic texts the authors’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To get first h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means of identity structuring and their pragmatic functions, we collected 50 English petroleum academic texts from SPE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With Wordsmith 5.0, we studied the means by which native writers structure their identity in the texts.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the means were analyzed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Face-saving Theory. We found that the first person plurals,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identity structuring, perform various pragmatic functions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d the third person abstract nouns are of vital significance in identity structuring, performing different pragmatic functions from first person plurals. Results show that native writers also employ some prepositional phrases to structure their self-identity.
petroleum academic texts; structuring of self-identity; Face-saving Theory; pragmatic functions
10.11885/j.issn.1674-5094. 14061705
1674-5094(2014)05-0107-113
H315.9
A
编 辑:陈海燕
编辑部网址:http://sk.swpuxb.com
2014-05-21
阮先玉(1974-),女(汉族),四川简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