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史料深层价值 再现领袖光辉形象

2014-07-02赵政民

党史文汇 2014年6期
关键词:史料毛泽东山西

赵政民

《党史文汇》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增刊,几乎是和新年的钟声一道进入我们生活的,激动着我们的心房。这是由真实史料连缀起来的绚丽的历史画卷,是由难得史料塑造出来的领袖的光辉形象,是由珍贵史料书写出来的动人心魄的人生教科书。史料是历史的碎片,是历史的真实,由精选出来的史料编写而成的这本增刊,感人、动人、激励人的功能是可想而知的。该刊编者强调视角要新,内容出新,全刊充满新意,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今后出版纪念类增刊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他们坚持的“五个围绕”,就具有启发意义。

围绕革命历史进行独立调查,摒弃人云亦云。在纪念文章中,如何运用新材料、新观点,写出新情节、新事迹,让人感到振奋和充实?有效的办法就是独立思考,进行独立调查,去追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去发现事件背后别人讲不出或讲不好的故事,该刊发表的《从学友会文牍到新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任职的历史考察》就是如此。这篇文章切入点奇特,角度很新,很少有人会这样去写。然而,作者却分“1911年春至1920年8月”“1920年11月至1927年7月”“1927年8月至1943年2月”“1943年3月至1976年9月”4个部分,就把60多年间毛泽东任职的详细情况写出来了。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调查,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写作,是一次独特的发言,因而这篇新鲜的资料在增刊里特别引人注目。

围绕人物贡献选取关键情节,凸显主要功绩。纪念活动的目的,是要人们学习逝者顽强的个性、高尚的品德、勇敢的精神和杰出的贡献。据此该刊注意描写毛泽东公而忘私的品质,发表了《毛泽东跟表兄文运昌“翻脸”轶闻》。特别注意再现伟人百折不挠和近似平民的性格特点,正像《毛泽东:忧患百姓忧患党》一文,既写毛泽东虎气雄风、一世坚强,又写他柔情似水、忧患如山。对于毛泽东的历史功勋,该刊热情颂扬,不惜笔墨,发表了《毛泽东八入闽西》《毛泽东“迂回包围”战术的两大经典力作》,写出了他前无古人的非凡的军事才能。《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讲了他领导革命赢得人民的解放、我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加强了国防、建设了中国共产党和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5大贡献,说明毛泽东是一位不朽的民族英雄。还发表了《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等文,非常具体地描写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造性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样的历史贡献彪炳史册,永世难忘。

围绕宝贵史料作出独到分析,显出深层价值。在这本增刊里,最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是《毛泽东在“抗大”讲演全记录》。这篇长达33个页码的珍贵史料,收录了毛泽东在1938年到1939年在抗大期间的25篇讲演和于1945年10月25日的1篇讲演。这些讲演浅显中蕴含深刻道理,谈笑间纵观世界风云,阐释了许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表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对人才和干部培养的重视,是研究党史、军史、教育史的珍贵史料。《毛泽东“三个世界”外交战略划分理论》一文,更独到地分析了该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具体原因和过程,分析了它给了我国应有的战略地位,打破了僵死的“两个阵营”的世界格局,使我国的外交政策开始从过于强调国际主义和世界革命义务,向着现实的国家自身安全利益转移。毛泽东的这些方面的资料,都成了本期增刊诱人的亮点。

围绕纪念主体做好全面考察,耸起丰满形象。毛泽东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战略家、组织家,还是驰名世界的活动家、出版家、书法家、作家和诗人。为了真实丰满地再现其伟大的身影,该刊发表了《毛泽东早期书法艺术》《睿智与幽默兼备——毛泽东引经据典中谈笑风生》《文风典范毛泽东》等多篇文章,写出他早期就练习书法、获得二王书法之神,此后又关注“瘦金体”,再后来自创了受人崇拜的“毛体”书法。在文风上,他的文章简洁明快、清新典雅、大气磅礴,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如此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就使再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巍峨、丰满、智慧、活灵活现,有生命感、立体感和亲切感。

围绕山西实际让史料本土化,强化亲和能力。对一本书和一本杂志来说,能否写出人物与本地的联系,写出人物与读者亲近的关系,能否将史料本土化,做到接地气,聚人气,是关乎到宣传效果的一件大事。这本增刊就非常注意这方面的内容,重视讲述毛泽东与山西的故事。如《毛泽东在山西的革命实践》,讲的是毛泽东率部东征转战山西70多天,抗战中精心部署打开山西抗日新局面,路经山西完成伟大的战略转移,运筹帷幄指挥解放山西的四大战役等,把伟人在山西的行踪清晰有力地再现了出来。《红军东征时期毛泽东对阎锡山的统战工作》,写的是红军东征给阎锡山以重大打击之后,毛泽东写亲笔信首次对阎进行统战工作,在此推动下,达成了在太原建立红军驻晋秘密联络站、晋陕经济通商、中共在太原设立秘密电台等协议。这是毛泽东统战思想的一次表露,也是该思想的一次成功实践。与阎锡山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以后八路军进入山西抗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毛泽东与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这篇文章,分量极重,非常具体地讲述了在红军抵达陕北之初,毛泽东面对领导高层存在的红军向西、向北或向南发展的不同意见,用强有力的事实说服大家向东发展、“经营山西”,多方争取阎锡山,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创山西抗战在华北的特殊局面,使山西的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典范和旗帜。这些充满本土化味道的史料和文章,消除了逝者与读者的距离,产生了巨大的亲和力,其效果当然是很好的。

通过上述办法,《党史文汇》获得了喜人的成果,给我们再现了伟人毛泽东胸怀宽广、智慧超群、功盖天地、亲切感人的光辉形象,让人听到了一个个撼天动地、激荡心魄的好故事。由此可见,这本增刊是成功的,所产生的宣传效果是良好的。它充分说明,增刊是一种饱满的喷发,是杂志正刊的延续,是宣传工作的延长线、重头戏,是其重要作品和重要成果的隆重展示。因而出增刊必须慎之又慎,对文稿必须千锤百炼,反复雕琢,没有十分的必要决不申报,没有充分的准备和没有让人叫好的东西决不出手。有了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我们相信增刊一定会为杂志社赢得赞誉,为我们事业的发展增添强大的正能量。

(责编 曲星)

猜你喜欢

史料毛泽东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史料二则
1949,毛泽东点将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