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食管癌放化疗疗效的影响

2014-07-02李华峰浙江省中医院放疗科杭州310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穿孔放化疗

陈 超 李华峰 浙江省中医院放疗科 杭州 310000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食管癌放化疗疗效的影响

陈 超 李华峰 浙江省中医院放疗科 杭州 310000

食管癌;放化疗;肠内营养支持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大多数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时机,需行同期放化疗,部分患者为提高疗效可行术前放化疗;但由于放化疗所带来的副反应,加之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可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影响治疗疗效及进程。因此,对这些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尤为重要。我科在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8月—2013年6月本院放疗科食管癌患者60例,男58例,女2例,年龄41~83岁;60例治疗前均进行胸部CT扫描、食管吞钡造影及胃镜确定病理及分期[1]。其颈中段及上段食管癌28例,中段食管癌18例,下段食管癌14例;Ⅱ期20例,Ⅲ期34例,Ⅳ期6例;腺癌12例,鳞癌43例,小细胞癌5例。60例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和常规营养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理及分期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同期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放射治疗每次2GY,每周5次,总量为60Gy~66Gy,共30~33次;化疗采用PF方案[1]:PDD25~30mg/m2,3~5天,5FU450~500mg/m2,5天,28天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总疗程约为6~6.5周。肠内营养组于放化疗开始同时给予肠内营养,根据体质量按照每天35kcal/kg的总热量供给,在饮食不足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营养液(商品名:瑞能)补足;常规饮食组治疗早期(3周内)仅常规饮食;治疗后期由于放化疗毒副反应患者进食减少,两组均增加静脉营养支持。

2.2观察指标 ①营养状况: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免疫指标(CD4/CD8)。②不良反应:血液毒性及胃肠道反应:采用WHO分级标准[2];急性放射性反应:采用放射治疗协作标准(RTOG)[1];食管穿孔:采用上食管吞钡造影确诊。

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放疗后肠内营养组BMI、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CD4/CD8升高,常规营养组均有所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肠内营养组发生食管穿孔1例,常规营养组发生3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肠内营养组较常规营养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4 讨 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放化疗期间患者必要的能量、热量,有利于正常组织的修复,减少放化疗期间食管穿孔的发生。研究表明[3],消化道作为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之一,在创伤、手术、放化疗及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时起着重要作用,在此状态中,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对于纠正机体的负氮平衡及高分解代谢状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明显疗效。消化道含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尤其是小肠富含淋巴组织,小肠黏膜内的集合淋巴组织中含有丰富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小肠集合淋巴组织中的T、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激活后进入血液系统参与全身各器官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研究表明[4],肠道黏膜的营养30%来自肠系膜动脉血液供应,70%来自肠腔内营养物质,因此维护小肠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符合人体生理需要,有利于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能较好地补充谷氨酰胺和纤维素,有利于消化道黏膜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和维持。研究[5]发现肠内营养能提高消化道黏膜中TGF-β1的表达,在生理状态下,TGF-β1参与正常消化道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本研究中肠内营养组食管穿孔率少于非肠内营养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数食管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加之接受放化疗联合治疗,较容易出现放射性食管炎、食管穿孔、白细胞下降、免疫力下降等副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BMI值、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明显比常规营养组较高(P<0.05)。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营养组(P<0.05),使得放化疗能及时完成,间接提高放化疗疗效。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例

表2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g/L

表2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g/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肠内营养组n/例30常规营养组30放疗前放疗后放疗前放疗后BMI/(kg/m2)20.45±0.36 21.68±0.48* 20.33±0.38 19.52±0.27血红蛋白119.12±5.64 126.23±2.06* 120.46±4.23 115.84±6.26血清白蛋白38.12±4.35 43.46±5.64* 39.14±5.33 36.57±4.96 CD4/CD8 0.89 1.67* 0.94 0.66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综上所述,对接受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加患者免疫力,减轻放化疗引起的血液系统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增加食管壁的愈合能力,减少因放疗引起的食管穿孔发生,提高治疗疗效。

[1]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551-552,558-560,1350-1351.

[2]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104.

[3]Hioshi Miyata,Masahiko Yano,Takushi Yasuda,et al.Randomized study of clinical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dur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chemotherapy-related toxicit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J].Clinical Nutrition,2012,31(3):330-336.

[4]张帆,胡爱凤,李彩玉,等.肠内营养梗阻性黄疸幼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2,29(5):983-984.

[5]王少龙,姜鹤群,何依群,等.早期空肠管饲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8,19(7):15-16.

2013-12-12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穿孔放化疗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