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集群的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2014-07-01李向东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新区高新技术集群

胡 颖,李向东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一、问题提出

我国政府一直都把发展科技产业视为一项战略性任务,为了加快科技产业的发展速度,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1988年5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成立,这是国家正式批准的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简称高新区)。1988年8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截至目前,我国相继批准建立了11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①,以此作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增长极。而当我们审视高新区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状况时,却发现我国国家高新区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高增长与低创新”的特征。这种“高增长”主要体现在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出口创汇总额和实现利润等方面。从实际数据可知,高新区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如图1、图2所示。

图1 我国国家高新区1995-2012年营业总收入情况

图2 我国国家高新区1995-2012年实现利润和出口创汇情况

与此同时,我国国家高新区在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方面,发展却明显滞后。研发投入及研发投入强度是衡量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2年,我国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研发投入达2 749.1亿元,比2011年增长21.2%(图3)。但是从研发投入强度来看,2012年105个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495%,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15%(图4)。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不低于20%[1],同时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低于国际通行标准5%[2]。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指标从2008年以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3 我国国家高新区2002-2012年研发投入情况

另外,技术性收入是反映技术转化能力的指标②,也是衡量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统计资料显示,国家高新区的整体技术性收入比重增长幅度并不大,2012年技术性收入比重也仅占到7.20%,如图4所示。

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区域,它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载体。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来看,高新区是一种由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群集而成的特殊区域,它的本质特征是技术创新,它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能力。显然,目前我国国家高新区“高增长与低创新”的发展特征与它的本质特征是相悖的。目前,国家高新区正面临着向创新型转变,因此,建设高新区创新集群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如何建立一批有活力的创新集群,提高我国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新区转型升级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图4 我国国家高新区历年研发投入比和技术性收入比情况

二、文献回顾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学界开始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创新功能,有关集群创新功能的探讨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创新集群”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1999年,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简称OECD)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简称NIS),之后又在研究报告《集群——促进创新之动力》中正式提出了“创新集群”的思想。

创新集群的研究主要涉及技术经济空间和地理空间两个维度。熊彼特的创新集群思想是技术经济空间维度上研究的起源。他将创新的分布归结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在时间意义上,创新及其扩散所形成的集群形态;另一种则是在部门意义上,创新更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总体呈现不均匀分布的形态。另外,熊彼特还从微观层面指出,技术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具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成群出现的特性。[3]DeBresson(1995)认为创新集群的培育是动态发展的源泉,它来源于基于范式的不连续性、技术复杂系统、累积性的学习过程以及范围经济。[4]

地理空间维度上创新集群研究起源于英国学者Cooke(1992)提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他将区域创新系统定义为在地理空间上相互关联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组织构成的能够支持并产生创新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这与现在所提的创新集群的概念极为相似。[5]Bortagaray and Tiffin(2000)认为创新集群这一组织结构的基础是在限定的地理区域内,企业通过集体产业生产来创造新的产品;通过知识交换、互动学习来分享价值。[6]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另外的角度对创新集群进行了研究。Humprey and Schmitz(1995)从学习特性的角度对创新集群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创新集群内相关行为主体是通过直接和间接协作的过程,来促进集体学习和创新的。[7]M.E.Porter(2001)在《创新集群:大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报告中强调了大学和专业研究中心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它们是创新背后的驱动力,而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经济成功的关键是商业化机制。[8]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2001)从“技术—经济网络”层面指出,创新集群是由企业、大学、研究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中介服务组织等主体所构成的,通过各种合作形成产业链、知识链和价值链互相融合的战略联盟,进而产生具有大量知识溢出特征和竞争优势的“技术—经济网络”。[9]

国内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集群进行了研究。王缉慈(2004)从集群和创新集群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产业集群是产生创新集群的核心诱因和内在依据。[10]龙果(2006)从空间物理维度指出,创新集群是同一产业内的企业或相关产业内的企业、所在区域政府、大学、中介机构等,集中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邻近,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区域空间特性的创新网络。[11]赵新刚等(2006)从网络组织层面对创新集群进行了解释,指出创新集群是通过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协作关系而产生的创新聚集,进而获得具有创新优势的开放的网络组织形式。[12]丁奎礼、钟书华(2010)认为创新集群是以新知识生产、新产品大量出现为本质涵义的创新型组织(创新型企业、各种知识中心和相关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集中或在技术空间内集聚并且与外界形成有效互动结构的产业组织形态。[13]

三、我国国家高新区在建立创新集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创新体系有待完善

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但是这些投入的利用效率比起世界上先进的高新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高新区的创新链不完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由于我国高新区成立背景特殊,各地高新区对创新本质的理解到目前为止仍存在偏差,部分高新区甚至将创新理解为创业,相当一部分高新区将创新功能等同于创新服务方式。使得我国高新区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技术和产业创新功能。部分创新能力低下的高新区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成熟技术的方式进行发展。

(二)缺乏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网络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地为了顺应“开发区热”,纷纷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这就导致大多数高新区在建立之初缺乏长远规划,建设过程没有很好地遵循产业分工的原则及产业关联效应,从而影响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网络的形成。企业之间缺乏上下游的产业链接,没有形成真正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但网络和集群化正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大特点。在产业分工方面,具体表现在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园区内的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缺乏关联度,协作化程度比较低;在为区内的大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配套服务方面,中小企业很难跟上,这就造成这些高新技术企业所需的关键性配件只能通过进口方式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高新区呈现出一种“形聚而实不聚”的发展状态,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

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都是高新区的参与主体,高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又在于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学及科研机构是创新源,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而企业是科技成果的应用者。如果只有大学和科研机构,那么创新成果将无法发挥实际的价值;如果只有企业,没有大学和科研机构,高新区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就会受到阻碍。所以,产学研的合作对高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完善,高新区内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系不紧密,使得这些创新资源无法对高新区内企业的创新发挥作用,企业依靠自行研制或单纯依赖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这一方面花费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吸收能力有限,不能将引进的技术很好地消化吸收,那么创新能力就无法得到提升。

(四)中介服务体系不尽完善

中介服务体系是保证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的润滑剂,是产业集群能够发挥创新功能的支持系统,对合作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中介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投融资服务体系、科技孵化和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咨询、策划及培训体系。投融资服务体系是高新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中最活跃的部分;科技孵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对促进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转化起到推动作用;咨询、策划、培训体系,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战略管理的咨询和培训,提高科技企业的战略水平。

目前,我国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具体体现在:高新区内中介机构建设严重滞后,中介机构的运营环境差,交易成本很高。尤其是投融资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很大,金融中介机构中投资类总量偏少,特别是风险投资较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另外一些金融中介机构:投资保险机构、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等也偏少。科技孵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对孵化器的政策扶持体系还不健全,发展定位也不是十分明确;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服务停留在物业服务阶段,没有真正发挥出自身核心价值。总体来说,金融中介体系建设远远达不到市场发展的要求,无法为高新区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知识产业集群效率不高,竞争力难以提升,自我完善机制尚未形成。

(五)文化建设薄弱

文化建设是高新区发展的软推动力,高新区内的企业大都是从事高科技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高风险,这就要求高科技企业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但是我国高新区在鼓励冒险精神这方面与国外先进的高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高科技企业在对各种有利于创新的信息及技术资源的快速整合及吸收方面具有高效率,而通过各种非正式交流及合作所带来的信息与技术的快速溢出正好满足了这种对高效率的要求。但是,我国的高新区,在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以及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方面,所具备的冒险精神以及信息及技术资源高效率整合能力都严重不足,这就对培育高新区创新文化环境带来了阻碍。

四、对加快建立创新集群的政策建议

在高新区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区域创新平台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区域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知识流动、技术扩散、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及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实现科技创新提供了平台。由此可见,构建一种基于区域创新平台的产业集群创新机制,推动集群转型升级成为共识。但是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必须要结合各地经济的实际需求,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以及合理安排,做好立足于本地特色产业创新平台的架构。

(一)建立两级区域创新平台的互动机制

一级区域创新平台主要包括区域内的基础设施、科技人才、技术服务、技术成果等创新资源,二级区域创新平台是指各个特色产业各自的创新平台。两级平台之间通过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创新作用,二级创新平台可以利用一级创新平台的数据资源、科学文献资源、科学仪器设备等条件加快创新成果的形成;一级区域创新平台也可以经过一定的程序利用二级区域创新平台的创新成果,使创新成果尽快地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使得新的创新资源在更大区域内实现共享,进而使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更快提高。

(二)区域创新平台要保持多元化、市场化以及企业化的运作

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投资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等。政府作为区域特色创新平台的发动者和主导力量,平台建设的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性科技经费,另外政府应设置激励机制,引导企业以及风险投资基金参与创新平台建设。区域创新平台日常运行所需经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包括:政府和企业的补助、开展各种创新服务、承担政府和企业委托的科技项目等。市场化以及企业化主要体现在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方面,这就要求平台建设和运行费用的运作方式应以企业化和市场化为主。此外,根据国外成功的经验,区域创新平台在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企业通过适当的进出机制根据自身需求进入和退出平台,而政府一般都会适时退出主导角色。

(三)构建网络化的技术支撑

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成功和运行良好有赖于技术支撑,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研发体系,应该通过引进国内外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以及利用地方研发机构,使高新区成为区域产业扩散基地,培育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另外,在促进区域内外产学研合作方式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技术成果交易会,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牵线搭桥,吸引更多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组建股份制企业,也可以依托地方优势企业,通过技术交易,利用其市场优势和管理优势,积极推进企业的多角经营和产业拓展,推动区域经济向创新型经济发展。

二是服务体系,它是实现区域创新平台需求与供给对接的桥梁,对保证区域创新平台的运行效果以及提高成果的转化速度起到关键作用。服务体系主要由技术市场、科技孵化器、科技中介机构等,为技术转移、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提供服务的机构组成。首先,要依托高新区的各个园区,加强孵化器的专业化建设,要积极扶持各类孵化器建设(包括企业型、园区型等),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其次,要尽快形成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化的信息和技术服务,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衍生与成长提供金融与信息支持。最后,充分利用高新区发展的政策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申报各类科研支撑计划,同时应为申请者提供匹配的资金支持和配套服务,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创新集群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研发体系和服务体系两者并不是孤立的,应该通过相互协作,共同起到促进科技创新与推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作用。

综上所述,加快建立创新集群,提高我国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新区转型升级,离不开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这本身也是一种创新。而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行的效果是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动作用,不断整合创新资源,实现各级区域创新平台良好互动,完善投入和支撑体系;另一方面,高新区企业也应有效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及有利的平台条件,勇于冒险,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产生速度,实现区域创新平台对于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录。

②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可分为:技术性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和其它四部分。

[1]张玲,赵立雨,师萍.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R&D投入强度偏低因素解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10-13.

[2]陈玉明.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高[EB/OL].[2010 - 09 -08].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9/08/c_12531327.htm.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Chris Debresson.Breeding innovation clusters:A source of dynamic development[J].World Development,1989(17):1-16.

[5]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Geoforum,1992(23):365 -382.

[6]Bortagaray I.,Tiffin S.Innovation clusters in Latin A-merica[C].Presented at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Policy and Innovation Curitiba,Brazil,2000(8):1-40.

[7]Humprey J.,Schmitz H.Principles for promoting clusters and new works of SMEs[R].Paper Commissioned by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Branch UNIDO,1995,(1).

[8]M.E.Porter.Clusters of Innovation:Role of Universit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R].Harvard University Monitor Group on the Frontier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2001.

[9]OECD.Innovative clusters:Driver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OECD Proceedings,2001.

[10]王缉慈.关于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J].经济地理,2004(4):433-436.

[11]龙果.论技术创新的聚集和创新集群的形成[J].当代经理人,2006(17):218-219.

[12]赵新刚,郭树东,闫耀民.美国圣地亚哥的创新集群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8):171-172.

[13]丁魁礼,钟书华.创新集群的本质涵义及其与产业集群的区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43-47.

[14]王崇锋,徐强.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高新区转型路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3(5):121-125.

猜你喜欢

高新区高新技术集群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遂宁高新区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