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学具操作 促进思维发展

2014-07-01林聪莺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列式除数学具

林聪莺

(福建省福州市尚保小学,福建 福州 350026)

重视学具操作 促进思维发展

林聪莺

(福建省福州市尚保小学,福建 福州 350026)

学生思维具有直观行动性的特点,动手操作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多组织学生进行操作、试验和练习等活动,使他们用不同感官接受到不同的信息,从中发现数学现象;了解数学关系,掌握数学知识,并让手的运动促进儿童大脑的发展。

乐学情趣;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一、学具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学情趣

学具一般都颜色鲜艳,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对学生的视觉有刺激作用,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都乐于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凑一凑,转一转,对学具充满新鲜感。课堂上只要正确适当地指导学生运用学具操作,就能把数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使学习气氛变得轻松和谐,并使要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接受,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变得愉快,从而实现乐学。如教学第一册的《拼组图形》时,当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以后,可让学生从学具盒中取出正方形对折,沿着对折线先剪开,再把它拼成大等腰三角形,然后指着图形问:“你们看,这像什么啊?学生想象:小山坡、土堆、屋架等。”你们有本领像老师一样把两个三角形拼成新的图形吗?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使他们个个儿感兴趣。学生想象:可以拼成蝴蝶、风筝、红领巾、领章……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同时在运用学具的过程中发展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学具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科学家李四光认为:“观察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学具有序的变化或对比前后移动的不同结果,可以从中发现较抽象的数学关系,进而形成具体的数学概念。

1.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受到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对所观察的事物缺少目的性、精确性、顺序性和深刻性。因此,教师要在观察目的、知识准备、观察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和训练。例如:《数学》第一册第2~3页是一幅反映新学年开始的图画,画中有老师、学生、鲜花、树木、房屋、飞鸟等,让学生数10以内的数。教学时用课件把人和物动态化,学生马上被吸引了。老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请大家说说这幅画里有什么?要求大家按照一定顺序数一数,先数一数数目小的,再数一数数目大的,看哪个小朋友说得好。于是大家争先恐后,积极发言:“操场上有1面五星红旗,1位女教师带着1本书、1个足球,2个同学见到老师在敬礼,2个同学拿着2把水壶在浇花,2个同学正向教室走去,3个同学在踢足球——学校场地上老师和同学共有10人。”通过画面学生了解事物,积极主动地将画中的人物数出了1~10各数,从而使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

2.培养学生对比的观察能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比较乃是各种认识的思维基础。”比较是指找出事物之间相似或差异的思维过程,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平均分”和“包含除”的概念时,它们两种分法是既相关,又极容易混淆的知识,教完后可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①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列式为8÷2=4(根)。②8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几份?列式为:8÷2=4(份)。虽然算式相同,但是分法不同、图示也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及得数的单位名称均不同。经过动手操作比较,学生明确两种分法的种种区别,从而加深了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三、学具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往往从动作开始,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安排,使操作成为思考的动作,从中发现较抽象的数学关系,进而形成具体的数学概念。例如: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共安排了三次操作。第一次是引入阶段。要求学生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再用8根小棒摆成三角形,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指出分物体或摆图形,这样往往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刚好分完,一种是分后还有多,从而引出“余数”概念,揭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第二次是分苹果,9个苹果,3个一份,有几份?4个一份,有几份?还多几个?操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弄清商和余数各表示什么。第三次操作是例题教学,“20个乒乓球,每6个装一盒,可装几盒?还剩几盒?”师生讨论后列式:20÷6=3(盒)……2(个)。然后学生独立操作列式:21个乒乓球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22个、23个、24个呢?他们得出:21÷6=3(盒)……3个,22÷6=3(盒)……4个,23÷6=3(盒)……5个,24÷6=4(盒)。这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以便得出“余数都比除数小”的结论。接着问:“如果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行吗?为什么?余数比除数大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相互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发现,如果余数大于除数或等于除数,乒乓球还可以装一盒,从而轻松得出结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假如没有学生的操作参与,学生对这结论的理解就不可能深刻。这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从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学具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数学概念发展的特点是:实物水平—具体表象水平—抽象思维水平;外部实际点数计算—内部心算;有声语言水平—无声语言水平。学生只有通过出声的语言,对视觉触觉等外部感官感知的直观数学材料进行陈述,使其形成表象,才能摆脱材料,凭借无声语言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最后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操作是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的一种手段,只有学生能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达清楚,才能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总之,让学生在操作或观察中进行口头表述,在反复“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连贯、有序的思维活动,并使学生逐步摆脱教具、学具,形成有关概念的清晰、完整、丰富的表象,有利于左右脑协调和谐发展和促进认识结构内化,大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学具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创造潜能是人人都有的,创造性是人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人的素质中是为深层、最有价值的能动力量。而这种潜能要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创新思维,教学时学生能看得懂的让学生自己看,学生能做得出的老师不动手,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所以操作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出示一道题:把你们手中的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怎样分?看谁的方法多。大部分学生只会折出如下三种:

这时,老师点拨一下:即可以横折、竖折,还可以斜着折。由于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充分讨论,反复折,结果出现了如下新的折法:

学具虽然小,作用巨大。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学具的操作与训练,使之手、脑、口、眼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增强学生在获取知识时的参与意识。既有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G812.5

A

1674-9324(2014)22-0083-02

猜你喜欢

列式除数学具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每筐多装多少
余数比除数小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