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外
2014-07-01
中国文化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等机构联合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2014)》文化蓝皮书近日在北京发布。蓝皮书指出,从2004年至2012年,中国文化产值比(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的比重)由2.15%提升至3.48%,同期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率(文化消费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的比重)却由2.76%下降到2.20%。两项比值的历年增长曲线构成“剪刀差”。
中国新闻网报道:“事实上,中国文化产业还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蓝皮书联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明透露,最新研究表明,中国民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仅有三分之一,“缺口在4万多亿元”。
蓝皮书主编王亚南表示,“剪刀差”意味着文化供需协调增长关系不正常、不健康,长此以往将会形成两种恶果——城乡文化消费需求增长难以支撑文化产业稳步增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脱离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业生产沦为无效、虚假生产。
专家判断,中国文化生产出现低水平上的“结构性过剩”,又存在“实质性短缺”,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源于“国民生产总值(GDP)崇拜”的“文化GDP追逐”。张晓明举例说,尽管有政府以补贴方式投资文化产业,但没有切合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演变成失败的投资。他认为,应尽快健全中国的文化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释放文化消费,使供给与需求更好地结合。
WiFi时代,别让“深阅读”渐行渐远
《人民日报》报道:阅读是人类自有文字以来一种至为美好的人生体验。随着WiFi信号以一种无孔不入的态势席卷生活的每个角落,随着电脑的便携化和手机的智能化,阅读变得无比简捷、丰富和多元,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幸福地阅读着”。
或许有人觉得,电子化阅读的出现正是给了全民阅读一股助力。殊不知,电子化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有着质的区别。电子化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
诚然,电子书有其难以取代的优势,但这些优势往往同时也造就了它的劣势——习惯于便利的超级链接,常常打断了深入细致的思考;过多依赖于搜索引擎,往往纵容了思想层面的惰性……这种阅读碎片化、思维平面化的倾向,导致的后果便是人们思维品质的退化。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生活方式、阅读方式也同样是多元的,我们无须对电子阅读抱以偏见,但也不能对纸质阅读所面临的窘境无动于衷。而如何让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和谐共存,甚至让电子阅读促进纸质阅读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出版部门需要推出优质的纸质读物,保证图书和报刊市场“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国民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拒绝浮躁的、猎奇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努力克服阅读和思想上的惰性。而这,要依赖于全社会——尤其是家庭、学校以及文化部门的协同努力。
全民阅读,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WiFi时代,更需要摆脱芜杂、无效、无聊信息的困扰,好读书、读好书,让书香浸润我们的每一天——这应当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文化情怀还需商业理性支撑
三联韬奋书店自4月8日晚起试行24小时营业,并于18日正式营业,该书店将成为北京首家真正意义上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书店。“自4月8日试行24小时营业以来,截至17日9时,夜间销售额为23万元,销售图书7000册,共计2005人购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透露。10天的业绩令人惊喜,但之后读者是否会继续买账?对于24小时书店来说,生存与发展需要什么环境土壤?又如何解决成本压力?
《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4小时经营,是向读者展现我们的最大诚意。”三联韬奋书店道出了众多实体书店多年坚守背后的文化情怀。然而,出于商业理性不难看到,受电商冲击本已窘迫的实体书店,实行24小时运营无疑会增加成本。
令业界人士感到振奋的是,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从中受惠的实体书店也在重新认识自身功能和定位,努力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正如三联韬奋书店一位资深主管所说:“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实体书店如果只是图书销售场所,那它确实会逐渐失去存在的理由。城市需要实体书店,是因为它是一个文化生活场所。增强阅读文化体验、错位经营是实体书店的生存之道。”
“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我们需要开怎样的书店,而是读者喜欢怎样的文化消费场所。”出版营销专家三石强调,24小时书店要持续发展,必须从大文化消费的角度去思考,即让书店转型成大众文化消费的场所,让读者除购书之外,还能享受与图书主题相关的精品文化消费,如小剧场演出、小众电影观影及分享会、小型展览与研讨、文创产品展示销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