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邓小平三次辽宁行
2014-07-01王全有
王全有
上世纪50年代,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邓小平曾3次来到辽宁,为辽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1955年借观看辽东半岛演习视察大连、鞍山、沈阳企业
1955年,取得了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新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高潮。在辽宁,建设新中国工业基地的伟大工程已全面展开,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个个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拔地而起,新中国工业的“第一”接连诞生。这年11月间,为了展现新中国的国防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举行了大规模的陆、海、空三军联合演习,邓小平同刘少奇、彭德怀、贺龙、叶剑英等到辽宁观摩此次演习并巡视海防。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来辽宁。
11月4日清晨,由北京开来的专列驶进旅顺火车站,邓小平与刘少奇等领导同志走下火车。稍事休息,几位领导便开始听取旅大市委的汇报。汇报结束后,邓小平提议说,有空我们到工厂去看一看吧!其实,邓小平对辽宁最南端的这座海滨之城还是很有感情的。当年,大连的工厂和港口为支援东北和全国解放战争做过重要贡献。淮海战役总前委曾总结: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大连的大炮弹和山东的小推车。
第二天一大早,邓小平一行来到了大连港。港口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装卸货物。当年,大连兵工厂的炮弹就是从这里运往淮海战役前线的。邓小平边看边询问港口管理和工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他对港务局局长谭松平说:“当初日本帝国主义建这个港,根本没想到会交给我们。现在已经回到我们手中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它。你们的任务很重啊!”他再三叮嘱大家:“一定要把港口管理好。”
接着,邓小平来到大连造船公司(今大连造船重工)。他询问公司的发展历史,详细了解生产管理情况。公司经理介绍,公司已由中苏合营转为我国自己管理,公司将民用船改装成炮艇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邓小平听了十分满意,连声说:好!好!你们这几年搞得不错。在机械车间,邓小平对各种机床的性能很感兴趣,听说十几米长的大镗床国内只有两台,连连点头称好。他对全国劳动模范詹水晶说:劳模好哇!你是老工人,老模范,要为国家多做贡献!
离开机械车间,邓小平来到船台,这里正在分段建造大船。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大连造船公司以电焊新工艺取代了传统的铆接旧工艺;以“平行流水分段”建造法取代了传统的以“铁架装船皮”、“扎灯笼”式旧造船方法。邓小平说:造船业,中国刚刚开始,要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我们不但要造万吨轮,而且要造军舰。中国有那么多港口,那么长的海岸线,造船工业应该发展起来。走下船台,邓小平来到铸钢车间。公司领导拿着锚链样品介绍说:“世界上生产锚链大都是锻造的,而我们是铸造的,一次浇铸成型,并且出口苏联。”邓小平高兴地说:“要多搞自己的新工艺,争取多制造、多出口。”在铸钢车间门口,面对欢迎的工人们,邓小平提议:“和工人们合个影吧!”摄影师“咔嚓”一声按下了快门,一张珍贵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邓小平说:“你们要造大船,要造军舰,你们具备这个条件。”大船人没有辜负邓小平的期望,3年后的1958年成功建造了我国第一条万吨巨轮“跃进号”,并制造出我国第一艘潜艇。
上午10点,邓小平来到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当厂长李青汇报到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工厂正组织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制造蒸汽机车时,邓小平非常高兴,鼓励说:“要依靠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尽快研制出新型蒸汽机车来。”在锅炉(焊接)、机车装配、新机器(机械)、客车、铸钢等5个车间,邓小平足足走了两个半小时,边走边与工人亲切交谈。他看得认真,问得仔细,从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到工人的生产生活都一一问到。在客车车间,他握着车间主任司春运的手,关切地询问他的年纪和身体情况。司春运陪着邓小平登上新组装的客车,邓小平手抚崭新的车体,语重心长地对在场的干部和工人说:“做了国家主人的工人阶级,要努力发展生产,富强国家,改善人民生活。要学会搞经济建设,迅速学会管理工厂的本领,要走我国自己发展工业的道路,也要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关心群众,依靠群众,把工作做好,把工厂办好。”临别时,他又期待地说:“希望早日听到你们的好消息!”1956年9月18日,大连机车车辆工厂自行研制、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机车功率等级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当时世界蒸汽机车的先进水平。
一天早晨,邓小平走出大连市政府招待所南楼,他看了看周围的山,问道:“这山上怎么光秃秃的没有树啊?”陪同的人说:“原先有,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封锁大连,大连的燃料奇缺,老百姓为了生活,把树砍了当柴烧了。”邓小平沉思了一下说:“可以植树造林嘛!”陪同的人说:“山上的石头多,很难栽活。”邓小平说:“可以挖坑,运土造林。植树造林既可以净化空气,又能美化环境。”他风趣地指着自己说:“这山好比人的头,光秃秃的不长头发多难看呀!”大家笑着连连点头。
一天傍晚,邓小平来到大连市委,在市委书记郭述申的办公室,与同志们围坐在一张长条桌子旁唠家常。他亲切地询问每个人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地方人,过去在哪工作,现在做什么工作。大家轻松地与他搭着话,办公室里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11月8日,邓小平和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现场观看辽东半岛军事演习。在山顶上,邓小平一会儿站起来,举起望远镜仔细观看演习科目和演习部队的战术动作,一会儿坐下来和聂荣臻元帅一起察看地图,不时交换意见。演习结束后,在海军司令员周希汉陪同下,邓小平同刘少奇视察了海军快艇部队。当他们来到鱼雷艇机调试室时,邓小平指着航机风趣地说:“它是掌握方向的,要是它出了毛病,方向就偏了,就犯了方向路线错误。”当听周司令员说正副支队长、大队长都会操作快艇时,邓小平鼓励说:“这很好,舰艇部队的领导干部都要学会操纵舰艇,不懂就不能领导好训练,指挥打仗也指挥不好。政治干部也要学技术,一点技术不懂,政治工作也做不好。”当快艇支队负责人汇报说,支队坚持自己搞检修,一般情况下由自己检修一台主机,只要花3000元,送上海工厂检修要5万元时,邓小平说:“这就是具体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海军其他部队也应该这样做。”
下午,邓小平来到钢都鞍山。他对前来迎接的鞍钢经理袁振等谦逊地说:“我这次随少奇同志来,是来见习的,要向你们学习经济建设。”在鞍钢炼钢厂办公室听取厂长曾扬清汇报时,邓小平说:“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很快,工业、农业、交通文教都在迅速发展,希望你们多搞一点钢。”他进一步鼓励说:“你们多搞一点,不单是多出一点钢的问题,这对全国也是个鼓舞。要知道,全国人民可看着鞍钢啊!”在无缝钢管厂,当了解到厂里生产的无缝钢管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军事工业和民品生产上时,邓小平强调说:“希望你们不要骄傲,不要原地踏步,还要向前发展。”
11月13日,邓小平和刘少奇来到沈阳,视察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几个工厂。在沈阳黎明机械厂,他们听取汇报并观看了工艺。在沈阳飞机制造厂,他们观看了沈飞组装的第一架米格17歼击机的试飞。邓小平说,为了建设强大的空军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航空工业,而且还要是最现代化的航空工业。1956年,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飞成功。在当年的国庆庆典上,首批4架中国自己制造的歼击机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1957年到沈阳听取东北三省整风汇报
1957年春夏之交,在全国开展反右派斗争前期,邓小平第二次来到辽宁,就整风反右派问题听取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省委书记及部分市委书记的情况汇报,并作报告,传达中央的意图。
6月5日,邓小平由北京飞抵沈阳。6月6日下午听取了欧阳钦、吴德、黄欧东关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整风运动情况的汇报;6月7日上午出席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省、市、地党员干部会议,作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并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精神。
邓小平反复强调指出:党中央最近决定要整风的目的,是要真正改正自己的错误。近些天来,执政党在内外夹击的情况下,暴露出来这二三年脱离群众的现象很突出,问题使人惊心。……作为执政党要经常警惕自己脱离群众,现在不整风不行了。……我们的任务,首先是要改正错误,斗争的目的就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现在揭露出来的大多数问题是对的,如果不改正危险得很。现在不洗脸,继续搞下去,要彻底脱离群众,不要因为斗争激烈忘记了这一点。要改正缺点错误,使党的思想水平提高一步。改正错误的目的,应是加强和巩固党在各方面的领导,提高党的威信。由此可见,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小平同志就警示我们要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而小平同志提出的“洗脸”和今天党中央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异曲同工。
邓小平同时还说,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中,要真刀真枪地较量……我们本来也是打仗过来的,抗战时期我们的战斗力是不弱的,解放战争时期同蒋介石作战是居上风的,作战能力、战斗力不算弱。解放以后,我们忙得很,用功的不多,认为得了天下,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天下太平了,前两年还发展了享乐主义,闹待遇,敌情观念没有了,学习也就搞那么几条,讲不深不透,不能说服人。总的说来,我们的战斗力弱,原因就是我们是在温室里面,特别是青年人,就知道几句口号。怎样提高和增强战斗力呢,只有进行真刀真枪的斗争,用笔用嘴去战斗嘛!共产党员只有在风浪里去锻炼,才能增强自己的战斗力。
1958年到沈阳、抚顺、锦州谈东北工农业
1958年9月,邓小平第三次来到辽宁,同他一起来的还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李富春、李雪峰,候补书记杨尚昆、刘澜涛,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蔡畅等,他们一行先后到吉林、辽宁等地视察工作。在视察中,邓小平强调既要进一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又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抓生产。
9月24日,邓小平在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黄火青的陪同下,到鞍山钢铁厂视察钢铁生产情况,听取鞍山市委汇报,对完成钢铁生产任务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像鞍钢这样的大企业,不仅应在数量方面完成生产任务,而且应当大搞技术革新,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必须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特别要反对《法门寺》中贾桂式的奴隶思想,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在鞍钢第二炼钢厂,邓小平对青年工人创造出炼钢新纪录表示满意,热情赞扬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9月25日,邓小平一行来到盖平县太阳升人民公社,棉田、苹果园、养猪场、幸福院、医院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说,你们一个人才一百零几元的收入,不算多。要向关内的先进社学习,大搞耕作制度革命。他特别强调了密植、深翻地、水利、肥料、种子的重要性,要求太阳升人民公社紧紧抓住这几个环节,很好地规划一下,大干一番。他还欣然为“盖平县人民公社”和“盖平县报”题名。
9月26日,邓小平视察了沈阳市北关区红旗公社。
9月27日上午,邓小平视察了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发动机厂。下午,应辽宁省委和沈阳军区党委的要求,他向党员负责干部就辽宁乃至东北的任务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讲台湾问题,然后讲辽宁的工作。他说,现在世界上闹得最厉害的是台湾海峡问题。美国13艘航空母舰,调来6艘到太平洋上,这并不说明美国强大,而是说明美国的虚弱。在这件事情上,真正睡不着觉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前不久,中东事件发生的时候,总算还有8个国家和地区支持美国。这次站在美国方面的只有它自己。不要看美国叫得那么凶,样子装得那么厉害,实际上是一次不如一次。这就是形势的本质。我们呢?我们主动得很。第一,我们有理。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议的。第二,打不打炮我们也自由得很。它认为是在我们鼻子尖上安了钉子,实际上是我们把绞索套在它的脖子上牵着它走。我们愿意采取和平统一的方式,台湾问题的真正解决,还是决定于力量,决定于我们动员人民把建设搞好。
接下来,邓小平说,现在,我讲一下辽宁的也可以说是东北的问题吧!东北对全国所担负的任务很重,辽宁在东北又是第一,辽宁的任务确实很重。你们要有精神准备,中央对你们的压力一年要比一年大,因为是全国力量把你们这个地方建设起来的,现在轮到你们支援全国了。辽宁农业还没有翻身,不要认为没有希望,都是人干出来的嘛!思想一解放,一定会出现奇迹。辽宁不管工业、农业,应该比别的地方干得更好,而且有可能,完全可能。所以对辽宁提出一个希望,农业要搞个大翻身运动,工业要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更多地创造一些经验,这也是辽宁应该尽的责任。关键有两条,一条是党的领导,一条是群众路线。鞍钢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必须彻底打倒贾桂思想,埋葬教条主义,大搞群众运动,用革命办法代替改良办法。党的领导加强了,群众路线也加强了,大家的劲头就来了,那你们的工业会搞得更好,农业一定会翻身。我相信你们是能够办到的。
辽宁省委全委扩大会议已经进行3个月的整风,邓小平说,要在整风的基础上,把思想观点认识统一起来,把行动统一起来,使人人明了实际情况,人人明了奋斗目标,真正打一场翻身仗。
9月28日,邓小平来到抚顺,视察了抚顺钢厂、抚顺铝厂、抚顺战犯管理所、抚顺露天煤矿、抚顺炼油厂。
在抚顺钢厂,他听取了厂长杜修正的汇报,视察了几个车间。抚顺钢厂是我国特殊钢生产基地,炼出了我国第一炉调整工具钢、第一炉高温合金钢。邓小平拿着飞机涡轮叶片的样品,高兴地对杜厂长说,你们是搞上天产品的,对国防建设有很大贡献,希望你们努力工作,把产品生产搞得更好。邓小平视察以后,抚顺钢厂先后研制出多种特殊钢。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时,抚顺钢厂都收到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发来的贺电。
抚顺铝厂是我国第一家大型稀有金属综合冶炼企业,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两项在抚顺铝厂。邓小平在这里听完厂领导汇报后,到整流车间、电解车间和铸造部仔细地看了一遍。他问,你们厂的面积有多大?厂长迟疑了一下,回答说有4万平方米。邓小平微笑着摆手:不对不对,我看你们厂的样子不像4万平方米。厂长发觉自己说错了,连忙更正说是40万平方米。邓小平说,这还差不多。他说,抚顺铝厂是全国第一个铝厂,当然要发挥母鸡作用,支援全国的铝工业及有色金属工业的建设。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抚顺铝厂抽调几千名技术骨干和工人支援全国各地,全国大部分铝厂都有抚顺铝厂支援的人。抚顺铝厂真正成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孵化器。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视察时,邓小平专门了解了在这里改造的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生活、学习情况,并和溥仪谈话一个多小时。他对溥仪说,要好好改造,争取重新做人。
邓小平非常关心抚顺的建设和发展。他说,抚顺要注意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农业要做到粮食、蔬菜、肉类三自给。在教育方面,要努力做到人人都劳动,人人都上学,人人都识字。
9月29日,邓小平视察了锦西渤海造船厂、锦西化工厂、锦西石油厂,并为锦西化工厂题词“要做社会主义建设跃进的先进工人”。来辽宁前,邓小平在北京听取石油工业部汇报,作出重大决策,提出将我国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的战略重点东移,从西北转向东北、华北,选准突击方向,使我国石油工业“二五”期间在东北松辽平原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了大庆油田,随后又在辽宁等地取得突破,开发了辽河油田等一批重要油田,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石油年产量从不到百万吨猛增到几千万吨、上亿吨,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