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体会

2014-06-30熊海良何周亮

关键词:体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熊海良 何周亮

摘要: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发展很快,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着重谈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有效地实施教学。主要做法是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达到课程之间的融合;打破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打破教师之间的界限,达到共育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体会

谈到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校中厂,厂中校”,“教学做一体化”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词语,以上说法,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俗称16号文)中也有详尽的阐述,但高职院校发展不一,有些发展较快,能做到校企合作、企业对接,但大部分学校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一般,即使是发展最好的高职学校依然有教室、有实验室,学生还是要在其中上课,如何利用好校内现有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佳,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身的一些实际做法,谈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

1 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采用灌注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学中照本宣科,轻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脱离行业、企业的实际,学生难得有动手实践的机会,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1]。

有的教师缺乏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仍然沿袭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不能真正准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反而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2]。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高职高专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他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甚至还要有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也就是常说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这就要求原来的专业理论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以适应高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但真正达到高职教学要求、专业领域有一定造诣的“双师型”教师实在太少。有的有一些理论知识,有的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很多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往往有名无实。

高职层次的学生普遍理论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及自觉性还有待提高,纯粹的课堂教学难以吸引学生,到课率及听课率往往不高。教学效果较差,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

2 改进的思路与对策

基于以上情况,我系在数控、模具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三个专业中尝试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为了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我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模式是采用二加一教学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在此基础上,对该专业所需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进行梳理,将关联度较高的专业课程集中调整在第三或第四学期,根据该学期课程的关联度,将课程分成几大模块进行教学,考虑到老师知识、能力的局限性,采用多师同堂的方式来弥补。

以我系11数模班为例,本学期该班五门课程进行整合,分成三个模块。

模块1:《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和《冲裁成型模具设计》为一个模块,采用任务驱动法或项目引领法,适当的加入一些实习内容。时间为8周。

模块2:《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由原来的纯理论教学转化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时间为3周。

模块3:《数控编程与操作》和《机械产品检测》两门课程合二为一进行教学,不再单独开设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采用项目驱动法,在一体化教室上课和实习。时间为8周。

以上三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上相互独立,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模块一的设计内容,能够在模块二、三中具体实施,也就是说,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期结束时,要能够看见自己设计加工的产品。

所有课程综合后,以项目驱动法来进行教学,为了保证一体化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师配备的过程中,设立主讲老师和辅讲老师。具体过程如下:教师配备(两个或三个教师,理论与实训教师结合)→每周具体任务→完成任务(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完成任务过程)→分析本周完成任务效果,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每周考核→下一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系部及教学部门随时进行教学检查,以督促教学的正常化。在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中,我们采用学生分组,交叉学习,突出多边互动,这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提高专业教学效果。现代企业比较看重团队精神,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的过程,通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视教改班的建设过程及效果评价,系部经常深入教改班级,定期了解学情信息,定期进行教学反馈,定期进行经验总结,并以多种评价方式进行效果评估。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由原来的试卷考试转变为能力测试,学生只有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中安排的所有项目,才能通过该课程的考核,这样不仅在教学改革上向前推进一步,而且还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专业技能,最大程度的适应市场的需要。

3 教学改革后的效果

通过一年的尝试,学生普遍对这种教学方式持积极的态度,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满意率达到90%以上。根据对教改班级同学的考核,理论成绩通过率都是100%,操作成绩的通过率也达到90%以上,总成绩优秀的达到30%以上。而以前没有实行教改的班级,就连理论的通过率都达不到80%,就更不用说操作了,由此可以看出教改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4 存在的问题

4.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能紧跟市场的步伐,了解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并且能熟练掌握。有些老师来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教改难度较大。

4.2 设备陈旧落后数量有限是教改的另一难题,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要求,往往是几人一台设备,影响教学效果。

4.3 教师压力大,除了教学压力之外,还有安全压力,虽然是多师同堂,但仍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机电类教改实训,教师往往需要花很多精力关注学生实习安全。

4.4 训练消耗高。以前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集中一段时间实训,教改之后是全程在实训室进行,对设备、材料消耗是巨大的,有限的资金难以承受任务要求[3]。

伴随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改革也必将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永恒话题,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改革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教学的其他环节构成了相辅相成的整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所以教学方法改革也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方法改革不单是方法论自身的问题,而是需要牵动教育教学的整体。所以教改是一条比较漫长的道路,在这条路上需要师生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彭慧玲.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欧越男.高职教学改革趋势探析.

[3]周海.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考.

猜你喜欢

体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