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财金专业“三位、双向”实践课程体系开发设计

2014-06-30缪苗

关键词:开发设计

缪苗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多的有益的探索,合作形式不同层次,各有特色,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是一个突破与创新,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围绕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实践课程体系的课程开发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对接、实习实训安排、载体建设,需要深层次的探索合作的途径和模式,实现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企双主体 实践课程体系 开发设计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要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要求学校必须在工学融合、校企合作为主体的教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全面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随着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到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要求的不断提升,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上下功夫,不断突破和创新“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依据当前教育发展规律、社会发展需要以及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的办学理念,对财金类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了“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的“三位、双向”实践课程体系,通过专业实践培养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

1 “三位、双向”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依据

1.1 开发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自2008年以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对财金类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和大胆的改革,设计开发了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开发与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以专业就业为导向、培养能力为主线,在设计上突出“能力目标”,突出工作过程指导,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的“串形”体系。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根据高职的全新的改革理念和借鉴先进高职院校专业改革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项调研和课程体系开发小组,从工作实际需要开发设计课程,通过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梳理出财经类专业的就业岗位类型,邀请企业专家进行研讨,按照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思路,对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进行分析,归纳和梳理出典型工作任务,再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确定行动领域,对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进行大胆的整合和创新性重构,开发设计出了由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组成的“三层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学生为核心、“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特色教学模式。

1.2 校内建设具有真实工作项目的“教学企业”。高职院校采用“请进来”的模式,与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合作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基于实际工作过程,以“专业实用为基础,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实现零距离就业”为导向合作共建文经类专业的经营服务型的教学企业,校企双方共同投入,学校提供建设场地,整合校内外财金类服务需求,融合双方优势资源和育人环境,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经营过程紧密结合,集经营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实战、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并按市场机制运营。学校匹配专业教师,合作专业机构根据业务需求提供相关专业硬件设备、业务项目规划、培训及企业指导教师,在教学企业中根据专业特点、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校企共同设计出不同类别的真实业务,为学生职业岗位认知、课程实训及真实项目操作提供教学及工作环境,实现了校企双方共赢及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 “三位、双向”实践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围绕高职院校既要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实践能力,还要切合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同时能与企业能够长期有效深度的合作,这就对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这个要求,设计出“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的“三位、双向”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涵义:“三位”即高校、企业、校内教学企业三个主体共同开展教学,“双向”指以企业与教学企业的信息双向互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双向互动,以校企共建的“校企双主体”“教学企业”为平台和载体,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融合职业岗位认知、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真实工作项目为一体,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完成真实工作项目的设计、指导和实施,指导学生完成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学习。(图一)

以广东科学技术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投资理财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为例,以校企共建的“校企双主体”的教学企业-金融中心为载体,高校、企业与金融中心共同教学为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在学校的课堂由学校专任教师为主导完成,常用的方式为讲授和课堂专业实训为主;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在教学企业-金融中心完成。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校园的金融市场需求,由教学企业和企业共同进行真实工作任务的设计,并组织学生完成实施。学生在教学企业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过程中,不间断将实习信息及时反馈到学校和企业的指导老师,学校专业老师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来修正和充实课堂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增强专业实践能力;企业指导老师可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市场应对策略,并修正和设计真实工作任务,学生也可及时了解行业企业最新信息,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3 “三位、双向”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的成效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这点,从政府到高校已达成共识。把校企合作形式,按合作的深度进行层次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浅层次合作。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实训合作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二是中层次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按职业岗位群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三是深层次合作。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目前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其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甚远。通过设计“三位、双向”实践课程体系,对校企深层次的合作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途径。通过该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企业、学校、教学企业之间信息交流频繁多样,相互渗透,逐步接近校企的深层次合作的高级阶段。

3.1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岗位有效深度衔接,实现企业实践校园化。在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中,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有时采取学生“走出去”到企业进行短期岗位实训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由于受课程实训时间限制、企业实训岗位的承受能力、学生的外出安全因素、实训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企业以效益为中心及信息保密要求等因素的限制,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数量少,且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力型”岗位,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型”岗位则很少提供;或者由于实训工作时间与工作岗位的限制,实习中缺乏企业指导老师的 “真传”,学生对岗位技能了解肤浅,实训难以达到锻炼专业技能的预定目标。现在借助“教学企业”这个专业实践平台,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及时跟进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与企业合作专门设计出专业综合实践类课程,并融入在真实工作项目中,实习岗位覆盖全体学生,工作内容更加贴合实际;同时合作企业为更好的完成工作目标,也会派出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系统理论知识的优秀的企业兼职教师进行真实工作项目的实施,并在校内专任教师的配合下,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工作,这样在校园内部就可以直接完成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有效开展。

3.2 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教学企业的日常运作与真实工作项目的实施,高校与企业、企业与教学企业直接的信息交流频繁,校内专业教师在带领学生运作真实的项目过程中,专业实践能力也在不断进行自我培训,同时与行业企业的信息沟通日益密切,可以直接了解到企业经营、管理等一线活动,及时掌握企业最新行业信息,这样既增强了专业实践和科研能力,又能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校内专业教师的实战经验得到提升的同时,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从企业中寻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系统理论知识的专业人员来担任专职或兼职高职教师,又扩大了专业兼职教师的聘任来源。

3.3 与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迅速调整策略,优化企业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如何让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意愿度增强并持续,需要合作的效果来验证。

在教学企业中,以真实的项目运作为实践目的,为学生提供了岗位认知、适应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训练环境,学生职业素质得以提升,也为就业奠定了宽实的基础,学校的品牌地位得以有效提升。对企业来说,通过直接介入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提前完成了专业人才的筛选和储备工作,另一方面学校人数众多、潜力巨大的市场资源也是合作企业一直关注和重视的目标市场之一,通过建立教学企业,实现了教学需求与市场需求资源互补,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实现了校企双方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惠坚.对高职教育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

[2]王学卿,殷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3]张义先,李一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5).

[4]杨琳.高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内江科技,2012(09).

[5]陈立波,李谷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5).

[6]董瑞丽.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金融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猜你喜欢

开发设计
浅析初中地理校本课程的构建
国内外旅游商品开发研究述评
手机App应用前景及开发设计技术趋势分析
庐山“教育名山之旅”特色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基于成年人情感需求的减压型玩具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