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的村干部培养问题
2014-06-30宋丽华
摘要:阐述当前村干部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高职院校在村干部培养中的现状、优势及面临的问题,以高职院校培养村干部为出发点,以培养村级管理人才为落脚点,践行党中央城乡一体化宏观政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村干部 城乡一体化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发展平衡,就需要有一支观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村干部队伍。只有对村干部加强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有技能、善管理的复合型领导人才,才能适应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确保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1 高职院校培养村干部的现状
为了提高村干部素质,挖掘人才,有关部门采取了输送培养的模式,通过制定培训项目的方式,在县、乡政府密切配合下,从当地选拔村干部去高职院校进修学习,从而达到培养的目的。有些地方政府部门通过引导村干部进行成人自学考试,进入到高职院校培养,并给予经济补助,鼓励村干部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还有些地方政府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村干部,提高村干部的农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还有些政府通过邀请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教师走进农村田间地头,对村干部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教授,通过现场解答的形式提高村干部带头能力、领导能力。
2 高职院校培养村干部的优势
2.1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掌握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在村镇行政管理部门、农业产业化企业和行业中介服务部门从事行政和经济管理、行业经营服务等方面的懂生产、能经营、会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强烈的职业性、岗位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和造就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这种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2.2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标准化的技能型人才为显著特点。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为了强化职业能力训练,高等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技能和能力考核,将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实行“双证”制度。即学生毕业必须取得毕业证书和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证,比如农技师、兽医从业资格证等,这样有效提高了村干部的技能水平,村干部在岗位上就能很快很好地胜任工作,保证村干部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拥戴,提高村干部的水平,提升工作效率。
2.3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效益型人才为中心任务。过去高等教育思想观念上是“升学导向”,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尤其是职业教育,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重视从实践和应用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并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任务来对待,这为培养的村干部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成为能适应农村需要的从业人才,为实现零距离上岗提供了保障。
3 高职院校在村干部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3.1 录取渠道狭窄,优质生源不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或单做劳力或外出经商,造成农村青年人才大量外出,村级青年队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即使有大量来高职院校学习的机会,村里能够推出来的人也少之又少,且党员人数比重偏低,年龄偏大。更甚者村班子不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干部队伍结构不很合理,严重阻碍着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结构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村级组织选人用人的视野和空间受限制,村级领导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凸现,高职院校想录取村干部来培养,为农村发展改革作贡献也难以实现。
3.2 学员工作繁忙,培养时间不足。在怀化地区乃至全国农村基层一线,普遍存在村干部紧缺,人兼数职的现象,农村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很多村干部工作时间往往超过八小时,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没有双休保障等,即使进入到了高职院校的受培养队伍中,也必须面对无法抽出太多的时间进行学习的状况,在工作、学习、家庭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高职院校村干部培训有少时、不能连续培养、难管理等弊端。
3.3 学员素养偏低,管理难度剧增。进入到高职院校培养的村干部,因环境、时代、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个人素养都会偏低,学习基础、制约能力较差,高职院校在与全日制培养的学生统一管理的时候,会遇到许多能预期到但不能有效防止的不受管束现象和技能教授难度大的问题。
总之,尽管高职院校在培养村干部中存有很多问题,但是作为特殊群体,对实现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宏观政策和目标来说,他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高职院校应大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政策,通过加强培养村干部的教师队伍,积极拓展村干部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素质,使他们在城乡一体化体制制度建设中承担起带头实践的作用,扎实稳步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谢来位.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9):12913-12915.
[2]徐静,张建华.关于乡村干部培养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39-41.
[3]钟读仁,杨天梅.农村干部培训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 2001(7).
作者简介:宋丽华,女,湖南沅陵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政治理论课部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