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几个西安三本院校测绘仪器室的现状调查
2014-06-30钟棉卿
钟棉卿
摘要:本文针对西安市几所三本院校的测绘(测量)仪器室展开调研,阐述了三本院校测绘(测量)仪器室的配备、使用与管理的现状,揭示了测绘新技术进入三本的困境,并提出三本院校测绘学科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测绘仪器室 三本院校 困境 师资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高考招生录取率屡创新高,位于西部的三本院校也飞速发展壮大。陕西省的三本院校在校学生数量巨大,与一、二本院校相比,三本院校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专业实验室、仪器室的建设。
2 三本院校测绘(测量)仪器室的现状
调研的几所三本院校测绘(测量)仪器室普遍存在规模小,相比授课学生数目人均占有率低,器材老旧,种类稀少,新仪器、新技术引进困难等问题。
2.1 仪器室的配备 ①仪器室建设规模小。根据规定,各规模的测绘(测量)仪器室必须严格制定并执行仪器使用与管理制度。调研发现,每个学校的管理制度中甚少提到仪器室的面积和仪器放置的规定,其他院校则把重点放在仪器的使用和检查的责任指定上。各仪器室的规模狭小,实验室内堆积着数量不多的测绘仪器,卫生、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大都缺乏仪器检修、保养的必要设施,个别学校的测量仪器室与其他专业仪器室混用,器物堆放杂乱无章。②仪器室仪器装备差。测绘仪器的数量明显不足,个别学校仅有数台老式的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1~2台型号较老的全站仪。总体上看,在调研的几个学校中普遍存在人均占有率过低的问题。其次体现在仪器种类上,仪器室内的“老三样”——经纬仪、水准仪以及为数不多的全站仪,依旧占据主体。在测量工程中常用的其他仪器如陀螺经纬仪、激光准直仪、电子水准仪等在调研中几乎没有出现,更不用提代表着现今测绘技术革命的GPS了。
2.2 仪器室使用与管理的现状 ①教学活动力度不足。近年来,经过几次大的教学改革,本科生的理论课时逐渐减少,一些三本院校测绘专业的某些专业课程只有二三十个课时,多的不超过六十课时,非测量专业的课时就更少了。而测量技术接触的测量仪器数量众多,大量的练习操作课时是不能少的。另外,三本院校普遍存在师资上的不足。②缺乏专职仪器室管理人员。调研发现,大多数仪器室管理人员为兼职,有一些院校的管理员只负责卫生,并不懂仪器,仪器有问题,不能很快的发现,发现问题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管理仪器室的大都为测绘或测量课程的授课教师,但他们有大量的教学任务,仪器的发放和检查占用的时间很多,让他们力不从心。这是实验室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各单位的仪器管理员都需要持证上岗,作为技术传播的主体——学校,更应该配备有专业的实验室管理员,负责管理、发放、保养、送检等事物。③缺乏严格的检修制度。现行的测量规范对教学用测绘仪器的检校没有硬性规定,各高校仪器检校程度较不理想,仪器的检校期很长,一般为2年以上,基本不做定期的保养,损坏率高。
这对教学是极为不利的,学生使用有问题的仪器时不能发现测量技术手段的内在规律,这种演示将起不到应有的示范效果。由于财政支出有限,损坏的仪器不能得到迅速的补充,仪器的实际使用数量与仪器室内仪器数量存在显著差别,造成了技术落后的现状。
2.3 问题分析 在调研中发现,其他专业仪器室也面临相似的问题。某学校领导表示,这种情况只能阶段性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3 测绘新仪器进入三本院校的困境
从仪器室现状来看,新仪器的引进大多在资金充沛的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则处于劣势,基本与大中专院校持平,而一本、二本的培养方式着重在学术性培养,它们的仪器室装备精良,但从每年的测绘专业硕士、学士论文中技术应用型占据着绝大多数主体,技术研发度不足。而以实践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三本则在新仪器的引进上进程缓慢,教学仪器甚至落后于一般的测绘(测量)生产部门,培养技术型人才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更不用说引领新技术的推广了。
3.1 不便宜的国产仪器 近年来,随着测绘仪器的陆续数字化、智能化,测绘仪器的使用更加简单便捷。老式的光学仪器的营销市场为教学和高精度技术研发上。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三位激光扫描仪等成为测绘数据生产的主要手段,而他们的技术集成度高,价格昂贵,几千元到几百万元,是三本院校不能大量引进的主要原因。
3.2 产学研结合推进上的困难 一些国内厂家为推广自己的产品,发起过很多产学研结合的项目,没有达到好的效果。实施的难点,一是三本院校的学生大多不能吃苦,不想深入生产单位实习,或比较看重实习单位待遇;另外,开展技术推广和技能大赛也没有得到大众性的认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三本院校的师资不算充裕,配合组织以上的活动有些困难。
3.3 三本院校技术促进上的被动 三本院校在新仪器、新技术的引进上处于被动地位,实验器材质量不高,占有率低,呈现了粗浅、应付等不良现象。
4 总结
三本工科院校承担着理论的推广和技术人员的培养的重要角色,学生对测绘仪器的掌握是进入社会工作的基本功。三本院校的测绘仪器室配备不良,管理不善,将极大的影响教学效果。宜针对各高校自身的状况,开展测绘仪器室的普查,了解仪器的现状,完善仪器室管理制度,适时补充新型仪器,真正与市场和科研接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植仁,等.非测量专业测量实验室的规模与建立检定仪器的标准设施[J].测绘通报,1996(06).
[2]秦德秀.浅谈测量仪器的保养及维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
[3]赵石麟.加强测绘仪器管理的初探[J].测绘科技通讯,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