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诗歌中桃源意义流变

2014-06-30王丽丽

文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仙境桃花源人间

王丽丽

内容摘要:桃源主题萌发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主要描述了武陵渔人偶然进入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神秘之境——桃花源,被源内人热情款待的故事,在源内人的口中得知他们的先祖是为避秦时战乱来到这绝境,没有再与外人联系,渔人在桃花源呆了不多时便告辞回家,没有听从源内人的告诫将桃花源的存在告诉了别人,但是高士寻找无果,便这样成为了文人笔下的惯用题材,是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圣地,是他们遍寻不到的乌有之乡。

关键词:桃花源 人间 仙境

桃花源的首创者陶渊明,姑且不论桃花源是现实的写照还是无关的空想,可以肯定的是描写的是人间,是极为朴素的田园生活。但是到了后来,诗人们把“仙”的意象加入了桃源,桃源变成了“仙源”,桃源生活变成了修仙的生活。再到后来,人们开始对桃源重新审视,桃源的存在或成为烘托或成为表达内心的话题。

1.冲和平淡,闲适自然的桃源人间生活。桃花源绝对不是陶渊明主观上臆想出来的,而是他所见所闻以及当时社会的诸多因素影响而成。据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一文考据而得:桃花源这个故事无论外在形式还是其中故事均有原型可考。先谈谈它的外在形式——封闭,不为外人所知。西晋自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以来,坞壁社会大量建造。当时外族统治者往往为了自己统治的方便,用武力将各族居民,迁往其政治中心地带。无法逃离的北方汉人为了寻求出路,避免奴役,便联合宗族兄党,或据险自守或逃往深山。《晋书》列传第五十八《孝友传》:“于是峻险厄,杜蹊径,修壁坞,树蕃障……”而为了自我的生活需要以及安全需要,一般会选择有山林遮蔽的且有水源的地方,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东晋末年,戴祚跟随刘裕入关灭姚秦,所著述征记往往被郦道元水经注所引,其中提到皇天原这个地方,符合堡坞社会的外部特征。在述征记中还提到在全节的西面有名桃原的地方,为古之桃林,而且晋军抵达崤关时,正值初春二三月,正是桃花纷飞的时节,契合桃花源中落英缤纷等句,再之,陶渊明有赠羊长史诗可知他与征西将佐本有故交,所以他极有可能得知戴祚入关中的所见所闻。再谈谈桃源故事——由几个故事连结而成的完整故事。桃花源的另一个版本,搜神后记中第五条所收录桃花源记中,没有“刘子骥欣然归往,不复所得……”的语句,而第六条则是刘子骥入衡山采药,在囷中迷路后返家的故事,所以陈寅恪怀疑桃花源的故事为戴祚在北方之所见与刘子骥上山采药的故事相结合的产物,只是这时将封闭的桃花源从北方搬到了南方,因为刘子骥故事发生于阳岐山,距武宁郡不远,因陵宁音近,所以怀疑武陵即是这里的武宁。至于避秦时乱,带领乡人来此绝境亦有原型可考,陈寅恪先生认为这里的“秦”是符生符坚之符秦,而非始皇之嬴秦。符秦时,民不聊生,亦有逃往绝境避世之人。陶渊明拟古二首中有:“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田子泰即田畴,魏志田畴传中说他带领父母乡人入徐无山中,在山中深险处的平地而居,自己耕种养家糊口,数年间人口增至五千多家。与桃花源中故事极其相似。所以桃花源故事以几个不同的故事以原型再加上作者的想象写就。所以桃花源是写实型的文章,不是幻想出来的仙境圣地。

2.幻想出尘、不再属于人间的桃源生活。到了唐朝,桃花源的主题成为了诗人笔下的常客。盛唐时期,国力空前强大,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加之道教在我国的大量传播,强调生死之自然这与歌舞升平、富裕繁荣的物质享受形成对比,诗人——这种带有文人情调的主体,难免会形成一种落寞,似乎两者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又似乎都有自己所向往的,文人这般矛盾的心理。桃花源这非此岸非彼岸的世界就引起了他们的向往。王维的《桃源行》,更是将仙引入桃源,将桃花源的美好更推上了一个层次,在整首诗中,《桃花源记》中浓重的田园气息有所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山水世外仙人的氛围,再加上了一点文人情调,渔人在整首诗中是主体,从开头的渔舟逐水到误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到不复所得,一切以渔人的心态也就是源外人的视角去看待整个事件,区别于《桃花源记》的整体视角,如果说《桃花源记》是对这种美好世界的初步想象的话,那么《桃源行》就是开始进一步探索了。沈德潜评价这首诗:“顺文叙事,不须自出意见,而夷犹容与,令人味之不尽。”作者不必自己言情,诗歌自有他的感情。王维19岁写成这首诗,很多人评价其没有多少新意,但我却觉得不然,如果说陶渊明的桃花源适合小国寡民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的话,王维的桃花源就更适合落魄文人歇歇脚的所在,因为文人永远尘心未尽,总归是要出来的,就像陶弘景的倦世情而仗策寻山,更像是春花秋月梦一场,唯美清静而不真实,正如“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太过年轻,不像陶渊明中年所写之沉稳实在,带着年少气盛的幻想。这是盛唐诗人的作品。所以,读起这样的文章让人十分轻松,所以能跨越千古,我们向往无比。正如《世说新语﹒识鉴》所说:“人生贵得适意耳。”桃花源对我们来说是诗意的存在,是我们心中的圣地,是我们遍寻不到的乌有之乡。

3.桃源再次回归人间,成为人们审视的物象。中唐时期,韩愈的《桃源图》便和之前所有的大相径庭了,之前的诗人还是承认桃花源在心中的存在的,但《桃源图》开头便是“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作为儒学大师,首先否定了黄老神仙道教之思想,元和十四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全国人民开始笃信佛老思想,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可见韩愈对佛老思想之痛恨,桃源图将在文人们心中处于上升地位的桃花源予以批判,这无疑是给梦幻中的王维们以当头棒喝。他笔下的桃源就失去了平淡祥和,大兴土木、开山造陆才造就桃源,将桃源与人间的开辟荒地等同。再看看他对秦汉之亡、魏晋之乱的表达:“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在他之前无论是陶潜还是王维只是说明了源中人避秦时乱,入桃源,不知汉魏晋。而韩愈将朝代兴替之风云变幻,天下动荡写了出来,这些在图中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使得全诗显得大气磅礴,奇伟壮阔。总之,唐代时期文人笔下的桃花源不带有任何的现实意义,虽然在韩愈笔下有所突破,但是盛世之下,依旧是对求道成仙的向往,无论是赞成还是否定,都是围绕这个话题。到了北宋,桃花源依旧是热门话题,王安石的《桃源行》对比于前人有了较大的突破,开篇“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短短十四个字,为我们再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不再是恬淡的小溪流水而是暴风骤雨。在这首诗中首次提到了阶级意识:“虽有父子无君臣。”首次明确提出了桃花源是一个人人平等,没有阶级差别的国度,清人金德瑛评王维、韩愈、王安石的关于桃源的诗时,这样说: “荆公云‘虽有父子无君臣、‘天下纷纷经几秦,皆前所未道,大抵后人须精刻过前人,然后可以争胜” 肯定了他的首次创造,说出了前人之不敢言的没有君臣意识的桃花源。宋代诗人主张“文以载道”,相较于唐朝,郭绍虞在《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一文中这样说道:“唐人主文以贯道,宋人主文以载道;……贯道是道必借文而显,载道是文须因道而成”。王安石的诗中更是体现了文以载道,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且看最后一句:“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写出了盛世之下必有衰亡的宿命,其中也有对“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向往。可以说,他的理想国在他的手上有了一次实践,不再是满足精神快意的空想。

桃花源从人间到天上再到人间的过程,正是一个事物形成到发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的时间观,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是一个逐渐推移的时间序列和发展过程,但从总体上来看,它是一个不断向原点返回的可逆的过程。”桃花源产生之初,本是实际的产物,但因其太过美好,所以被人传颂至不似人间,再到人们的忧思国家的理性战胜对桃源的感性崇拜,所以进而怀疑它的存在或成为文人们比照现实的工具,这些使得桃源不再是单纯的精神幻想而是现世拥有。

参考文献:

[1]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J],清华大学学报,1936(1).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陶渊明.袁行霈注.陶渊明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李楠.中国通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7]张清华.韩愈诗文评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8]郭绍虞.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J].东方.1927(1)

[9]赵奎英.混沌的秩序[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仙境桃花源人间
人间第一情
茶山仙境
菊与星
春满人间
《桃花源记》
你心中的桃花源
漫步在冬日仙境
虚构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虚构
当天使飞过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