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光荣:一位潜心求索中医药继承创新和发展的老中医

2014-06-30高扬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

高扬

这是本刊最近的重点专访,我们给广大读者展示一位潜心求索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的老中医的知与行,揭示一位杰出的中医思想家在探讨中医复兴大业和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方面的深层思考、远见卓识和实践的丰硕成果。

这是本刊2014年的一篇特稿,基于“引领创新、推进产业转化”的宗旨,我们以此稿切入中医药领域,以期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行业大联合、大协作、大发展,造福天下苍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从有关部门获悉:最近,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在一份关于中医药的重要函件中,重点评价、推介了孙光荣教授。这份重要函件,是吴伯雄先生对台湾“卫生福利部”中医药产业合作研究分组召集人杨荣光先生为了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致函而请示时所作的复函批示。

吴伯雄先生基于“人民最大,同根同荣”的理念郑重地写道:“读函后所附网搜之文稿,获知孙光荣教授师承出身而博古通今,胸襟广阔且悲天悯人,清廉自律,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医贯古今,经验宏富,素养高深,文采斐然。尤为可贵者,年逾古稀尚奋斗不息,且为海峡两岸中医药研究与交流合作献计献策并卓有成效,此即大医精诚之范例。大陆有此大师,实乃民生之福、两岸之幸!”

中医药事、中医药人,牵动了两岸同胞情,激发了两岸事业心,令人惊喜和感奋!藉此,本刊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孙光荣教授。

中医药与中国梦

记者:首先,向您提出中医药是否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的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13年在全国政协委员会上提交了“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提案。您是担任过省政协常委的“老政协”,请您谈谈对这一提案的认识与解读。

孙光荣:我认为,国强委员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高度、从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广度、从民生需求和福祉的深度向国家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提交了一份重大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国家发展的总方向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国家战略”,必须围绕这个总方向、总布局、总目标、总任务进行大局谋划和顶层设计。国防战略、文化战略、人才战略、资源战略、民生战略等等,都是“国家战略”涵盖的“子系统战略”。

为什么要提出“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命题,而不是要求将所有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习近平主席有一段名言,他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学,中医药学的本源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医药最直接的用途是医疗保健,但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思维模式、资源保护与开发等,都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息息相关。换而言之,“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有利于医药改革和人民健康,有利于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有利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毋庸置疑,中医药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正因如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国家战略必然也必须纳入发展中医药的元素。所以,我认为,“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正如北宋大儒张横渠所言,这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继承创新

记者:您说得非常透彻、非常到位,使我们从心里接受了“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这一命题。那么,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继承创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孙光荣:这又是一个有高度、有内涵、有外延的重要问题。怎样认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我认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这个核心理念主要由以下六个要素构成:一是“人文观念”,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致中和”;二是“防治思想”,集中体现在“治未病”、“防重于治”;三是“思辨模式”,集中体现在“整体观”、“辨证论治”;四是“治学方式”,集中体现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五是“医德医风”,集中体现在“本立道生”、“德业双修”;六是“行为准则”,集中体现在“精诚专一”、“淡泊名利”、“大医精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而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继承创新的血脉。中医药继承创新的根在文化,魂在文化,情在文化,脱离或背离中医药文化进行中医药继承创新,就容易导致中医药被西化、被玄化、被僵化、被庸俗化。所以,应当以中医药文化引领和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

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记者:您曾在2005年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致函,最早系统地提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得到吴仪副总理等有关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及其批示。您能谈谈当时的情况吗?

孙光荣:关于中医药的特色优势问题,我已探究很多年了。那时,有些人发表文章大肆唱衰中医药,混淆中医和西医,用西医的标准套匝中医,极力贬损中医药。基于中医药人理当维护中医药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就向当时主管医药卫生的吴仪副总理致函了。感谢吴仪副总理在10天内就作出了重要批示,有力、有效地扭转了情势,影响至今。

记者:老百姓看病,只知道挂听筒的多半是西医,把脉的多半是中医。中医、西医究竟有何不同?这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

孙光荣:中医学、西医学,都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医学科学,目的一致,但又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从学科属性分析,西医学属于自然科学;中医学既属于自然科学,也属于社会科学。从医学模式分析,西医学属于生物医学模式,现在公认是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中医学是整体医学模式。从诊疗思维分析,西医学是在还原论的指导下,基于解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诊疗思维着重于寻求致病因子和病变的精确定位,然后采用对抗式思维,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使机体恢复健康;中医学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基于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诊疗思维着重于寻求致病因素,就是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以及正气、邪气的消长定位,然后采用包容式思维,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而是通过扶正祛邪、补偏救弊使机体恢复健康。从发展特点分析,西医学起步晚、发展快;中医学起点高、发展慢。从治疗特点分析,西医学强调用客观、微观、规范、标准的检查数据支持诊断,强调临床路径的规范与统一,强调介入、干预,强调辨病论治;中医学强调四诊合参,强调“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强调“加减临时再变通”,强调“中和”,强调辨证论治。所以,中医学、西医学各有特色优势,应当互学、互补。

记者:您认为,应如何定义中医和中医学呢?

孙光荣:中医,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主要手段采集临床信息,通过“四诊”合参,运用辨证论治诊断疾病及其证候,采用天然药物组方或采用非药物疗法,实施预防、治疗、保健的医学行为主体。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历经千年传承和不断创新、发扬光大的一门主流医学;是中华民族在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防治疾病与卫生保健活动中创造、应用、传承、发展的医学体系。

记者:那么,中医药相对其他医药学来说,有哪些特色优势?比较而言,中医有哪些优势病种?

孙光荣:中医药在数千年的、亿万人次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五大特色: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给药途径、天然化的用药取向;具有六大优势: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文化底蕴深厚、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优势病种,就是指疗效相对较高、毒副作用相对较少的病种。那么,何谓中医优势病种?我同意这样的界定:一是西医暂无好的治法或疗效,而中医能治的病症;二是西医能治但治法或药物毒副作用较大,易引发药源性、医源性疾病,而中医也能治却不易引发药源性、医源性疾病的病症;三是中西医均无良策,但中医针对某个症状或某个病程阶段显示有效的病症;四是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新病种。

中医临证的优势的显示区主要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功能失调性疾病,疾病缓解期或慢性期,原因不明的各种“综合征”,病情复杂的疑难杂症以及疾病的综合调理等。

中医临证的四大核心理念

记者:既然中医拥有这么多优势病种,就一定有优势的诊疗方法,难道“望闻问切”比仪器检查还更有优势?

孙光荣:中医临证的最大特征就是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把握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规律,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四大原创的诊疗核心理念,即:一是用“整体观”认知健康与疾病;二是用“中和观”调治健康与疾病;三是用“未病观”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四是用“制宜观”关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医治病不仅仅是针对病因、病灶或某个病理改变,简单地进行对抗性治疗,而是坚持“中和观”,强调“调和治中、以平为期”,立足于对人的整体调节,进行中和式的干预,使人的整体功能恢复平衡和谐的状态。

中医临证的四大核心理念的优势,简而言之,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未病早知,已病早觉;二是辨证论治,奥妙无穷;三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四是三因制宜,安全有效。

新一代名中医培养

记者:您既是中医思想家、临床家、文献学家,又是中医教育家,能否谈谈应该如何培养造就新一代真中医、名中医?

孙光荣:谈不上什么“家”!我只是一个老中医,对中医药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而已。

我认为:中医药学术进步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兴衰,取决于是否培养、储备、使用真正的中医人才。中医人才,就是中医的未来。做强中医药队伍是做强中医药事业的根本,而做强中医药继续教育是做强中医药队伍的根本。

要培养真中医,就必须理清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基本思路。中医药继续教育应分为四个层次:一是“高精教育”,重点对象是高层次的中医人员,目的是使培养对象掌握成为新一代名中医的学术思想、临证思辨特点、医德风范、传承方法;二是“就业教育”,即“毕业后教育”,重点对象是中医药专业的本科、专科毕业生,目的是通过专科技术培训和分级测评,为中医药专业的本科、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增添一块“敲门砖”;三是“增进教育”,重点对象是执业中医师和执业助理中医师,目的是促使培养对象牢固掌握中医药四大经典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四是“规范教育”,重点对象是准入后的从业人员,目的是使培养对象牢固掌握中医药四大基础、执业规范和中医临床基本技能、中药识别与炮制技能。

培养新名医的关键是什么?我和国医大师陆广莘老教授一致认为:培养新名医的关键,是要使中医学术继承人在“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的过程中追求和达到“六明”——明志、明德、明理、明术、明法、明业。

当然,“拜名师”是承续老师学术经验的重要途径。结合我自身的体验,我认为要通过“拜名师”做到四个“善于”,练好四大“功夫”。

四个“善于”:一是善于以自身的言行彰显“生命至贵”的理念,诠释“大医精诚”的内涵;二是善于理解和运用中医药经典著作的理论原则;三是善于学习和继承导师的医德医风、思辨方法和独家学术经验;四是善于汲取适合自己专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乃至民间医药的经验。

四大“功夫”是:背诵功夫、精读功夫、领悟功夫、发掘功夫。

做到四个“善于”,练就四大“功夫”,才能成为德业双修的真中医,才能有望成为德业双馨的名中医。

记者:培养新一代名中医如此重要,又如此艰难,目前采用了哪些模式来开展这项工作呢?

孙光荣:目前主要有六种师承模式,即:家传与传统拜师模式,现代师承教育模式,高级研修师承模式,科研型师承模式,工作室师承模式,基层师承模式,各有利弊。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以名老中医为基源的传统师承。事实也证明,唯有承续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才能成长为真正的中医人才。以上六种师承教育模式虽然各有利弊,但不可能统一,也不必统一,只需根据单位、个人的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

孙光荣的临证学术经验

记者:孙老,请您谈谈您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孙光荣:我虽然从事中医临床55年了,但还在探索之中,谈不上有什么学术思想,只能谈一些临床心得。我长期的临床体会,说到底就是两个字:中和。换言之,要用中和思想指导,体现中和辨治特点,采用中和方式组方用药。无论运用何种辨证论治方法,都应当“护正防邪,存正抑邪,扶正祛邪”。

我归结自己的临床思辨的重点是: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素问·调经论》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无论表里、寒热、虚实、顺逆、生死,都离不开阴阳这一总纲,但归根结底,阴阳最终还是离不开气血。而《不居集》说:“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所以,论生理、论病理,无论在脏腑、在经络、在皮肉筋骨,最终也是离不开气血。而气血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就是众所周知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所以第一要善于调气血。人参、黄芪益气,丹参活血,这样配伍比较“中和”,可以作为诸方的基础,所以我习惯于使用它们“率领”诸药“团队”前进。

升降出入,是基于阴阳学说而形成的气机消长转化的重要学说。升清、降浊、吐故、纳新,是气机的基本动态。《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中医治病最讲究两条:一是从病人的整体以及与外环境的关系来看病,要辨证论治,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而不是用统一的“套餐”,不是用程式化的“套路”。中医治病又叫“调”,就是调整、调和、调理。调什么?调阴阳、调气血、调气机的升降出入。调到什么程度?调到中和、平衡。所以,在调气血的前提下,还要善于平升降、衡出入。

遇到疑难杂症,当先察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确立治疗法则,可以“正治”,也可以“反治”。比如,气、血、痰、湿、食等所致的积聚、癥瘕、痞块等多种疑难杂证,如果单纯活血化瘀,就是缘木求鱼,而要运用《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等大法。

记者:听说您善于灵活化裁和运用经方,还应征为“神十”提供了预防保健的“安神定志汤”,获得了有关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

孙光荣:给“神十”提供预防保健方是为了完成任务。

所谓“经方”,业界的共识是专指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载的方剂,《金匮心典·徐序》指出:“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汉以前临床医方著作及方剂也可以泛称为经方。我从10岁拜父为师直到1980年拜李聪甫老先生为师,期间30年都是习用经方,几乎不更改一药。后来逐步悟出“病人不是按照方子生病的”这个通俗的道理,组方用药不能刻舟求剑,才逐步化裁经方为己所用。经过临床累积,逐步做到“遵经方之旨、不泥经方用药”,而以“三联药组”之功能按照君臣佐使结构组方,形成自己的系列经验方。

记者:您的临床思维很多是来自于文献研究,您在中医药文献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光荣:我结合临床从事中医药文献研究30多年了,贡献绵薄,但思考不辍。概括地说,上世纪80年代参与起草了《中医药古籍校注通则》,参与全国第一批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七个重点课题论证,执笔起草《黄帝内经太素》、《诸病源候论》、《难经》、《脉经》等专家评审意见,编著了第一本中医药古籍整理培训参考书《中医古籍整理入门》,执笔全国第一批中医古籍整理研究重点课题“中藏经整理研究”,主持编著了第一本《中医养生大全》等。从文献研究的实践中,我通过探索提出了中医药文献研究应坚持“有渊源、有依据、有类比、有归纳”的“四有”原则;发挥“可信性强、导向性强、实用性强、拓展性强”的“四强”作用。初步总结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六法”:用系统比较法选择版本;用逐一堪比法订讹补阙;用择点觅据法训释音义;用由句及章法语译全文;用钩玄提要法撰写提要、按语;用多面追索法考镜源流。

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

记者:您多次赴台讲学交流,与台湾业界有密切联系。您对海峡两岸的中医药合作交流有何期待与建议?

孙光荣:我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其港澳台交流中心等组织的专家团去过台湾几次,亲身感受到她确实是“宝岛”。我和台湾“卫生福利部”的黄先生及其中医药产业合作研究分组召集人杨先生,还有著名医药保健企业谢先生等,都建立了兄弟般的感情。谈到共同发展中医药事业,更是目的相同、理念相通、意见相融。

台湾的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强劲,但中医药发展相对较缓慢,他们就没有“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尚未形成医疗、保健、教育、科研、文化、产业“六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这是事实。但是,他们热情、执着追求中医药事业的合作、交流与发展,而且人民大众相信中医药,拥有顺天堂、庄松制药厂等品牌企业。如果台湾的中医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将对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都具有辐射作用。所以,我认为加强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要且可行的选择。

如何加强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首先,我非常赞同吴伯雄先生提出的“人民最大,同根同荣”的理念。加强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是基于“人民最大”,是为了两岸人民的健康;加强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是源于“同根同荣”,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这个“根”是相同的,只有合作交流,只有两岸共同耕耘、浇灌,才能根深叶茂,才能“同荣”。

在目前环境、条件下,我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进一步开展两岸的合作交流:

一是创建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的常设平台。由两岸中医药主管部门或学术团体建立“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主要职责是研究、决定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的方向、策略、规划、项目、实施办法等。其中心总部及所属办公室可实行每3年在北京、台北轮流当值,非当值之年,该地设立联络处。下设中医药文化、教育、科技、医疗、保健、产业等各专业中心,各专业中心均采用大陆、台湾选择驻地、轮流当值。项目资金来源于承担项目者出资、主管部门立项资助、社会捐赠。

二是拓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基础上,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向两岸中医药主管部门申报确立“海峡两岸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选聘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药专家授课、带徒,遴选当地优秀执业中医师纳入研修,通过3年培训,考试、考核合格者,授予“海峡两岸名中医”称号。

三是开展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巡讲。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文化巡讲团的基础上,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组建“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巡讲团”,遴选两岸专家开展两岸及其相邻地域的中医药文化巡讲。

四是开创海峡两岸中医药专家诊疗巡回服务。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遴选两岸高级专家,组建“海峡两岸中医药专家诊疗巡回服务团”,针对专科专病和疑难杂症,开展两岸及其相邻地域的中医药专家巡回诊疗有偿服务。

五是联合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选址并遴选两岸高级专家,组建“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基地”,深入开发两岸中医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商贸资源,研发中医药医疗、养生、保健、文化产品,并联合销售。

六是联合保护和挖掘中医药传统知识技术。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联合大陆、台湾的中医药大学、科研院所、博物馆、图书馆,发现、整理、研究、开发、应用两岸的中医药文献、文物,保护和挖掘中医药传统知识技术;遴选导师,建立“海峡两岸著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搜集、筛选、整理、开发海峡两岸民间医疗保健经验方药、技术。

七是参与两岸重大中医药学术活动。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加盟、策划、参与医圣张仲景国际论坛、药王孙思邈国际论坛、李时珍国际论坛、岐黄论坛等重大中医药学术活动,寻根祭祖,闳中肆外。

八是创建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论坛。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报请两岸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创建定期、轮流主办的“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论坛”,并设立两岸最高中医药发展奖项。

通过上述努力,一定能生发两岸中医药共同发展的活力,一定能有效地推动两岸中医药事业学术的相携进步,一定能有力地推动两岸中医药事业的共同发展。

记者:孙老,跟您一席谈,我们获益匪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孙光荣:所述是一孔之见,仅供参考。还得感谢《海峡科技与产业》为两岸中医药事业进步与繁荣发展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猜你喜欢

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海峡两岸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