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职学校学生流失成因分析及对策初探

2014-06-30李彦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对策农村

李彦军

【摘 要】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辍学率一般在10%~20%之间,有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辍学率甚至高达成40%,这将严重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家庭经济条件、就业心理、学校设施等方面分析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辍学的原因,探讨了预防学生辍学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职业学校;辍学;原因;对策

2007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作出如下评价:“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亦有所提及。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然而,就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而言,招生规模增长幅度并不大,而且长期受高辍学率的困扰。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辍学呢?如何有效地预防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辍学呢?

一、学习心理障碍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获得、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然而,不少职业学校学生厌恶学習,甚至对学习存在恐惧心理,在百无聊赖、厌恶恐慌之中辍学了。

(1)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早已希望离开学校,但是,父母的逼迫、亲友的劝说使他们不得不又回到学校,不想读书、读不进书而又不得不读书,在家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教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

(2)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3)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职校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4)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

针对以上职校生存在的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项目,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教学改革,增强文化知识教学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学生充分肯定、表扬鼓励,同时也应及时向学生家长汇报,让学生家长对学校和学生的学习有认同感,从而支持鼓励子女在学校的学习。

二、家庭经济困难是造成辍学的又一重要原因

因交不起学费而上不起学的学生不是少数几个,职校生特别是农村职校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也为数不少。

(1)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普遍家庭生活水平低下,送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再也无能为力了。

(2)部分学生因父母年老或因父母有疾病缠身而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无力供子女上学。

(3)少数学生家庭因发生变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导致贫困,致使学生中途流失。

针对以上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问题,国家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建设,2006年度落实中央专项资助资金8亿元。农村职业学校在落实好中央专项资助资金的同时,也要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各地区要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

三、就业问题是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能否稳定的关键因素

前教育部长周济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饭碗教育。”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是他们的主要心理支撑,也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

(1)择业依赖退缩心理。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但许多职校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帮助解决自己的就业门路或去向。对于职业学校承诺保证毕业推荐就业的那些专业,职校生往往是十分喜爱、情有独钟。这也说明不少职校生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精神和能力。

(2)择业紧张焦虑心理。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为许多职校生的一大“心病”。一些职校生担心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害怕“毕业就是下岗”,有的职校生甚至为此寝食不安。还有的职校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3)择业思维定势心理。一些职校生为所学的热门专业所困,希望找到有社会地位的、体面轻松的、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要放弃所学的专业,一些职校生就显得无所适从,心理极度矛盾。

针对学生的就业心理,学校要花大力气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和努力提升学生就业的档次。做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时大力宣传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和就业层次,向学生作出毕业后的就业承诺,给入学的新生吃下“定心丸”,产生积极的心理依托。在专业设置上,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给学生毕业后能对口就业打下基础。

四、教学及生活设施对学生的稳定有重要影响

农村职业学校起步晚,许多是由被淘汰的普通中学转制而来,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以前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建筑、生活设施比不上当地的普通中学,专业实习实践设备简陋,跟不上教学的需要,从而影响到学生的稳定。

(1)学生选择职业学校的目的是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以在社会上谋生,而学校缺乏师资和必要的教学实习实践设备会让学生感到失望甚至是上当受骗的感觉。

(2)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学生对学习的环境和生活条件的要求提高了,学校的住宿条件、就餐的环境和质量、课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简陋会让学生难以坚持下去。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中央财政2013年已投入专项资金15亿元,支持了17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22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财政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了321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地方安排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资金达到30多亿元。这些投入,较大地改善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的原因、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要很好解决中职学生流失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素养,从而减少学生的流失。

参考文献:

[1]于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张明.沿海企业与科技[M]沿海企业与科技杂志社,2005.12

[3]周倩.论高校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4]周锦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思路[J]江苏高教,2005.2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2】GSG596号课题所服务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对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