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数学“学习难”现象的简要解析

2014-06-30杨锋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杨锋

【摘 要】进入高中以后,一些学生、家长甚至教师会产生以下困惑:部分初中数学成绩不错甚至优秀的学生,对学习高中数学逐步感到吃力起来,成绩不但没有实现预先目标,反而出现较大幅度的倒退,更为烦恼的是竟然难说个中原因。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并非完全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主要还是认识不到位、学法不当所导致。只有寻根剖析、找准症结,再加以有的放矢、认真应对,才能冲出困境、重拾信心,从而走向快乐学习的心灵通道。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难原因;剖析指导;实践与探讨

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数学在内容编排、语言表述、知识容量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部分学生仍然经验主义地沿袭原来的学法和习惯,对高中数学课程特点难以跟进熟悉,对初课程之间出现的变化和落差也不能很好把握,从而直接导致学习成绩的一再滑坡。本文从揭示高中数学课程特点、学习状态以及学法指导等方面,试对此加以一些解读与分析。

一、与初中相比,高中数学发生了显著变化

1.数学语言的抽象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初中数学语言与社会生活联系比较贴近,其学习内容大多能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影子,学生对一些概念性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得多,这种形象化的数学语言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消化与把握。而进入高中阶段,他们所面临的诸如集合和映射等概念性知识则变得非常抽象起来,较之以前的数学学习自然难度大增;接下来的数学函数、空间立体几何等语言表述的抽象程度又提高了不少,学生乍一接触更是云里雾里,短时间内的确难以接受,由此开始产生了学习上的障碍。

2.数学思维的拓展程度有了明显增强

初中数学主要侧重于手把手、程序化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方式上力度不大,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主要分为哪几种和多少个步骤,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类等等,学生接受的数学思维和方式方法大多是比较固定式的类型技能,往往缺乏独立思考、主动深入的思维成分。而在高中数学中,教师的讲解则侧重于思维的启发引导和拓展加深,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加大学习马力,开足思维机器,自主探求数学问题的答案,因而学生会有难以适应的心理感受。

3.教学知识的涵盖容量有了明显增大

除了上述方面,高中数学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在时间缩减情况下教学信息量反而加大了许多,教学内容的绝大部分势必要求学生当堂消化接受,同时将所剩部分在课后及时地进行反刍、梳理、归纳与总结;再加上高中数学教师很难像初中那样,对教学内容开展足够量的辅导、训练与巩固。因此,要提升高中数学学习成效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实际上要做到并做好这一点,也并非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如此的成功。

二、对高中数学部分学习状态的简要剖析

1.学习上的依赖性依然较大

初中三年,许多学生已经形成了数学学习上的习惯性思维和依赖性心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高中阶段。据2011年5月份某校对200名高一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近78%学生在初中没有真正养成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有82%以上的学生不善于在课后进行归纳和总结,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和晚自习、辅导课内的集中练习。初中教师在数学思维方式培养上的缺失或不到位,也是学生思维独立性和探究性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刚进入高中以后,要想在较短时间内融入数学学习活动,彻底克服长期形成的依赖性也是不很现实的。

2.思想上的优越性依然存在

许多学生在初中是数学学习的佼佼者,总认为智商高、脑子好使,自己并没怎么刻苦用功数学成绩还是很不错的。这种优越感带到高中之后依然如此,学习态度、方法和行为并没作出相应的调整,一旦发觉不是那么回事的时候,已经落后于了好大一截距离。还有部分学生平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因缺乏學习动力而毫无危机感,等到成绩检测或是难度训练时,才感觉手忙脚乱、为时已晚。在思想焦虑和外界压力的内外夹击之下,容易导致急躁情绪和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数学学习的成效。

3.技能上的基础性不够牢靠

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基础能力训练,一味地去探难、啃深、钻怪,虽然在基础题目和基本环节上老是出错,却不以为然地听之任之。不注意掌握比较科学实在的学习方法,如认真做数学笔记,形成错题集,遇到基础性题目就变成马大哈和“王牌脱口秀”,总是将希望寄托在未来的“自然消失”上。结果有些怪题深题被攻克下来,但是运算、演算等基本环节和基础题方面却屡屡失误,因每次检测成绩并不理想而大大挫伤自信心和自尊心,最终影响了数学学习的正常心态和情绪。

三、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想法

首先,要注重揭示高中数学的显著特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诸如“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学。因此,在高中数学开课之初,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之前,教师要拿出一定时间,把即将教学的内容特点、知识结构和要求等作一番必要性介绍,让学生有个心态调整和大概要义。同时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过渡和衔接。其次,要重视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注重从课前预习、高效课堂、课后反刍和自主巩固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真地培养和指导。努力促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习惯,形成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两条腿走路”的意识和行为,形成具有个性特征和高效实用的学习套路,并要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尤其要加强学生自身和同学之间的“以强补弱、以先促后”工作,促进他们快速发展和共同进步。再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学习是一项体脑共举的活动项目,在学习道路上势必是“前有拦路虎,后有伏击狼”。对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在学生面对学习困难之时,不要轻易伸手相助,而是先袖手鼓励,适当之时作出必要的帮助,坚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他们既得到磨砺又能获得“雨后彩虹”般的成功体验。在适当时候和场合,还要刻意制造一些麻烦和跌宕,让学生在几番品尝喜悦的同时也体会到必要的失败与痛楚,从而促使他们少些脆弱、多些坚强。

参考文献:

[1]肖天虹.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困惑现象的析解.2012.8

[2]吴胜云.对新形势下高中生心理情况的分析.2013.3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