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高考物理复习方略

2014-06-30乌兰格日勒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卷面难题课本

乌兰格日勒

【摘 要】新课标实施以来高考命题内容向联系实际和综合方向倾斜,新题多,过程题增多,阅读量加大,回归课本,文字表达能力加强,而且出现了开放题型。这些给我们复习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人也相应制定了一些具体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考物理;复习;效率

在高考物理复习时,应该从概念、规律、实验等基础知识出发,逐步推进,在此基础上,加强理解和记忆,然后再结合习题巩固,试卷练习等常规手段,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最终适应高考的难度和广度要求,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

一、明确高考特点,提高复习效率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其命题的原则是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高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列在第一位的是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从考试说明和高考试卷整体来看,高考的要求是全面的要求。不同档次的题目比例规定为3:5:2。20%难题是高考要求,30%容易题也是高考要求,50%中档题更是高考要求,高考终究是大众化考试,难题只占20%。它们在卷面上占的比例很小,难题的定义就是得分率很低。所以试卷的主体和得分的主体,都是不太难的题。难题,是为了对特优生产生区分作用而出现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力量放在提高中低档题的正确率上,而不要过多地追求那些新题型、新思路、新概念、难题、花哨题。要弄清楚那些难题是干什么用的。它不是给大多数同学做的。这一点学生要明白。事实上,高考当中,中、低档题占80%。更何况有些难题也是中、低档题重新组合创建环境求新、求变、求活,其本质并不会变化,因此,主攻中、低档题乃“一本万利”之策。

二、淡化特殊技巧,注意通性通法

高考的宗旨是考查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基本原理,充分体会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系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舍弃偏、难、怪习题,淡化特殊技巧。不要过多的“玩技巧”,这样会使成绩好的同学“走火入魔”,成绩差的同学“信心尽失”。

三、抓住典型,突破难点

学好物理除了要理解物理概念,记住物理规律并会解一般问题之外还应掌握一些典型问题的解决。因为典型问题的解决可以反映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是物理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在掌握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典型问题能理解掌握,对解决物理高考中的难点问题是有好处的。

四、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一)审题策略

1.认真细致,全面寻找信息

审题时应认真仔细,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的字、词、句要仔细思考.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读题时要“咬文嚼字”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正确理解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快速形成解题途径.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如“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现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等。

2.命题中的隐含条件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

(1)隐含在题给的物理现象中。例:“宇航员在运行的宇宙飞船中”示意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通迅卫星”示意卫星运行角速度或周期与地球的相同,即同步。

(2)隐含在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中。如质点和点电荷,都不计其形状和大小;轻质弹簧即不计其重力;光滑表面即不计其摩擦;理想变压器即不计功率损耗等。

(3)隐含在临界状态中:例:①物体分离时,平行于运动方向的接触面,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接触面,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②受到变力作用的运动物体,当其加速度为零,亦即其合外力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③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到达临界位置时,最小速度对应的是支撑物的作用力为零。

(4)隐含在题设附图中:许多物理试题的部分条件常隐含于题设图形中及图形的几何性质中,需考生通过观察、分析予以挖掘和发现。

(5)隐含于物理常识与规律中:①如:电场磁场中的带电粒子,油滴、小球等宏观带电粒子受力分析时应考虑重力;电子、质子、各种原子核等微观带电粒子受力分析时一般不考虑重力②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合外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所受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

(二)答题规划

1.顺序:先易后难(先吃肉,后啃骨头)这样有利于平复情绪树立信心

一般情况下,理综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应按题号顺序作答,且做完后及时涂卡。把涂卡时间安排到考试结束前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分科作答的答题方法也不妥当。

第Ⅱ卷作答应优先选择自己的优势科目,物理答题应先选考后必考。

2.理综考试时间150分,卷面总分300分。平均每分钟做2分的题。一道6分的选择题值得用3分钟去做

在考场上,有的同学采取“容易题我快点做,挤出时间来做难题”的策略。这是不恰当的。要想多得分就得少出错,对于不难的题,就要格外重视。当然更应该不惜多花时间,一定要做对,提高正确率。甚至可以用题量换时间。理综做不完是正常的!

3.不要与难题较劲:学会放弃,善于放弃(這也需要勇气,所以要经常练习)

要教给学生在理综考试当中,一旦遇到难题,一定不要“纠缠”,应当学会“舍弃”,为后面的容易题留出足够的时间作答。借用《潜伏》中的一句台词说“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用在理综考试中,有一种成功叫舍弃;有一种失败叫纠缠。

(三)注意解题规范化

卷面解题步骤及其规范化是我们考生必备的基本功。从历届高考阅卷情况看,”丢三落四,叙述不完整;言不达意,表述不确切;公式拼凑,缺乏连贯性;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不规范的解题是部分考生失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谓解题规范化,简单地说就是:解题要按一定的规格、格式进行。书写整洁,表达清楚,层次分明,结论明确。

规范化解题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1)要指明研究对象(个体还是系统);

(2)据题意准确画出受力图、运动示意图、电路图或有关图象;

(3)要指明物理过程及始末状态,包括其中的隐含条件或临界状态;

(4)要指明所选取的正方向或零位置;

(5)物理量尽量用题中给定的符号,需自设的物理量(包括待求量、中间过渡量)要说明其含义及符号;(且尽量使用物理专用符号);

(6)要指明所用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方程等)的名称、条件和依据;

(7)求得结果应有文字方程及代入题给数据的算式,最终结果要有准确的数字和单位;

(8)必要时对问题的结果适当进行讨论,对结果的正、负要说明其物理意义。

五、回归课本,巩固基础

课本是物理知识、规律、方法最科学的载体,第二轮复习中再次回归课本,就是去重温重要概念的形成过程,重新“品尝”重要规律的产生过程,对同学们的建模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就会站在新的制高点上。同时,课本习题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它肯定也是命题者首选的知识载体和思维模块。每年高考题都能找到课本上的原题,或类似题、克隆题、衍生题。我们的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课本题的重要性,挖掘其潜力,这也是高考成功的重要一环。

总之,在高考复习中,要注意的方面很多,诸如课堂效率的提高,错题的订正,复习资料的使用,教材的梳理等,我们要精心研究,认真做好复习工作,迎接高考的到来。

猜你喜欢

卷面难题课本
借调难题
大学专业课平时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
——以卷面加分为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考试分
难题大作战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卷面
巧解难题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