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4-06-30钱广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游戏生活数学

钱广明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而要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知识问答活动。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亲眼所见、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发自内心的需求,也为学生在生活中再现数学提供了可能。同时,教师要遵循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比如,在教学量的计量时,可以让学生猜老师有多高?一个笔记本的面能有多大?同学的体重是多少?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经验中获取数学知识,感知身边的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充分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较好地培养了他们数学的应用知识。

二、以游戏贯穿全课,提高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好的数学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将此融于借助玩扑克牌的方式,用不同计算方法来算点数这一丰富而新颖的游戏之中,来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的作用,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树起鲜明的形象,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效果。再比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内容时,可以采用在盒子里放不同顏色的球让学生进行摸球游戏,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要求、不同目标的摸球游戏,借机引入并贯穿“可能性”的教学。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的竞赛法和游戏法组织教学,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思、在“赛”中猜、在“猜”中做,充分的体会生活中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整个课堂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

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教学测量这节内容中,在体验1千米有多长、1平方千米有多大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极大地空间去猜测,将这个成年人都很难解释清的问题,用课件的形式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学生在观察、猜测、思考、交流中,亲身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同时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评价中得到发展和成长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中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性评价,在鼓励性评价中重视对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是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动力。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游戏生活数学
漫生活?阅快乐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生活感悟
爆笑游戏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