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4-06-30方仲妙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效应心理教学

方仲妙

【摘 要】本文阐述了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并结合了数学实际讨论了如何利用学生的心理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体现了心理效应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效应;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整个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最核心工作,数学教师的其他工作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工作进行的。因此如何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所追求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数学教师在掌握学生认知的心理特征以及设计好教学的过程中,在心理方面的处理策略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心理效应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呢?

一、关系效应

教师应对学生抱有期望,要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清楚的表示:如果教师具有一颗挚爱的心,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就会奋发图强,朝气蓬勃的对待学习和生活,焕发积极向上的信心。良好的“期待”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加学生自觉钻研和深入探索未知世界的学习激情。所以,理想的师生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种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引下的平等共处、彼此尊重、推心置腹,促进双方个性发展的关系。教师应当对每一个学生持期望态度,批评学生时要尽可能避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态度要诚恳、平静、不用含讽刺意义的词句,要使学生感到批评背后的善意和友情。

教师要言传身教,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教育学生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不要因讨厌人、看不起人而寡交,与人疏远;要教育他们克服孤芳自赏或极度自卑的心理,教育他们将自己当作与群众具有共同利益的一员,分享集体的欢乐,分担集体的痛苦。良好的关系源于相互了解,而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又要靠彼此在理想和态度上的沟通。

二、情感效应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不会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学过程是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对象是有情感的学生,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理解,信任和关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数学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而且还要有乐教爱生的崇高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很好地体现对数学的钟情、对工作的敬业,站在讲台上要用期待的眼光注视学生,用艺术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魅力,把知识变成活生生的思想和情感,使学生始终保持浓烈的学习兴趣,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渴望真理和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重视慰籍学有困难的学生,用我们的爱心拨动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之弦,善于发现自己与学生沟通的“移情点”,及时消除、转化消极情感,形成积极的有助与教学目标实现的情感,使师生之间亲近和谐、心灵交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之亲,体验到数学之美,形成一种情感效应,对数学产成了向往与追求,激起对教学内容的极大兴趣,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活动,并乐此不疲。

三、环境效应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教学环境、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民主宽松、愉悦开放的教学环境,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烈、持久,学习效率高;消极被动、冷默沉闷的课堂环境,学生思维迟钝,情绪压抑波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因此教师要具有高尚人格、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思维方式,并且能够以平等亲和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尤其是对于已不同,与众不同的学生更应采用尊重、宽容和鼓励的态度,消除学生对自己的神秘感和畏惧感;提倡标新立异,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广泛听取学生的批评和建议,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真正建立一个平等、信任、理解和互相尊重的师声关系,创设出一个民主宽松、愉悦开放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學环境下,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可以无拘无束地用自己地方式充分地表现自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同时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验数学地环境,运用先进地数学手段,如电化教学和CAI技术,通过实验演示、输入数据或图形,对数学公式、定理等进行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形成对数学结论的感觉和体验,然后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使他们在操作演练地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理解数学信息地含义和提高其抽象概括能力都要在群体地激励和启发下,经过多次反复学习才能完成。因此还要为学生创设相互交流、启发、激励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允许学生群体间多向交流或广泛讨论,要杜绝教师讲学生听地传统的单向交流信息方式。通过对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将会涉及到许多知识、思想和方法。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同学的看法和做法中得到启示,从而激发发散性思维,擦出可贵的思维火花,使成绩好的同学得到提高,成绩差的同学得到带动,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以及说理表达能力。

从上面的几种心理效应可以看出,应用心理效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合适自己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尽管心理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的成功应用是以“捕捉学生心理倾向”为前提的,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课堂教学效果好的都是运用以上几种心理效应的。

猜你喜欢

效应心理教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心理感受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