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疗效分析
2014-06-30王凤霞
王凤霞
摘要:
目的:分析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共收治的96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相关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活血通络方;阿卡波糖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227-01
近年来,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降压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目标,在降压的同时应避免损伤靶器官,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通常高血压患者伴有糖代谢异常的现象,并加重靶器官的损伤程度[2]。为进一步探究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临床效果,我院对48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采用了活血通絡方联合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8月中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为25~69岁,平均为(49.6±3.1)岁;病程为1.3~18年,平均为(4.2±0.9)年。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为28~67岁,平均为(50.2±2.8)岁;病程为1~16年,平均为(3.8±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卡波糖片对其进行治疗。与饭同时服用,每次50 mg,一天一次。
1.2.2 实验组:
给予实验组患者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对其进行治疗。该药的制作方法为:将60 g的泽泻、30 g的丹参和钩藤、20 g的葛根和川牛膝、10 g的川芎放入水中,用火慢慢熬30 min即可。每天早晚各服用一剂。
对两组患者疗效和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判标准[3]:显效: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已恢复到正常,并保持平稳状态;有效: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无效:无上述两种情况。
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和2hPG。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X±s)差表示,两组资料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现仍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高血压患者通常伴有糖代谢异常的现象,对于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降血压和降血糖为首要的治疗方法,医学临床上常使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对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进行治疗,使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阿卡波糖片属于一种糖苷酶抑制剂,可通过可逆性来抑制糖苷酶发挥抗高血糖的作用,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低血糖的副作用,不会增加其体重,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4]。使用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的方法治疗患有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患者,不仅可以使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FPG和2hPG水平降低,而且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和耐受性等特点。同时,控制患者的饮食,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和血糖的水平,并长期保持稳定。
通过本次临床治疗显示,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无明显的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伟,张晋岳. 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血糖176例临床观察 [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11(3):70-71.
[2] 杨占英. 探讨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血糖的临床疗效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4):286-287.
[3] 邹大进,杨前勇. 糖尿病的诊治与进展糖尿病与临床各科的关系 [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9, 16(12):111-112.
[4] 丁小琼,陈爱芳. 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5):50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