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014-06-30张小冬
张小冬
摘要:
目的:熟悉麻醉手术后恢复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通过对并发症的观察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意外发生。方法:在麻醉恢复室经医护人员治疗护理后病人均神志清楚、肌张力、循环、呼吸恢复满意、氧饱和度度正常、咳嗽吞咽等保护性反射恢复,能安全平稳送往病房。
关键词:麻醉手术后患者;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158-02
麻醉后恢复室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1]。
麻醉和手术虽然结束,但手术麻醉对病人的生理影响并未完全消除。在此期间,病人的呼吸及循环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保护性反射仍未完全恢复,其潜在的危险性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时[2]。因此,麻醉恢复室的监护工作非常重要,复苏指标(肌力,神志,呼吸,循环,血氧饱和度)评分达标准后方可转出PACU。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2014年2月本院麻醉恢复室共收治麻醉手术后患者2732例,其中气管插管全麻494例,住院静脉全麻411例,门诊静脉全麻1827例。
1.2 方法: 患者术毕,神志清楚,已拔除气管导管,送往麻醉恢复室监护,巡回护士与PACU护士交班,交接内容有:病人姓名,手术名称,术中输血输液引流情况,PACU护士连接好监护仪,检查输血输液引流情况,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评估病人的疼痛情况并记录,对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收集统计。
1.3 结果:249例患者在PACU出现并发症,其中疼痛132例(53%),恶心呕吐62例(25%),循环系统并发症21例(8.4%),呼吸系统并发症18例(7.2),寒颤12例(4.8%),躁动4例(1.6%)。
2观察与护理
2.1 术后疼痛
2.1.1 评估:手术后疼痛的原因明确,疼痛部位具体。因此在PACU对疼痛的评估重点是评估疼痛的程度及对机体的影响,同时需对病人疼痛治疗药物和剂量、不同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①视觉模拟评分法;②口述疼痛评分法;③数字评分法;④面部表情评分法 。
2.1.2 护理:加强与病患的沟通,掌握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应用镇痛药物前,应观察和检查手术部位情况,避免因疼痛治疗掩盖并发症的观察,应用镇痛药后应密切观察镇痛效果及有无副作用的出现。如曲马多镇痛可引起呕吐反应,阿片类镇痛药可引起呼吸抑制、头晕、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2.2 恶心呕吐
2.2.1 恶心呕吐是麻醉术后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呕吐物可污染伤口,引起误吸,对保持呼吸道通畅极为不利,也会引起病人不良的情绪反应。恶心呕吐可能是某些麻醉药的不良反应,也可能是由于分泌物或血液刺激咽部,或吞入后刺激胃部所致。因此,对于高危患者(女性,既往术后恶心呕吐病史或晕动病史,术后應用阿片类药物),应采取预防措施,术前禁食禁饮,术后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积极去除诱发可能呕吐的原因,如疼痛、低血压、咽喉部血液或分泌物的刺激等。遵医嘱给予止吐药,一旦发生恶心、呕吐,应注意观察呕吐的频次与呕吐物的性质与量,立即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给予心理安慰。
2.3 循环系统并发症:
在麻醉恢复期,血压容易波动,体位变化也可影响循环功能[3]。
2.3.1 高血压: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血压的20%或升高达160为高血压,是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 ,特别是术前存在高血压未经系统药物治疗[1],常见的原因有:原有高血压病史、疼痛、吸痰刺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膀胱膨胀、液体过量、寒颤等。护理:加强对血压及心电监护并记录,鉴别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排除可以纠正的原因,如轻柔吸痰,减轻刺激,控制输液量,吸氧纠正低氧血症,保暖,遵医嘱使用镇痛药、降血压药。
2.3.2 低血压:血压下降超过麻醉前血压的30%或下降至80mmHg为低血压[1],常见原因有进行性出血,补液量不足,心肌收缩力减弱。低血压常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患者感头昏不适,多汗少尿。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注意血压及伤口引流情况,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了解病史和手术麻醉过程,判断低血压的原因,遵医嘱及时输血补液,必要时在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应用血管收缩药或正性肌力药。
2.3.3 术后心率失常:⑴ 窦性心动过速 既往健康的人发生心动过速(﹥100次∕分),与焦虑不安、疼痛、低血容量等有关,给予补充血容量、镇痛处理后可缓解。⑵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60次∕分,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用阿片类药物、颅内压增高、低温有关,遵医嘱给予阿托品药物处理,及时去除病因,观察和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⑶ 其它如房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等在本组资料中尚未发生,但也应警惕,应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2.4 呼吸系统并发症
2.4.1 气道阻塞:气道梗阻在麻醉后恢复的早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病人深睡状态、鼻鼾声、吸气困难,三凹征明显,甚至只见很浅的呼吸,SPO2明显降低,常见的原因有:
⑴ 舌后坠 此时调整病人头的位置,头后仰或倾向一侧,或者牵出舌头置入合适的口咽通气道,或双手托起下颌角,保持气道通畅。如果梗阻还不能解除,应报告医生置入喉罩或重新插入气管导管。
⑵ 喉痉挛 常见的原因由分泌物刺激引起,也可能是口咽通气道的原因,护理为吸除分泌物,若使用口咽通气道者,应调整口咽通气道位置或移出,如果梗阻还不能解除,病人已明显缺氧,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面罩加压吸100%氧气,一般喉痉挛能解除。
总之,术后病人常规给氧,一旦发生气道梗阻,迅速将下颌托起,放入口咽或鼻咽通气管,清除咽部分泌物和异物;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如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3]。
2.4.2 低氧血症 手术麻醉后的低氧血症可由许多因素引起:⑴ 麻醉药和肌松药的残余作用,导致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常需通气支持;⑵ 手术创口疼痛(尤其是颈胸部及上肢手术),可限制病人呼吸,可给以镇痛药缓解疼痛利于呼吸;⑶ 胸腹手术部位伤口包扎过紧,限制呼吸,应调整敷料松紧度。
2.5 躁动: 有研究表明,各种有害刺激是诱发和加重躁动最常见的原因 。疼痛、气管导管刺激、切口疼痛、膀胱充盈、麻醉药残余副作用等,尤其是在麻醉状态下插导尿管,当麻醉苏醒时,手术病人因插导尿管极度不适,难以忍受。应加强沟通护理,拉好床栏防坠床,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脫出,分析引起躁动的原因,积极做好对症处理,譬如和医生沟通,在不影响病情和排尿情况下,考虑拔除导尿管,减少刺激;协助排尿,减轻膀胱过度充盈;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
2.6 寒颤: 见于年老体弱、失血性休克、手术时间长〉3h的患者,术中大量输液或体腔用大量低温生理盐水冲洗带走身体热量,手术室室温低等因素。因此在PACU要注意加被保暖,调节好温湿度,一般室温控制在24-28℃为宜,湿度40-60%,常规测体温一次,当患者腋温低于36℃,输血输液必须经加温器处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防寒颤的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等。
3 小结
手术麻醉后早期是各种并发症的高发期,因此PACU的监护非常重要,PACU内急救药品、设备须齐全,护士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熟悉麻醉药、肌松药和常用镇痛药、镇静药的药理学,熟悉掌握各种急救设备操作和心肺复苏技术操作。严密监测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对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确保患者达到转出标准后方可送返病房。
参考文献
[1] 王明安 王明德.麻醉后恢复期病人的评估与治疗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4
[2] 陈孝平 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1
[3] 李乐之 路潜.外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