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60例疗效观察
2014-06-30赵素霞
赵素霞
摘要: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 (AOP)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2009年 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抗感染支持及对症治疗基础上使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5mg/kg静注,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2mg/kg,每12小时给药1次稀释后静注;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是为0.1mg/kg静注,1小时后按0.01mg/(kg·小时),经微泵持续静注,每日总量不超过0.4mg/kg。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关键词:早产儿; 呼吸暂停; 原发性; 纳洛酮; 氨茶碱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135-01
早产儿是指胎龄>28周至<37足周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其呼吸中枢发育相对不成熟,呼吸不规则,常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即:指呼吸停止在20 s以上,伴心率减慢,<100次/min,并出现青紫。呼吸暂停若反复发作(>3次/h)易造成脑损害[1]。 传统的呼吸暂停治疗方法是使用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疗效不理想。近年来我科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反复发作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共收治60例AOP早产儿,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AOP标准,男32例,女28例,胎龄30~35周,出生体重1200~2100g,发病时间在生后2~3天26例;4天22例,5~6天1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出生体重,首次呼吸暂停发生时间上无显着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低流量吸氧、暖箱保暖、鼻饲或口饲配方奶或母乳,维持电解质平衡。在首次发生呼吸停止后给予氨茶碱5mg/kg,稀释后静注,12小时后给维持量2mg/kg,12小时给药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首次负荷量0.1mg/kg静注,1小时后按0.01mg/(kg·小时)维泵静注,每日总量不超过0.4mg/kg静注,两组均治疗3天,3天后有效患儿继续治疗2天,3天后无效或病情加重需改为机械透气或CPAP治疗。
1.3检测方法: (1)新生儿床边监护仪(美国惠普公司制造),连续监测呼吸(RR)、心率(HR)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心率、呼吸暂停情况。(2)观察患儿静脉用药30 min内有无烦躁、易激惹、四肢震颤、肌张力增高及其他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48 h内呼吸暂停停止发作及呼吸节律正常;有效:用药72 h内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减少及呼吸节律好转;无效:用药72 h后呼吸暂停无减少或加重[3]。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30例显效21例(70%),有效8例(2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29例(96.7%);对照组30例,显效13例(43.3%),有效9例(27%),无效8例(29.7%),总有效率22例(70.3%),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原发性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临床症状,其发生原因与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呼吸暂停发生的频率越高。据国内资料[1],原发性呼吸暂停在早产儿的发病率约为20%~30%,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为50%,多见于生后2 d~6 d。呼吸暂停可以造成脑缺氧,促使内源性阿片样物质释放入血导致血浆β-EP升高,作用于阿片受体,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2]。近年來研究表明: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样物质β-EP的血浆水平增高与早产儿原性呼吸暂停始发与复发密切相关,能引起明显的呼吸抑制,且被低氧刺激后分泌明显增加。β-EP内啡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神经递质与神经分泌作用,β-EP还可引起心血管紊乱包括心率减慢、呼吸减弱,呼吸暂停及通气不足而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又进一步刺激内啡肽释放入血,因此认为β-EP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起着一定作用,β-EP释放越多呼吸暂停发生率越高。临床上常用甲基黄嘌呤类药物氨茶碱兴奋呼吸中枢,增加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虽然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有一定疗效,但有时并不满意,且剂量过大易导致心动过速、水电解质紊乱、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
纳络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可有效降低血浆β-EP水平。纳络酮与分布在心、脑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解除β-EP对脑、呼吸、心跳中枢及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抑制作用,解除β-EP降低脑干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和抑制通气的功能,从而兴奋呼吸,改善通气障碍,降低PaCO2和缓解低氧性呼吸衰竭;纳络酮还能增加心输出量,每搏量和增强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平均动脉压,使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缺氧得到改善;纳络酮亦能改善脑血流量,增加脑灌注压,使缺氧后的脑血流重新分布,保证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氨茶碱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既能兴奋呼吸中枢,又能拮抗呼吸暂停造成的缺氧对呼吸中枢造成的抑制,二者联用可起到对原发性呼吸暂停治疗的协同作用。本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从而降低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减轻或避免脑损伤,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0-232
[2] 张雪峰.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2004,3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