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渗透英语教学
2014-06-30吴瑛
吴瑛
【摘 要】情感指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自主性、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即非智力因素。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的中心,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使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保持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情绪、心态和行为。
【关键词】情感;英语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自尊;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要把培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深入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的过程犹如演员看剧本的过程。演员开始准备角色的时候,需要根据剧本中的描述去分析角色的行为表现,把握角色的思想脉络,体会角色的情绪感受。在这方面,我国特级教师斯霞为我们做出了学习的榜样。她在《我怎样备课》一文中对自己备“情感性、体验性内容”时这样描述:“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自己受教育、受作品感染的过程。……教师自己对教材理解得越透彻,感受越深,那么,他给学生讲解也就越透彻,对学生的感染也越深。”中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名人轶事、科普文章和文学作品,这些材料都可以在经过教师的挖掘和情感方面的处理后成为情感教学的内容。总之,在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认知与情感以及语言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辩证关系,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那么情感怎样在英语教学内容中渗透呢?
一、运用言语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如果说“深入体验教材中的情感”侧重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够“意会”教学内容中思想情感的话,“运用言语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则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言传”教材中角色或人物的内心思想情感。这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良好的英语语言素养,能做到运用英语遣词造句、传情达意。英语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言语通俗易懂、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条理性好,以便在传授知识时做到准确、明晰,另一方面,在情感教学中,还要强调教学言语的生动、形象、有感染力,以便使教学言语不仅传递知识,而且表达感情,从而达到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二、运用表情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这里所说的“表情”主要指教学中使用最多的言语表情,也包括面部表情和目光等非言语表情。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致的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从注意力的角度看,变化的刺激还能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听课的疲劳。英语中的表情朗读就是一种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的有效方法。教师通过表情朗读可以将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内心情感表现得栩栩如生,同时又能将学生带入这些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体味他们人生的苦、甜、酸、辣,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研究表明,教学中师生目光的接触也是沟通彼此情感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应避免仅仅注视自己喜欢的学生,仅仅关注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免使那些得不到教师目光关注的学生感到自己被冷落、被忽视,从而产生消极行为,引起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惆怅。教师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目光,使之尽可能平均地投向全体学生,对于一些差生尤其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教师经常用和蔼、慈祥的目光注视学生不仅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有被重视、被关注、被期待的内心感受,有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而且会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产生温暖和亲切感。
三、运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
生活中不同的情境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大年除夕到处张灯结彩,鞭炮声不断,这种情境给人舒畅、愉快和祥和的感觉,同时也烘托着节日喜庆的气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电视、投影仪、多媒体等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正逐渐走进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有目的地创设积极的情绪色彩和生动的形象,使学生直接受到情境气氛的感染,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和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在英语情感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避免“为情感而情感”,即只考虑情感教学而忽视认知教学。如前所述,教学中认知与情感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影响英语教学。二是在实施英语情感教学时,教师应将言语、表情和情境有机结合运用,“三管齐下”。教师可以用实物或图像演示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通过角色扮演体会情境,通过视、听、说多感官的刺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所需要的情感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获得知情并茂的教育。只有这样,在实施英语情感教学时我们才能真正贯彻以情施教原则。
参考文献:
[1]韩琳.如何实施情感英语教学课堂.《科学教育》,2012(4)
[2]马堪正.情感英语教学法探讨.《考试周刊》,2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