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题的形似与神似

2014-06-30江建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试卷中考

江建红

【摘 要】考试,是体现国家与政府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的一种特别方式。中考是一种政府行为。考试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这里面有着精深的学问。散文是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类文体,其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了解新课标层面、考点层面、选材层面和阅卷层面。明白为什么以散文作为阅读题的主攻方向,弄清中考散文阅读题在新课标的前提下可以考什么,不需要考什么,把握考点和题干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为宜,辨别怎么样的考点和题干仅仅是形似而不是神似,从而达到“大雅(素质教育)与大俗(考试分数)的完美融合”的境界。

【关键词】中考(或模拟)试卷;散文阅读题;形似与神似

一、散文阅读题的形似与神似举例

一份语文试卷,无论是模拟卷还是正儿八经的中考卷,都得与新课标吻合,而不仅仅是形似的问题。并且,一份试卷的考点要尽可能覆盖,不能太集中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而是要权衡整份试卷的考点覆盖,按照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个等级的层次,按照各个考点的分布,尽可能在24个大题中涵盖(当然,只是尽可能)。因为,在120分钟完成一份120分值的、24个大题的、约5500字左右的试卷文本。对学生来说,中考是初中阶段最后一节无声的课,是继续学习的开始,也是一次重要的选拔;对老师来说,是导学导教,是促进教学反思一次好机会,也是一次重要的教学能力展示;对观众(特别是家长)来说,试卷文本的美文美景,是一种欣赏,也是一种期待。尤其是对杭州大市的5万余考生和数倍的观众来说,不容疏忽。

我现在要谈的是阅读题,散文是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类文体,其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中考阅读共有三篇选文(现代文2篇,文言文1篇)。从98年开始,基本都涵盖了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文章。杭州中考03——11年卷,均为散文阅读题。而且,从义务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我们真的需要“因体设题”(有人很是批判,但不知有没有更好的“体” ?)我们真的需要“因课标设题”(也有人很是批判,但不知有没有更好的“标准?”)。虽然另一些文体(如议论文、小说、一般叙事文)很重要,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设题会有难度,而且学生对其把握也有难度(特别是议论文),所以我推崇散文。选择散文,这的确是一个皆大欢喜的选择。

选择了散文作为阅读题的主攻方向,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怎样的考点和题干是散文阅读题的神似呢?

在这里,我得恳请大家相信这一点,中考试卷也是我们的老师出的,只是他(她)们在当时的情况下比我们站得高一点,我们回首,不一定会膜拜。

03年杭州中考卷:

文章结尾说,“我的橡树,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含义和作用?(4分)

文中划线的两处环境描写,各具有什么作用?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4分)

暴露的主要问题: 考点重复,两道题都是涉及写法作用。12题考点指向性不单一,13题考查点累赘重合。

(当然,命题的指向性是否一定要单一,可能公婆各有理,但对于一个16岁的孩子来说,是选拔更重要呢,还是无声的学习更重要?我倾向于后者。)

08年杭州中考卷:

1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内容。 (2分)

①我面前的这头鹿同样处于生命的危险之中。

②疯狂的风暴再次在我心中涌起,我又抓起两块石头扑了过去。

12.文中说“鹿是动物中的唯美主义者”,从全文看,鹿的“唯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点简要回答。(6分)

14.“我”对鹿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暴露的主要问题: ①11、12题均为要点概括(或称文本概括,详见课标“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括文本的内容”这一款),而且,11题如果出现在说明文阅读中则应该更为合理。(理由参看11题的阅卷答案“生命的危险是指插入冰中的两只蹄子拔不出来,将受到我的进攻。疯狂的风暴是指用石头攻击并杀害鹿。”)②14题考点指向性不单一。

上面暴露的问题就是散文阅读题的形似和神似的问题,那么,散文阅读题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呢?一定要明确散文阅读题“可以考什么”这个大命题。

二、散文阅读题“可以考什么”的宽泛依据

中考试卷(或模拟试卷)的散文阅读题,考什么,不考什么,不能随心所欲。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现代文阅读要求(为方便说事,我把新课标的这块内容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点,详细要求参见课标)。

①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

②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③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括文本的内容。

④创造性地理解文本内容,阐发自己的感受。

⑤对文本的某一方面能提出疑问并有自己的看法。

⑥能辨析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

⑦能结合文本的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⑨品味文学类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⑩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按照新课标的大依据,一篇散文阅读按照以上的要求可以出8—10道题目。

以2011年杭州市中考语文现代文《一棵小桃树》为例。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考点 ?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纤纤: 委琐: 零落: 刹那:

2.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011年中考命题)(考点?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括文本的内容。)

3.题目“一棵小桃树”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考点④创造性地理解文本内容,阐发自己的感受。)

4.关于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有以下二种不同的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考点⑤⑦.对文本的某一方面能提出疑问并有自己的看法。能结合文本的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第一种:作者以小桃树自比,突现自己成长的艰辛坎坷与坚毅坚持。

第二种:作者以小桃树比作奶奶,突现奶奶的坚毅和作者对奶奶的怀念。

5.文中的“我”是贾平凹本人吗?简述理由。(考点⑥能辨析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

6.请对“奶奶”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考点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7.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2011年中考命题)(考点⑨品味文学类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8.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2011年中考命题)(考点⑩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这8道题目就是按照新课标的大依据来完整呈现的,但是,一份中考试卷不可能把这些题目都罗列出来,要进行裁择。怎么裁择呢,这里就涉及到下面的一个问题——散文阅读题“可以考什么”的较高依据。

三、散文阅读题“可以考什么”的较高依据

前面我已经陈述过,在120分钟完成一份120分值的、24个大题的、约5500字左右的试卷文本。对学生来说,中考是初中阶段最后一节无声的课,是继续学习的开始;对老师来说,是导学导教,是促进教学反思一次好机会;对观众来说,试卷文本的美文美景,也是一种欣赏。

但它终究是一次选拔,所以命题者在命题时,必须考虑以下要素:①考点尽可能覆盖,不能太集中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②阅卷难度要降低,答案要相对集中便于阅卷者评分。③选材的时代性、热点性、人文性和地域性。这些是“可以考什么”的较高依据。

先看第一点,考点尽可能覆盖,不能太集中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按照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个等级的层次,按照各个考点的分布,尽可能涵盖。

在整份试卷中,(近几年的杭州卷)基础部分的第3小题,考查的就是词语。(题干是这样的,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或下面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这里已经考查了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所以,在散文阅读中,考点 ①②可以不再出现考查。

(10、11杭州卷)基础部分的第9小题,考查的语段压缩。压缩语段,指将该语段或句子的主要内容提取出来,把次要内容舍去,也就是筛选和提取重要信息的过程。压缩语段,主要包括拟写新闻、广播稿标题及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压缩语段涉及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这两种能力,可以简称为“要点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D ,表达应用,所以在说明文(或称科技文阅读)中又出现一道题目。(09第16、17、18题、10杭州卷为第18题,11卷为第16、17题,题干如此——“xxx”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当然,泛言之,概括能力贯穿着所有文本,当然,我们不能泛言之。但是,既然出现了两次以上的考题,在散文阅读中,考点③真的可以不出现考查了。

至于考点⑥,能辨析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则出现在文学常识中了,此处也可以不再出现。

再看第二个因素,阅卷难度要降低,答案要相对集中便于阅卷者评分。“考点⑤对文本的某一方面能提出疑问并有自己的看法。考点⑦能结合文本的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这类“观点表达和评价”的题目,对于课堂呈现来说,缺之不可,但对于选拔的考试来说,主观性太强,答案过于分散,不便于老师阅卷。虽然“观点表达题”是09年杭中考暨03、05年之后再一次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思考作品和作者意义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简要地阐述理由。但在10、11年都没有采用,是否因试题开放,解答多元,增加了评卷的难度的缘故?

但是,之所以主观性太强,答案过于分散,是因为这个是由散文内在的因素决定的。

是什么因素呢?就是散文主题的主观性。

一篇文章,涉及到作者、作品和读者三个方面。本身,这个“三”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数字(或称东西)。

南怀瑾在讲述《庄子.齐物论》中有这么一段: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庄子原文)

南怀瑾说,三以后是什么?“一与言为二”,说一个“一”,已经是两个了,等于说,我很客观地告诉你,说个客观,它已经是主观了,有这个观念已经是两个了;“二与一为三,”告诉你这里只有一个,批驳你不要认为是两个,这个“一”是对“二”而言,我讲了这句话,这一句话讲出来中间已经有三个了。同一句话,三个存在。

“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也同庄子一样,“三”以后不谈了,“三”以后变成多少?电脑都算不清楚,什么叫“巧历”,就是数学家。

可见,一篇文章(或称为文学作品),无论散文、无论小说,既然是涉及到三个方面,所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不足为奇了。

这里我们说散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可能是作者的,可能是读者的,也可能是作品呈现的。所以只要你有需要,它就会围绕你的主题转。

举例说,有人问,为什么要拆的房子上写了“拆”字,还要画个圈?有8种观点,①这是国际惯例;②这是整体LOGO;③圈地拆房的意思;④怕别人在前面加“不”字,或在后面加“你大爷”;⑤吐唾沫时,能够对准;⑥证明是个“圈套”;⑦表明目标已锁定;⑧让人觉得这是个公章,代表强制性!你说哪一种是对的或者说合理的?

再举例说,人教版七年级上《白兔和月亮》可能有以下几个主题。

①本文讲的是物质占有的问题吗?

②本文讲的是得失之间的关系吗?

③本文讲的是审美的距离吗?

④本文讲的是报酬问题吗?

⑤本文讲的是婚姻关系吗?

我在这里列出文本的有可能的主题,只是想说明一下,一个呈现的文本,绝不是以一个明晰的主题为能事,相反的其主题表现的更是多义性(或称之为主观性)。比如《红楼梦》那就更别提了。

当然,也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随便地以某一个主题为正统,特别是拿主题来作为中考试题,相信,在这些个主题之外还可以继续演绎出其他的主题——尤其是这一类象征性极强的文本。

所以说,散文的特点就是看上去很散,但是只要你有需要,它就会围绕你的主题转。但仅仅是围着你的主题需要在转。那么,它是不是作者的呢?是不是作品的呢?是不是别的读者的呢?作者本人不一定是这个观点,教材编者也不一定是这个观点,可见,还真是一个难题啊。此时此地此境可能是解读散文的最佳状态。但这就是我要表达的观点:作品主题的主观性太强,不适宜拿主题来作为中考试题。

所以,2011年散文阅读第14题,“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这道题我有看法。如果把它归入“主观评价(或表述为主观表达)”这个考点,似乎也说不通,因为要说的不是“读者本人的观点”,而是“作者贾平凹的感悟”;在9月底的初三建兰中学开的中考试卷分析会上,方顺荣老师是把它归入作品主题这个范畴的,我还是觉得不合适,理由就是“散文主题太主观”不适合拿来考试。主题类的题目应该出现在小学5—6年级的阅读中,一则小学课标要求(课标第五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二则小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启示比较单薄,所以以导引观念为主。

关于第3点,选材的时代性、热点性、人文性和地域性,它只是命题者在潜心研究考点,摸清考点命题维度的前提下,精心选择材料,落实考点命题维度。这里不展开了。

我谈的只是如何精于散文考点的提炼,当然,这个提炼是以第一点(整份试卷的考点覆盖为前提的)。那么,比较合理的散文试题是什么呢?

四、中考试卷(或模拟)中散文阅读题的呈现

确实,比较合理的散文试题是什么呢?结合新课标和近些年杭州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题考点分析,考散文,提炼如下6个考点。

1.语句含义 2.情感分析 3.写法作用 4.形象赏析5.要点概括6.观点评价。

再根据前面陈述的理由,散文考点提炼为5个点。

语句含义 2.情感分析 3.写法作用 4.形象赏析5.观点评价。

仍旧以2011年杭州市中考语文现代文《一棵小桃树》为例。题目呈现如下:

1.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你认为小桃树“可怜”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其实,这一题也可以直接运用标题出题“一棵小桃树”的含义是什么?因为命题者已经对原文进行了改编,原题是“我的小桃树”,命题者改为“一棵小桃树”,其中的“一棵”就饱含着孤独寂寞和可怜。)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3.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4.关于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有以下二种不同的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第一种:作者以小桃树自比,突现自己成长的艰辛坎坷与坚毅坚持。

第二种:作者以小桃树比作奶奶,突现奶奶的坚毅和作者对奶奶的怀念。

请对“奶奶”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这一题,在本文中,因为材料的限制性和第3题“奶奶”字面的重合性,可以不考;要么改动第3题为“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也可以,但终究要删除一题,因为总共只有4道题目。)

其实,我个人觉得,散文阅读增加分值,考5道题,说明文阅读的“写法分析”倒是可以不要考查,因为太简单了。

比较2011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9—13题。(14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文本见附) 作者:刘克升

这篇选材,命题者是动了脑筋的——关注弱势,但在命题上,我觉得比较缺陷。

9.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2分)

(1) (2)议种瘪种 (3) (4)给儿新生

这是小学5—6年级的阅读中,小学课标的要求(第7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10.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这两题都是考查词语所体现出来的感情色彩,(1)冷落(“漠视”或“抛弃”)。(2)让城里人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期望,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命题者在“品味文学类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时所要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只是,单调了点。

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3分)

考点是对的,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形似了。但对于这道题目,我问过一个小学6年级的学生,她说:“文中到底是指农民的形象呢,还是指父亲的形象呢?”小孩子的话是不能作数的,但可以说明一点,命题时设置问题的指向性不够明确。看它的答案“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提取主干“农民是父亲”,不通啊!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2分)

考点是也对的,考查的是“能结合文本的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形似了。但对于这道题目,文中总共两种人,供选范围很局限,不如直接提出来,把问题清晰化,避免出现这样落人话柄的局面。

修改如下: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对于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觉得是农民,第二种,觉得是城里人父子,你认同哪一种,请说明你的理由。(2分)

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这道题,考点对的,考查重要语句含义“创造性地理解文本内容,阐发自己的感受”,形似了,但存在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题干的答题范围没有框定,应该加上“根据文意”,否则天马行空,你如何评卷?第2个问题,是评分的答案,“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小说以“弱种子也要发芽”为题告诉读者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本来,这道题很简单,象征意义“弱种子的双重含义——有缺陷的种子和有缺陷的生命。”但在评分答案中却出现“小说”字样,让人不解,虽然本文在《微型小说》上发表,可它也在《散文诗词.温暖.爱:<读者>签约作者十年精品典藏》上发表,可不一定能搞得清是散文还是小说呢。

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题的形似与神似,我始终认为,试卷首先要形似——考点和题干的形似,形似是一种外在的美;然后务必追求神似。概括来说,神似的内涵是:①每一道题目都围绕语文学科的特点,精选素材;②每一个考点都根据新课标设置;③每一份试卷都控制好试题的难度,安排好试题的梯度;④每一份试卷考点的覆盖面都尽可能广,规避重复;⑤每一道题都只考查一个考点,设计一个问题;⑥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能考虑范围的大小和指向的明确性;⑦每一个问题的答题都能注意集约与开放——探究性试题允许答案多元化,主观题重在表意的正确程度;⑧每一个题干语言的组织都能简约、明确、有针对性。

归根到底,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题的形似与神似的问题,是一个对考点熟悉的尺度问题,也是一个对考生的爱护问题。

参考文献:

[1]方顺荣.2009,2010杭州市中考分析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3]南怀瑾.《庄子諵哗》

猜你喜欢

试卷中考
中考新题型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中考“三数”大扫描
Module6 Unexplained Mysteries of the Natural World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