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视角下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

2014-06-30王任亚

作家·下半月 2014年8期

摘要 本文以古琴艺术为研究主体,将其归置于博大深远的民族音乐视角下进行透析,通过对古琴艺术的概述、变迁缘由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其探求出民族音乐视角下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民族音乐视角 古琴艺术 传承与变迁

引言

相传古琴音乐自昔伏羲作琴,舜以五弦歌南风而起,孔子操琴弦不绝于耳畔,伯牙子期久以末而知音难觅,古琴艺术在浩瀚如烟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古代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符号”。古琴艺术在民族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吟诗作画、抚琴吹箫而至高山远游也是古代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现今,古琴音乐仍然以悠远历史、文献瀚浩、深刻内涵为世人所珍视。尤其是在2006年5月,古琴被国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源远流长的古琴艺术该如何进行发展再次引发了众人的思考。本文笔者将以古琴艺术为研究对象,将其归置于博大冗长的民族音乐的历史画卷中进行剖析,以民族音乐的视角为背景和自己对古琴音乐和古琴文化的粗浅了解来谈谈对古琴艺术传承和变迁的几点看法。

一 民族音乐视角下古琴艺术概述

古琴艺术历史悠久,可以称作是中国最具有古典韵味和历史沉淀感的乐器之一,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更是无可替代,被称作为“圣人之器”。古琴又可以表述为瑶琴、七弦琴和玉琴,可以将其归类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中的丝一类之中,也可以算作是拨弦乐器的一种,而据《琴当序》当中明确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在浩瀚如烟的历史长河之中,琴、棋、书、画四者并列为文人墨客修身养性的“幽径”,也是清心寡欲的必经之路,而音乐也在书法、绘画、棋艺中居于首位,由此可见古琴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

古琴自产生至今,历经了大起大落,其发挥的作用也极为丰富。起初,在先秦以前,古琴主要就是用于朝会、祭祀以及典乐,尚未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到了先秦之后,古琴已经广泛运用于民间,用以抒怀高歌、表情达意,这些从人们耳熟能详的《诗经》中就能够得到印证。无论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浪漫情怀,还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恬静淡雅,亦或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淡定从容,都无一不向众人彰显了至少在春秋时期,当时的民众对于古琴已经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这时候古代人们对它的认知度已经极为广泛。自此开始,琴在古代人们生活中已经成为了极为普遍的乐器,甚至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在古代文人雅士心中更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文人均借它来畅舒情怀,寻觅知音。可以想象,身着一袭白衣的文人端坐于地,左手按弦取音,右手撩拨琴弦,伴随着丝丝焚香缠绕,余音绕梁,如风中铃铎,空谷传响。此等高雅傲然,实在是令旁人羡煞不已。

二 民族音乐视角下古琴艺术的变迁缘由

从古琴艺术的发展过程而言,古琴艺术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种类的概述,更可归结为是一种非物质的音乐文化,在历经了不同时空的发展历练之后已经具备特征性和稳定性于一身,同时也在不同的时代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下面笔者由表及里地浅析古琴艺术存在的发展缘由。

1 表层原因的影响和制约

古琴艺术所存在的变迁缘由的表层原因也可以称作是直接原因,这是由于所处时代特有的受众人群以及演奏者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所影响的结果。在起初的发展起源阶段,受到祭祀文化的影响,古琴音乐常用来营造一种祭奠祖先和神灵的浓厚氛围。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琴渐渐用作文人雅士抒怀高歌的“利器”,又因为古琴以其特有的清、和、淡、雅的超凡的音乐品格可以将古代文人身上所拥有的风凌傲骨的气质和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体现得淋漓尽致,自然而然地被广大读书人所认可。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古琴的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传播,并且为众人所熟知认可。

盛极而衰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古琴的发展到了一定的时期,由于长时间的历史沉淀使得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琴谱、曲谱,对于后人来说创新的难度也就日益加大,同时也有部分古琴演奏者采取避世的态度来装饰清高的内心,而且往往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来创作,这就使得其无法接触时代的脉搏和不同地区的民风、民情,自然演奏者也就无法创造出好的琴曲。因而,古琴的发展自然也就到了“瓶颈”期。

2 深层缘由的内涵和分析

古琴艺术所存在的变迁缘由的深层缘由的内涵就是文化的发展规律和文化冲击和交融。跳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不难发现古琴艺术发展到了盛唐之后,开始受到了包括羌笛、秦筝在内的不同种类的乐器的冲击,不同音乐文化的交融也在文风昌盛、音乐“黄金时代”的盛唐日益加剧。盛唐的音乐文化在边疆和西域各地广泛流传,甚至唐朝可以称作是当时整个亚洲音乐文化的“维也纳”。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古琴的传承和变迁也就在这个交融的过程中受到了冲击和威胁,在那个音乐文化璀璨的年代,有“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的瑟声萧萧;也有“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的筝吟袅袅;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悦耳琵琶;也有“敦煌女伎持玉笛,凌空驾云飞天去”笛音悠扬;还有“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激越箜篌等。这些乐器的广泛应用也从侧面衬托出了盛唐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发达,古琴就夹杂在这些乐器之中可谓是“腹背受敌”。这种文化的冲击一直持续到现在依然没有消减,甚至是发展到愈演愈烈的地步,例如,现今西方音乐中的钢琴、小提琴等不胜枚举的乐器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听觉震撼,这种现代化的冲击也是无可避免的,也是音樂自然发展的规律。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古琴艺术的传承。

三 民族音乐视角下古琴艺术的传承变迁

古琴艺术传承至今已三千多年,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桓谭《新论琴道》曰:“昔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下,远取诸物,于是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孔子无论是游学于杏坛亦或是受困于陈蔡,都操琴弦歌之声不绝,以致儒家将琴用来以正人心。接下来,《高山》、《流水》在伯牙、子期指尖汇聚成诗,绵延不绝,即便至今,我们仍然感叹于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深情挚意。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琴的发展已经有了极大的民众基础。而到了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期间,可以遥想嵇康端坐幽篁里,三杯两盏淡酒,琴瑟好友之,《广陵散》至今仍余音绕梁。古琴的发展在这段时期到了质的飞跃的成熟阶段。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很多为人所熟知的动人故事都掺杂着古琴的影子。例如,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博得了卓文君的芳心,这也就有了后来人们歌颂于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

等时间推移到经济文化最为灿烂繁荣的隋唐时期,古琴反而受到了西域乐器的冲击和威胁,这也就有了白居易在《废琴》中感叹到:“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即便如此,在盛唐仍然不乏仁人志士,以琴酒暖之,乐而歌者,涌现出了包括赵耶利、薛易简、董庭兰在内的大家,创作出了《阳光三叠》、《梅花三弄》等至今仍可列作十大古琴名曲的经典著作。再到结束五代之乱的两宋时期,在当时崇文抑武思潮的影响下,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古琴都到了“嗜之如命”的地步,这也使得古琴的地位达到了“无一可出其右”的境界,我们所熟知的诗人和词人如刘禹锡、苏轼、欧阳修、范仲淹等都不仅仅会“舞文弄墨”,更以琴瑟而闻名天下,第一部琴学著作《琴史》也诞生于期间,此时的古琴艺术发展达到了新高潮,甚至可以算作是隐隐恢复了当初的“太古遗音”的风范。

明清時期,古琴艺术开始走向了下滑之路,但是此间琴学已逾繁荣,古琴的发展到了百家争鸣的地步,琴派林立于世间,各琴派之间以地区、师承和传谱区别交融,江苏的广陵派、四川的蜀派,而南宋的浙派、明代的虞山派都为世人所熟知。

四 民族音乐视角下古琴艺术的发展思考

古琴艺术传承和发展到今日,对于它的可持续发展不得不引发众人的思考。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也蕴含着古琴艺术可能到了濒临奄奄一息、生机殆尽的地步,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向世人敲响警钟:我们必须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办法来继承和发扬古琴艺术,更好地将其发扬下去,不然时不我待。

1 修身养性,琴人合一

古琴艺术的传承离不开所有古琴演奏者的努力和创新。古琴演奏对演奏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琴乐之韵不仅仅在于指法高超,古琴纯正,同时也和演奏者品性修养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大家耳熟能详的琴师都不仅仅只是在琴艺上造诣非凡,如以一曲《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诸葛亮就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和书法家,再如大词人苏轼不仅诗、词、歌、赋均造诣不凡,而且尤为擅长绘画和书法。因此,古琴演奏者要想在琴艺上有所建树,就不能“鼠目寸光”地将自己局限在狭窄的天地里。“天人合一”是古代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而“琴人合一”则应当是每位古琴演奏者所追寻的极致。只有当演奏者品行端正,心静自然,情感丰富,才能达到人与曲合,融合贯通的地步,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古琴音乐所具有的内涵,牢牢掌握古琴的精髓。遥想孔子拜师襄子学琴之时,在师襄子认为其“然能其琴,可以益矣”,孔子仍不满足,直到习其数、得其志、亦得其为人乃文王后方益矣。由此可见,浅尝辄止不是学琴之道,只有精益求精,修身养性,方可有机会融然贯通,心无尘翳,才有可能触到“琴人合一”的至境。

2 博纳众长,去粗取精

从上述古琴艺术的文化存见就可以看出古琴艺术不能只靠演奏者的“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而是需要所有演奏者在贯穿古今的前提下,博纳众长,去粗取精。古琴的创作衔接在美学和文学乃至舞蹈等多种艺术之间,同时也需要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将视角多停留于民风和民情之上,只有这样,琴曲的演奏才能真正引发听众内心深处的共鸣,表达出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古人风清月朗、焚香静坐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其留下来的三千余首琴曲的文化宝库仍然值得古琴演奏者去吸收借鉴。可是,古琴艺术的发展不应当仅仅停留在陈腐落后的文化中,而是要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中国古琴文化的精华,还要敢于将自身投入到西方音乐的“大熔炉”中历练,要做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又要做到“博采众长,贯穿古今”。这样古琴才不会被我们“束之高阁”、“置若罔闻”,才能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特征给现代喧嚣的人们带来难得的片刻宁静和情感共鸣。

结语

古琴艺术流传三千余年遗传至今,夹杂着厚重的历史沉淀感至今仍然鸣响于现代舞台上,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将自身风凌傲骨、淡泊名利的处世心态藏于松脆轻灵的音韵之中。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变迁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到了现今其传承和发展也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只有更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到古琴艺术的发展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上,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才能得以飞跃。

参考文献:

[1] 陈倩、刘雅婷:《关于我国民族音乐继承性问题的几点思考》,《大舞台》,2011年第3期。

[2] 杨丹:《元韵天真 古调犹存》,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王任亚,平顶山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