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父亲三部曲”解读李安导演的父权文化观

2014-06-30黄述琼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化观父权李安

黄述琼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基于“父亲三部曲”解读李安导演的父权文化观

黄述琼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作为国际知名导演,李安在国内国际影坛上都取得了十分出众的成就,他深受东西方文化熏陶,在影片中无数次展现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尤其是父权文化观,在李安导演的电影中十分出众且典型。本文以“父亲三部曲”为例,对李安导演的父权文化观进行解读。

父亲三部曲;李安;父权文化观

一、恋父情结

李安电影中的“恋父情结”与弗洛伊德心理学描述有所不同,它代指李安那种较为特殊的父亲情结,与父亲之间依恋、冲突纠缠难解的心理状态,这正是父亲三部曲的情感核心之一,如同三部电影中表面平静内在激烈的家庭冲突。从表面上看,电影均为描述父亲与子女的生活文化价值观冲突,但是在矛盾下掩映的是更深层面的纠葛。

在《推手》中,父亲期望家庭和睦共享天伦与儿子希望中西文化合璧之间的矛盾;《喜宴》中是儿子同性恋的价值观与父亲传统婚姻文化价值观矛盾;《饮食男女》中是寡居父亲努力维系家庭与女儿们渴望独立生活的矛盾。不同的矛盾,归根究底是儿女们期望婚姻、爱情、生活独立,父亲却有相对固定的期望,如传宗接代、共同生活,核心词语是家庭,围绕着维系与离开激烈碰撞。儿女们与父母对抗的阶段大多在青春阶段,这种对抗是渴望独立成长的表现,电影中的儿女们虽然已经成人,但是却在以家庭为代表的环境纽带中重复着这种对抗,比起青春期更为激烈且反复出现。影片中父亲子女的冲突到最后似乎都妥善解决,这种解决来源于父辈的退让和妥协,他们承认儿女们的诉求和渴望,无疑虽然获得胜利的是儿女,但是更让人揪心的是父辈悠远而深沉的叹息。父辈们以一种悲剧英雄的形象唤起了来自儿女们的内疚和羞愧,正是这种情感上的冲击,才让他们最终重新与父亲携手。

影片中的父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在不同的影片中身上均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符号,比如《推手》中是武术太极拳和医学养生;《喜宴》中是书法;《饮食男女》中是烹饪。他们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遵守传统伦理道德,是拥有东方文化精髓的一群人,在对父亲的描述中,多个镜头都以一种非现实的美好描绘了这个符号的超然。但是与父亲的光辉形象相比,儿女们却并不光彩。《推手》中的香蕉人儿子、《喜宴》中的同性恋儿子、《饮食男女》中幼稚自我的三个女儿,与父亲被精心打造近乎膜拜的形象不同,他们显得有些灰暗。又如:《推手》中儿子的崩溃与嚎啕大哭,《喜宴》中伟同在婚礼早晨对父母亲昵抚摸的渴望……在三部曲中,父亲的期望、子女的期望、无法实现期望的矛盾与抗争,让儿女们依恋着存在理想父亲,排斥干涉他们生活与追求的强势父亲,同时又在抗争中充满了挫败感与内疚,这些共同构成了李安电影中的“恋父情结”。

二、严谨的伦理观念

以东西方两性文化为主要冲突表现的《喜宴》,在全篇表述中都紧紧围绕着父母强烈的传宗接代这个诉求,比如父亲对准儿媳的选择,在看到画家威威时第一印象就是一句话“好,能生能养”,在之后的故事中,父亲的注意力一直聚焦在香火继承上。在描述自己过去生活的时候,父亲言语中吐露虽然他是因为逃婚才离开家,但是最终还是听从父亲的吩咐,在海外传承家族血脉,传承香火,这也是为何他对儿子的诉求如此坚持且强烈。《喜宴》这个故事的特殊注定了父亲的诉求不会一帆风顺,伟同的同性恋身份成为了最大的阻碍,他对大学室友赛门的喜欢以及对威威挑逗的自持都是很好的例子,父母即使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他们只能自我安慰,怀抱期望与幻想。不过影片最后一处微妙的情节表述让人印象深刻,父亲与赛门谈话时说道:“我看,我听,我了解”,他吐露自己为何没有打破这种虚假平静局面的良苦用心,是出于维护这个家的目的,宁愿承受欺骗也想要儿子顺利继承香火,顺利抱上孙子,这种努力、隐忍与良苦用心,只能说明父辈们对于传统伦理观念的坚持与贯彻。

三、“父权文化观”与儒家文化

“父权文化观”是东方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威权文化,在电影中父亲无上的权威多有体现,正是传统家庭中的家长权威,子女对这种权威的无条件服从即是孝道的表现,由此形成了权威崇拜,无论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还是对父母要求的践行,都是一种应尽的义务,这正是儒家文化中典型的“父权文化观”。在影片中,处处可见“父权文化观”的表现,李安导演塑造下的父亲角色,智慧、威严、东方文化底蕴深厚,有时候还有大智若愚的表现,父亲坚守并践行着传统文化,由此展开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矛盾。郎雄扮演的父亲,在《推手》中精通太极,擅长借力打力,深藏不漏,在《喜宴》中是洞悉一切却不动声色的父亲,在《饮食男女》中是味觉退化却不掩高超厨艺的厨师,在他们身上,父亲的各种特质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毫无疑问,李安导演非常擅长处理家庭题材,他用巧妙地叙事手法展现一个家庭关系中增横交错的影响力与矛盾,这种表现手法无疑与他从小深受儒家文化传统氛围的影响有关,尤其是“父亲三部曲”的出现,更是以一种鲜明的态度展现了“父权文化观”和“儒家文化”。

“父亲三部曲”通过传统家庭观、伦理观念、性文化和婚姻观念等角度描述了东西方文化在特殊情境中的融合与碰撞,尤其是“父权文化观”的存在与表现,展现他特殊的“恋父情结”,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完成了东西方文化融合氛围中父权文化的生存。

[1]方伟.李安“父亲三部曲”伦理意识与文化传承[J].电影文学,2011,(3): 63-64.

J905

A

1005-5312(2014)14-0142-01

猜你喜欢

文化观父权李安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论利维坦的父权路径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李安家庭三部曲下的现代父亲形象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
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胡适的父权缺失与母权凸显——兼论中国传统女性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华盛顿广场》中话语权背后的父权统治与女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