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紫砂壶造型的“文化美”

2014-06-30李惠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和纹饰紫砂壶

李惠芳

(江苏 宜兴 214200)

试论紫砂壶造型的“文化美”

李惠芳

(江苏 宜兴 214200)

紫砂壶发展至今,早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实用器,人们越来越关注紫砂壶隐藏在造型艺术背后的各种决定因素。本文把紫砂壶的造型美纳入到传统文化的视野之中,就两者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紫砂壶;传统文化;儒道互补;中和之美

一、紫砂壶形制的“儒道互补”

紫砂壶之形,由于其不可游离于实用性的内容之外,不能置饮茶于不顾,所以,即使形制上再别出心裁却不能使用,亦等同于废品。因此,紫砂壶形制上的美,必须受制于实用要求和工艺制作的可能性。

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研究紫砂壶的形制,不论是“方器”、“圆器”,还是“筋纹器”,都不能脱离“方圆相生”的原则,即常言的“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也就是紫砂壶在造型设计上对直线与曲线的出色运用。这种外观设计上的形式,其更深层次的支撑是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的审美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器物不仅有着实用意义,也是人精神的传承之处。因此,紫砂壶作为“饮食文化”的一种承载器具,其意义与传统文化对生命层层接续的融贯息息相关。

儒家在哲学上强调“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之天道观(《周易·乾》),强调“阳刚之美”,强调整体的秩序和组织的严密性。几千年绵延的儒家思想,浸润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反映在紫砂壶的形制方面,虽然由于形体的限制,紫砂壶无法形成气势恢弘、空间多变、威严崇高的集中型和井然的秩序性,但是从整体上看,紫砂壶的器型,从壶身、盖、流、把都是一些几何形体的组合,除了保障结构的稳定,在艺术上也给人端庄挺拔的感受。

如果说,儒家美学之“阳刚精神”奠基了紫砂壶整体造型的稳定庄重,那么,紫砂壶由圆润而衍生出的“柔性之美”则是道家美学的赐予。

与儒家重视阳刚相反,道家强调柔性,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强调柔弱之力是胜过所有强壮之物的根本。“水”在道家的思想中代表着力量、动感和创造。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曲线成为有价值的存在。

我们以纯手工成型的紫砂器为实际参照物,只要认真观察就不难发现,不管是圆器、方器还是筋纹器,构成纯手工紫砂壶器的几乎所有线条,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直线,反之,每一根都是曲线。就算我们从正面看到的是纯粹的直线,就算作者制作的壶是纯粹的方货。当我们近距离的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远观的直线,近看都是曲线。还是以石瓢壶为例,其造型的基本要旨是对三角形两条腰线的柔化处理以及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圆润处理,使之衔接自然流畅,化三角形的尖锐冷漠为稳重端庄,刚强中透出绵柔,强硬中显现圆融。

二、紫砂壶纹饰的“中和之美”

纹饰之于紫砂壶,以表达意蕴为主要追求目标,常见方法大致有四种:

一是壶体带有自然形装饰,即通常说的“花塑器”。紫砂花塑器师法自然、崇尚自然,创作者借形改型,巧思精练,使物象在作品中得以自然逼真的表现。例如,明代大家供春创作的“树瘿壶”,清代杨凤年创作的“风卷葵壶”等。

二是局部采用雕塑的装饰方法。这一方法的通常表现是,在圆器及方器造型上运用雕镂捏塑的手法,将自然形象演绎为造型的局部。它足以使原本素洁的壶体,蜕变为萌发生机的形象体态。例如,饰上一个鸟兽头形的壶嘴,装上一个动物缩形的盖钮,或加上一个竹节形的壶把,在壶身粘贴几枝竹叶等等。

三是壶体采用绞泥的装饰方法。由于宜兴紫砂的特殊色泽,制作者用几种不同颜色的紫砂泥经绞合作局部装饰,与壶色形成对比,形成了不规则却十分自然和谐的纹饰图案,产生了丰富的肌理感或抽象的画面感。

四是以传统书画切入,经镌刻后成为壶体纹饰部分。书画家的热情参与,往往能提高壶的品位和情趣。书画的镌刻装饰,其部位一般在器皿的正背两面,分刻诗文和画面。诗文常选择与饮茶有关系者,或选择诗情画意浓厚、清丽而耐人寻味者。

探究紫砂壶上述纹饰方法,其根源是人对大自然内质的提炼,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和之美”的崇尚与探寻。

中国古代思想认为,天下万物都可分为阴阳二极,阳为刚,阴为柔;推及审美世界,便体现为儒家的“阳刚之美”与道家的“柔性之美”,而阳刚与阴柔相结合的“中和之美”,则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孙过庭《书谱》中“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八个字,更是简要浓缩地反映出中和之美的精神实质:既不能抵触混乱,也不是单一雷同;既有多样变化不同因素,又使它们和谐统一起来。

反映在紫砂壶的纹饰上,一方面追求模拟大自然的质朴之美,另一方面注重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契合共生。如“风卷葵壶”呈现的是一种自然化的随机形态美,体现了创作者对自然的尊重;“竹段壶”取意高洁,竹自清高,壶亦清高,竹寓于壶,更显清雅;“绞泥壶”色彩各个部分在变化过程中相互制约,成动态均衡,形有尽而意无穷;锓铭刻画于紫砂壶上,更使其播扬出更为超脱的文人风范。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对“和谐”的强调,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共同促生了紫砂壶内蕴的气质与意境:雅致,平和,自然不造作,奇异不张狂。

综上所述,紫砂壶不仅是供人们品茶赏玩的茶器,更是传统文化观照下陶瓷艺术的巅峰表现。缘其所诠释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紫砂壶更从美学层面上成为了“造型美”与“文化美”的典范。

J527

A

1005-5312(2014)14-0032-01

猜你喜欢

中和纹饰紫砂壶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免疫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后豚鼠、家兔与猪的血清中和抗体相关性研究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雕漆纹饰的修复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