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情地解读鲁迅,使之走进学生的内心

2014-06-28孙琴妹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性鲁迅

[摘 要] 温情解读鲁迅,发现挖掘鲁迅的童性、人性,使鲁迅作品贴合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内心。

[关键词] 鲁迅;温情解读;童性;人性

鲁迅先生,中国文坛的一座丰碑,是我们的民族魂。这个上世纪最忧患的灵魂,他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成长,深刻了我们的思想,沉淀了我们的灵魂。他的作品,引领着我们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百年的沧桑,不断让我们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成了我们见证深刻、伟大的必修课,成为我们内心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喜欢学鲁迅文章的学生并不是很多,望而生畏是普遍现象。我认为他们不喜欢鲁迅的作品,恐怕是不能仅仅用“肤浅”一词来做论断的,鲁迅在他们心中不讨喜,除了与他们的年龄和思想有关,难道没有其他的原因?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鲁迅成了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是想突出其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我们的表述越显得空洞与尴尬。我们越想让学生去了解鲁迅,深入鲁迅,结果是鲁迅离学生越来越远。

当学生不能真正地理解鲁迅,鲁迅自然也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做不了学生的指路明灯。如何改变现状?小小的三尺讲台可能不足以力挽狂澜,但至少,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温情地解读鲁迅,找到鲁迅和孩子之间内在的一个契合点,从而让学生去重新认识鲁迅,明白鲁迅他不在高处,不在远处,不在深不可测处。

在对鲁迅文章的解读中,我将鲁迅的思想概括为三性:天真的童性、温暖的人性、深刻的理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是更多地强调其作品的内涵、深度,思想的深刻性,而忽视了他作品中天真的童性、温暖的人性,使得鲁迅在学生心中有了深度,却失了温度,于是鲁迅在学生心中渐行渐远。

一、发现鲁迅天真的童性,让鲁迅贴近学生的生活

初中教材中,学生接触到到的第一篇文章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下的注释第一条就是鲁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老师一贯的教学模式是,未学文章,了解鲁迅其人。我们认为这样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其实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我们在用一双无形的手,把鲁迅推离了学生。“当学生对鲁迅的文章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时,我们把对鲁迅的评价强加给学生,将鲁迅概念化,神圣化,自然也就让学生对他敬而远之了。

伟大的鲁迅,他首先是一个人。他也有血有肉,他也曾经是“人之子”,有着与学生一样的童年。要让学生接受鲁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忽略了鲁迅文中所表现出的儿童固有的“童性”。

“童性”之一: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天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鲁迅说那是童年的乐园,里面的一景一物无不丰富了他的童年。在每个学生的内心,不也都有一个童年的乐园吗?《社戏》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都成为我们阅读鲁迅文章后记忆中的美景。《故乡》如歌吟般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美丽的世界,这样的生活,不也是学生心驰神往的吗?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当学生注意到了这一点,鲁迅便隔着遥远的时空,与学生形成了共鸣。

“童性”之二:丰富的想象力,陶醉于神话魔幻故事的特性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有着无穷的故事的,他们时常为神话传说、魔幻故事所吸引,即便深刻的鲁迅,童年时也不例外。百草园中牵连不断地拔人形何首乌的那个孩子,傻傻憨憨的行为,定然让许多的学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以致于忍俊不禁,整堂课也就因此灵动起来。学生就会意识到:伟大的鲁迅并不是生来就为伟大的,伟大离自己并不遥远。

“童性”之三:天真烂漫,甚或调皮捣蛋的顽性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鲁迅是严肃的、刻板的,根根直竖的短发,浓墨似的隶体“一”字的胡须,永远横眉冷对,实际上,当我们细心阅读他的作品,可以发现一个调皮的鲁迅,他是那么真,他与学生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远。

百草园中把砖头扔到了隔壁的何家,三味书屋中趁老师读书投入而偷溜到院中找蝉蜕,读到这里,学生不免会想到自己曾在课堂之上背着老师的“壮举”,走神、瞌睡、偷做作业等,意识到鲁迅原来和自己一样有着顽性。《社戏》中,因为想看戏的愿望没有实现,而“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借到了船,“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把儿童的心理刻画的惟妙惟肖,让学生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看戏回来后偷罗汉豆的情节,则充满了野趣,体现了儿童身上的调皮顽劣,也不乏纯真可爱,激起学生的向往之情。细想,现实生活中哪个孩子没做过一两件不能对人说的小小的“坏事”,留存于心底,成为童年的私藏呢?

教学中,发现鲁迅的童性,让鲁迅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初中的孩子生出对伟大鲁迅的亲切感,为以后学习鲁迅思想的深刻性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挖掘鲁迅温暖的人性,让鲁迅走进学生的内心

鲁迅在是立体的,生动的,他作品的基本命题,除了之前所说的“人之子”,同时也是“人之父”、“人之夫”、“人之生”、“人之师”、“人之友”……他是多重身份的,是具体可感的。鲁迅对周围的人,也有着爱恨情仇,在他身上,同样有着温暖的人性。

“人性”之一:身为人父,舐犊情深;身为人子,一片孝心

鲁迅成为父亲,他向老友报喜的信中这样写“我们有了一个男孩,已一岁零四个月……颇壮健”,“ 眷属在沪,并一婴儿,相依为命,离则两伤。”父子俩每天的告别“明朝会,明朝会”,这种生活的细节,传达的是父子之间的挚爱深情,这份深情,能够真正地打动学生的心,让他们会不由自主想起自己的父亲,意识到原来鲁迅也是一个慈爱的父亲而已。

身为人子,在《父亲的病》中写到:父亲为庸医所害,日益病重,这更是第一次面对自己将失去父亲的危难。长期被遮蔽、被压抑,不曾意识到的对父亲的爱,突然爆发出来——于是就有了放声一呼—— “我很爱我的父亲。”而后来,东京学医,这一人生选择与他对父亲的孝心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体悟到鲁迅的孝心之时,相信也定能激起对自己父亲的感恩,情感上与鲁迅的距离无形中又缩短了。endprint

“人性”之二:感激恩师,终生不忘

有着温暖人性的鲁迅,还有着对老师的一片感恩之心。鲁迅一生中写过三位自己的老师。寿镜吾老先生是他的启蒙老师,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虽不满于束缚孩子天性的封建教育,但怀着感激的心,赞扬老师的和蔼、开明,在鲁迅的笔下,老师是一个正直、倔强、嫉恶如仇的人,鲁迅文章的批判和骂世,或许可以从这位启蒙老师身上找到源头。

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学医时遇到的恩师,作为一个来自弱国的学生,在备受欺凌歧视的政治背景下,在仙台的鲁迅,内心的孤独及屈辱可想而知。藤野学生,一个日本老师,没有民族偏见,没有民族歧视,怀着一颗良善之心,向鲁迅伸出了友情之手。雪中送炭的温暖,足以驱散在异国内心的寒冷。鲁迅满怀深情,为自己的老师写下了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高度评价藤野先生,抒发师恩难忘的感激之情。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到这一点,也能缩短与老师的距离。

“人性”之三:对底层民众的爱的付出

即便是对一个照顾自己生活的保姆——长妈妈,鲁迅也是满怀深情,称之为“阿妈”,在长妈妈过世三十年之后,撰文《阿长与三海经》,祈祷“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一面》中鲁迅对陌生进步青年的无私关怀,赠书以鼓励的行为,《纪念刘和珍君》中内心对学生的挚爱…… 当我们尽可能全面的、立体的阅读鲁迅的文章,挖掘到鲁迅温暖的人性,而这样的情感在学生的身上也不时地体现,这个时候,鲁迅就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他与学生一样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正如黄蓓佳在《灵魂的柔软与坚硬》中所写的:“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从书中读到的,从史学家口中听到的,从他的纪念馆里瞻仰到的——都是顽强和坚硬的,一个斗士的灵魂,不屈者的灵魂。只有细读他关于故乡的文字,浸润在他情趣盎然的童年世界时,我们才会轻轻地叹一口气,欣悦地想到,鲁迅也是温情的鲁迅,是柔软和童真的鲁迅,率性和孩子气的鲁迅。”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曾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作为一个耕耘在教育沃土的一线工作者,我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温情地解读鲁迅,挖鲁迅之深度时,先还鲁迅以温度,这样,鲁迅就不会只在远处“可望不可即”,不会仅在深处“云深不知处”,不会独在高处“高处不胜寒”,有了深度且不失温度的鲁迅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心中。

作者简介:孙琴妹,昆山市城北中学,研究方向:教育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性鲁迅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鲁迅,好可爱一爹
人性的偏见地图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鲁迅《自嘲》句
鲁迅的真诚
功能与人性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早期受控之鲁迅的翻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