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地区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2014-06-28杨彦华姜佳
杨彦华++姜佳
摘 要:产业转轨对相关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由粗放到集约的发展,带动和推进了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对农民增加收入意义重大。
关键词:粗放型;集约型;农业旅游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23-02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农业旅游业也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前发展,逐步改变原有的零星散落的格局,向规模化、体系化发展。这种以基础产业为依托而发展的农业旅游业,正随着基础产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并且推动地区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一、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产业深入发展,发展旅游农业态势如火如荼,尤其是黑龙江省三江地区农业生态旅游和边疆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游也紧随大潮蓬勃开展。三江地区生态旅游,在它发展之初也和农业产业紧密相连,由于世世代代以农业和渔业为生的原住居民缺乏从事旅游开发和经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而且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者人均受教育程度偏低,从业技能转换难度较大。农业生态游发展之初是以粗放型旅游为主,随着边贸口岸经济的发展和少数民族风情游游的发展,旅游收入的增加,以传统粗放型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不适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增收的步伐。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广泛。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本地居民就业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也由此而带来本地区劳动者学习新知识,积极就业、积极创业热潮的扩大。农业旅游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核心。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在我国农业发展中,传统的农业发展是以粗放经济为主,靠天吃饭,以增加人财物的投入来增产增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农业生产力、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黑龙江省有地域和地势的优越性,广阔的平原、肥沃的黑土地,便于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逐步转向集约经营,大机械运用与春种、夏锄、喷药、灌溉和收割,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改变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同时,在农业集约化进程中,一方面大型机械代替了人的劳动,农业劳动人口有了剩余;另一方面,现代大机械参与农业生产,为整个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活力和吸引力,农业劳动由原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到现在的机器育种、播种、飞机撒药灌溉,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劳动乐趣和劳动技术含量。农产品生产流水线也增加了农业生产整个环节的吸引力和神秘感。随着农业劳动者生活条件的改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业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的农业产业链的表现,它以田园景观和自然为依托结合农业产供销的特点,以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以及家庭生活为依托,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农业的相关产业形态。
二、三江地区农业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条件
农业由粗放到集约的发展,使三江地区农业旅游业向纵深发展成为必然。一方面,三江地区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其产业及产业发展规模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开展旅游业的优势和吸引力。
从产业和产业规模来看,三江地区地处三江平原,处在我国东北边疆,气候四季分明,是避暑胜地。从农作物和特色产品来看,有我国东北的大豆,也有优质豆油、东北大米,还有特色鱼类(三花五罗),如黑龙江的特产鲟鳇鱼、大马哈鱼等。还生活着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赫哲族,有着在历史变迁中北大荒变北大仓的奇迹,有中苏边境的特有风情游,还有我国太阳最早升起的震撼等等,这些从农业产业和副业都别具特色,对人们的吸引力很强。农副产业中的一线农业,即农业生产,二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三线产业农副产品产业,四线产业的农业文化,风土、人情的产业,这些都是三江地区农业产业和农副产业链的特点,也为开展农业旅游奠定了客观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从农业旅游的吸引力来看,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生活质量和回归自热的归属感,加之城市的繁杂、拥挤、喧嚣,使人们有了短时逃避、调整、休息的意愿。北方的乡村以地广人稀为特征,人们畅游其间,心旷神怡,心清眼亮。一望无际的农田,清新的空气,寂静的旷野,让人们有极大的满足感,让人美不胜收,让人们总是神往。而且这种满足也符合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的观赏特征,让游客有愉悦感、奇特度、完整度。同时,让游客充分感受和享受地域、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但传统农业所带来的旅游业的发展中存在一些弊端,如零星、散落(分散)、小家小户,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不具地方特色,只是对农业自然景观的游览;缺乏统一管理;对农业的旅游资源保护不够,垃圾没有很好处理,带来环境污染和自然景观毁灭性的破坏。传统农业旅游只是结合一些简单的、粗线条的吃住游和购物等,从业人员不专业,没有专业知识素养支撑;服务人员缺少培训,素质还不高;农业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工作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整体上看素质偏低,产业化层次低。这是从农业的一般功能来说的。虽然有些地方也建了一些度假村,但单一分散,吃住游不规范,单打独斗,对游客来说来一次基本就没有了再来的欲望了。这种不系统、不成规模的简单粗放的农业旅游,对农业产业发展没有多大的辅助和推动作用。农产品没有深加工,旅游产品大都以农家乐之类为主,产品化程度低。市场是区域性周边市场,市场定位还存在相当大差距。以自驾旅游市场为主体的农业旅游的局限性必然影响旅游农业产品的销售。虽然旅游业有所开展,也给部分农民带来一定收入,但不是十分可观,没有把这一产业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旅游产业良性循环机制有待形成。
三、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endprint
随着农业产业由粗放到集约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转型给地区经济文化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从经济效益上看,收入增加。这种增加一方面是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在地区内成规模,地区内不同的产业园区的建立,自成体系、自有特色,园区位置也由点到面成规模;另一方面,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为农业旅游业提供了特色产品,如蘑菇、木耳、榛子、松子、粉条、散养的家禽及禽蛋等等。精加工和特色农副产品,为游客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安全食品的需要,同时为农民提供了可观的收入。再者是随着旅游业向纵深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多,这种需求的增加不是原来的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技能和技术的培训,只有参加培训才能适应岗位需要。随着劳动力素质提高了,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大幅度提高了,而且随着劳动力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更增加了他们就业的机会和竞争力,这势必会带来收入增幅的加快。
从劳动力的发展来看,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要求提高了,劳动者为了自身生存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需要,自动自觉的参与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他们不仅对自身要求提高了,而且还影响下一代对知识的探求。提高了这一群体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体验,人们感觉到了德、勤、技、能对自己生活水平改善的意义。尤其是对自己选择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和工资收入的重要性。劳动者发自内心的去学习提高,去追求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梦想,从而带动整个农业人口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农业产业和产业链的发展来看,整个三江地区发展中,政府也非常重视对劳动者的培训和提高,如岗前、岗中的培训提高。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这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学习提高,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为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文化发展来看,每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就黑龙江省来说,地处祖国东北边疆,三江地区又处在最东北的地区,自古以来的发展使对外交流不畅,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内对外旅游业的发展,这一地区文化交流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如北大荒文学,赫哲族渔猎文化,冰雪文化,米文化,水文化,山文化(秋天的五花山旅游)等等。通过国内外、海内外的发展,带动了区域文化的发展,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生产力的进步。
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促进整个地区经济良性循环和发展。统一整体成规模、上档次,使农业旅游注重特色,注重三江地域的特点。另一方面,从地域优势上看,拥有广大的平原和优化的农业布局。
从农业结构特点看,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新农业,并且发展与农业旅游相促进的外向型农业和休闲农业,还有具有特色的三江地区现代化大农业。
从对区域经济特色和自然保护来看,农业传统的文化、休闲功能,粗犷的、精细的、自然的、地理的、民俗的等等多种知识,依托于集约农业逐步发展,更强调特色化,更注重区域文化、民风民俗。加快推进农业旅游市场升级转型,注重区域经济整体协调,也就是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业旅游业发展的协调,需要农业产业部门、产业园区的经营者和旅游部门的协调合作,统一规划,发展绿色环保的农业旅游,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以智力投入管好管活农业产业和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为区域带来可观的经济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 雷鸣,叶全良.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启示[J].亚太经济,2008,(5).
[2] 吴晓立.民族地区资源特性、旅游价值及人力资本[J].广西民族研究,2013,(3).
[责任编辑 王 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