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到端的LTE QoS控制技术与策略研究

2014-06-28池炜成

移动通信 2014年5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时段控制策略

池炜成

1 引言

根据GSA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全球已经建成222个商用LTE网络。LTE在全球的快速发展源于其技术的先进性,作为新一代移动宽带技术,LTE采用了OFDM、MIMO等无线技术,显著提高了空口的传输速率,同时采用了扁平化的系统结构,大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除了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之外,LTE网络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QoS(服务质量)保证特性,为LTE承载的各种业务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

QoS保证特性可控制不同业务、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QoS,为实现差异化服务和网络资源智能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然而,端到端QoS控制涉及QoS规则的定义,QoS参数的传递,QoS规则在UE、无线网、核心网中多个网络实体中执行,同时QoS规则的定义和变化又与业务支撑系统中的用户数据紧密相关,涉及LTE网元与业务支撑系统的整合问题。因此,端到端QoS控制是LTE技术的难点之一,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将在分析LTE QoS控制对象和LTE QoS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从业务支撑系统到LTE网络的端到端QoS控制架构以及系统控制流程,并探讨LTE QoS控制技术的应用策略。

2 LTE QoS

2.1 LTE QoS控制对象

LTE系统由核心网(EPC)、无线网(E-UTRAN)

和终端(UE)3部分组成,整个系统称为EPS(Evolved Packet System)。在LTE系统中,QoS控制的基本对象是EPS承载(Bearer),它是由EPS提供的数据通讯通道,该通道定义了容量、时延和错误率的信息传输质量要求。所有映射到同一个EPS承载的业务会受到同一种数据传输待遇,即同一个EPS承载上的所有业务得到相同的承载级别的分组传送处理,如时序策略、队列管理策略、速率整形策略、无线连接控制配置等,不同承载级别的分组传送处理需要不同的EPS承载。EPS承载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EPS承载架构

其中,端到端服务是指从UE到UE或UE到外部网络的应用服务器的全程服务,它由EPS承载服务和外部网络承载服务共同承担。EPS承载服务分为EPS无线承载服务(eNodeB基站与UE之间)和EPS接入承载服务(eNodeB基站与S-GW/P-GW之间),两者分别由底层的物理无级承载服务和物理承载服务实现。

按照承载速率是否有保证,EPS承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GBR(Gu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速率)承载和Non-GBR(Non Guranteed Bit Rate,非保证比特速率)承载。LTE网络会保证GBR承载的比特速率的分配,在网络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比特速率也得到保持,但不能保证Non-GBR承载的比特速率,在网络拥挤的情况下,Non-GBR承载的比特速率可能被降低。GBR承载要占用固定的网络资源,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建立,而Non-GBR承载不占用固定的网络资源,可以长时间地建立。按照承载的用途,EPS承载可以分为默认承载(Default Bearer)和专用承载(Dedicated Bearer)。默认承载是一种Non-GBR承载,它是在用户进行网络附着时,为用户建立的一个缺省的EPS承载,用于保证用户的基本业务需求,实现“永远在线”。每个PDN连接对应一个默认承载与一个IP地址,在PDN连接服务存在期间会始终保持着默认承载。UE与相同PDN建立的其它承载都称为专用承载,专用承载主要用于为特定业务提供特定的QoS,如专门为VoLTE、高清视频等业务提供高级别的承载服务。

2.2 LTE QoS参数

EPS通过控制承载的QoS参数来保证承载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水平,如速率、时延丢包率等。EPS承载的QoS参数主要包括QCI(QoS Class Identifier,QoS级别标识)、GBR(保证比特速率)、MBR(Maximum Bit Rate,最大比特速率)、AMBR(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聚合最大比特速率)以及APR(分配和保留优先级)。

QCI是一个数量等级,3GPP定义了9个标准QCI等级,每个等级定义了相应的资源类型、优先级、时延、错误丢失率,如表1所示:

表1 9个标准QCI等级

QCI

值 资源

类型 优先级 包时延预算/ms 错误丢失率/% 业务样例

1 GBR 2 100 1 语音通话

2 4 150 0.1 视频通话(在线流媒体)

3 3 50 实时游戏

4 5 300 0.000 1 非通话视频(缓存流媒体)

5 Non-

GBR 1 100 IMS信令

6 6 300 视频(缓存流媒体)、基于TCP的业务(如www、E-mail、chat、ftp、P2P文件共享等)

7 7 100 0.1 音频、视频(在线流媒体)、交互游戏

8 8 300 0.000 1 视频(缓存流媒体)、基于TCP的业务(如www、E-mail、chat、ftp、P2P文件共享等)共享、渐进式视频

9 9

其中,资源类型指定了是否使用专用的网络资源,有GBR和Non-GBR两种。包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dget)定义了UE与PCEF之间的包时延的最大上限,它用于支持时序和链接层功能。优先级用于标识同一个UE上不同业务流的优先处理次序,最高优先级是1,最低优先级是9。包错误丢失率(Packet Error Loss Rate)定义了IP包的最大错误丢失率。每个业务数据流只与一个QCI关联,具有相同QCI的业务数据流有相同的承载待遇。endprint

GBR和MBR指定了每个承载业务的比特速率,MBR定义了GBR承载在网络资源充足的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大速率,MBR的值大于或等于GBR的值。AMBR用来限制用户的总速率,它针对一组Non-GBR承载来定义。AMBR细分为UE-AMBR和APN-AMBR,UE-AMBR定义了每个签约用户的总速率上限,APN-AMBR定义了同一个APN中的所有承载的总速率上限。APR包含优先级、占先能力标志位和允许占先标志位。其中,优先级是指承载建立的优先级,主要用于资源受限情况下决定是否接受承载的建立或修改请求,确保优先建立拥有高优先级的承载。占先能力标志位表示该承载是否有能力占用APR优先级更低的承载资源。允许占先标志位表示该承载是否允许其它具有更高APR优先级的承载占用自己的已有资源。

3 LTE QoS控制架构

为了提高网络的智能管控水平,实现区分用户和业务的服务,3GPP引入了PCC架构(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策略与计费控制)。由于QoS规则内含在PCC规则当中,所以LTE的QoS控制功能主要通过PCC架构来承接。另外,因为用户数据成为QoS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在用户级别上进行QoS控制,PCC架构必须从业务支撑系统中实时获取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在业务支撑系统发生的任何变化,例如用户级别、用户状态、用户累积量状态(即配额状态)等发生变化,都必须及时传递给PCC相关网元,以便实时改变用户的QoS,从而实现实时的QoS控制。故此,PCC架构与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必须结合起来,形成从业务支撑系统与LTE网元端到端的QoS控制架构,如图2所示。

其中,LTE网络侧涉及的网元包括PCRF、PCEF、BBERF、AF、SPR等,PCEF(策略与计费控制功能)位于EPC的P-GW,负责执行QoS控制规则;PCRF(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负责提供QoS规则的定义和发布;SPR(用户属性存储)存储有与所有签约用户或签约相关的信息,包括签约用户允许的业务、每个允许业务的优先级、签约用户允许的QoS信息、签约用户的类型等;BBERF(承载绑定与事件报告功能)负责将QoS规则映射到非LTE网络中并执行;AF(Application Function)提供应用业务单元,可向PCRF提出QoS要求。业务支撑系统侧的系统包括CRM、OCS、OFCS等,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负责受理业务及管理客户和用户数据,并将用户数据实时同步给SPR;OCS(在线计费系统)负责预付费用户的实时信用控制,并作为统一接口点向PCRF提供所有用户(包括以预付费用户与后付费用户)的累积量状态(或称配额状态)信息,例如套餐中所包的流量配额已用完。OFCS(离线计费系统)负责后付费用户的计费处理,它向OCS提供后付费用户的累积量数据。

PCRF以业务支撑系统获得用户数据为依据,灵活生成QoS规则。QoS规则主要由业务标识、业务数据流过滤器、优先级、QoS参数等描述。业务标识是与业务数据流相关的业务或业务组件;业务数据流过滤器用于选择应用规则的流量,可使用通配符;优先级用于在不同QoS规则的业务数据流过滤器可能存在交集时决定哪个规则被执行。QoS参数包括服务质量级别标识QCI、ARP和授权的上行和下行比特率(如GBR、MBR)等。从QoS控制的角度看,PCEF为每个接收到的IP包选择一个QoS规则,按照QoS规则的优先级,将QoS规则中的业务数据流过滤器与IP包进行匹配,当IP包与一个业务数据流过滤器匹配时,该过滤器的QoS规则就会执行。

4 LTE QoS控制流程

在EPS中,一个IP-CAN会话中会涉及EPS承载的建立、修改和终止等,EPS承载建立的时候需要指定承载的QoS,而在业务需要的时候可以对承载原有的QoS进行修改,实现QoS的动态控制。用户数据动态变化是导致QoS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用户数据变化可能是用户签约数据发生变化,如用户由普通用户变化为金牌用户,这时根据运营商业务策略应该提高用户的QoS,或者是用户的消费限额已到达,如达到用户套餐中包含的流量,这时根据运营商业务策略应该降低用户的QoS,以免用户出现太多的超额流量。用户数据变化导致QoS变化的LTE QoS动态控制流程如图3所示。

图3描述了从业务受理或用户消费行为发生后到LTE网元落实QoS控制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CRM系统受理业务,比如用户新开、业务变更等,业务受理导致用户签约数据新增或发生变化,此时CRM向SPR同步最新的用户数据,由SPR再根据PCRF的要求向PCRF发送用户签约数据更新消息。

(2)或者,当用户使用了LTE业务后,如消费了流量,对于后付费用户,OFCS进行准实时计费和信用控制,并更新后付费用户的积累量。当用户的积累量状态发生特定变化时,如套餐中既有的流量用完时,OFCS通过OCS统一向PCRF通知用户配额状态已改变。对于预付费用户,OCS对用户进行实时信用控制,实时更新预付费用户的积累量,当用户的积累量状态发生特定变化时,OCS直接向PCRF通知用户配额状态已改变。

(3)PCRF接收到用户签约数据或用户积累量状态的新变化后,按照运营商的业务策略决定提高或降低用户的QoS,生成新的QoS规则。

(4)PCRF向P-GW发送IP-CAN会话修改消息,消息中下发新生成的QoS规则策略信息,P-GW向S-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S-GW向MME发送更新承载请求,请求消息中都携带更新的QoS信息。

(5)MME向eNodeB发送E-RAB(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更新的QoS信息,该请求也包含了修改EPS承载上下文请求的NAS消息。

(6)eNodeB将承载QoS匹配成无线承载QoS,然后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UE响应RRC连接重配置完成。endprint

(7)在无线资源和S1(eNodeB与S-GW之间)资源修改完成后,eNodeB向MME发送成功的E-RAB修改应答消息,UE向eNodeB发送修改EPS承载上下文接受消息,表示成功修改了承载。

(8)eNodeB向MME发送修改EPS承载上下文接受消息,MME向S-GW发送更新承载应答,S-GW向P-GW发送更新承载应答,P-GW向PCRF发送PCRFIP-CAN会话修改结束消息。

5 LTE QoS控制策略

运营商可以应用LTE的QoS机制灵活控制不同业务不同用户的QoS,针对不同业务场景情况,机动地提升或降低用户的QoS,实现管道智能化和服务差异化。应用LTE的QoS控制机制,能够实现多种QoS控制策略,下面探讨几种典型QoS控制策略的应用:基于业务的QoS控制、基于时间的QoS控制、基于用户级别的QoS控制、基于用户累计消费量的QoS控制。

基于业务的QoS控制策略是对不同业务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有利于保障重点业务的服务体验,限制非重点业务对正常业务的网络资源侵占。例如:对视频通话业务给予最高级的QoS待遇(如最大速率达到30Mb/s),对在线游戏业务给予中高级QoS待遇(如最大速率达到10Mb/s),对P2P业务给予最低级的QoS待遇(如最大速率达到1Mb/s),应用效果图4所示。

基于时间的QoS控制策略是在不同时段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有利于带动闲时时段的带宽收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8:00至23:00为忙时时段,忙时时段内限制用户的最高速率为2Mb/s,23:00至次日8:00为闲时时段,闲时时段内允许用户最高速率达30Mb/s。

基于用户级别的QoS控制策略是在网络资源受限时不同级别的用户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有利于保障高端用户的业务体验,实现服务的差异化。例如:在网络拥塞情况下,金牌用户可以仍保持原有的QoS,银牌用户的QoS自动下降1/2,而铜牌用户的QoS自动下降5/6,应用效果图5所示。

基于用户累计消费量的QoS控制策略是在用户累计消费流量达到限额前后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提高了用户的服务体验,避免用户因出现太多的超额流量而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支出。例如,用户订购的流量套餐包含有12G流量,当用户累计消费流量到达12G时,先将用户的QoS降下来,并通知用户将到达流量限额,还可以同时咨询用户是否需要增加流量包的订购。

除了上述策略外,运营商还可以推出基于位置、基于APN、基于终端类型的QoS控制策略,或者综合上述多种因素(如业务、用户等级、位置等)作QoS决策的条件,灵活制定出各种适应运营要求的QoS控制策略。

6 结束语

移动数据业务流量的爆炸性增长为网络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运营商希望提高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单位流量的收益。LTE端到端的QoS控制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技术难点之一。本文分析了LTE QoS控制对象和LTE QoS参数,然后提出了从业务支撑系统到LTE网络的端到端QoS控制架构以及系统控制流程,并探讨了LTE QoS控制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LTE网络的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一点参考。值得注意的是,LTE/LTE-A作为新型的移动宽带网络,其QoS控制技术仍在不断完善当中,同时运营商对QoS控制策略的应用还需在实际运营中进一步累积经验。

参考文献:

[1] 3GPP TS 23.203.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Release 12)[S]. 2013.

[2] 3GPP TR 21.905. Vocabulary for 3GPP Specifications

(Release 11)[S]. 2012.

[3] 3GPP TR 23.882.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Report on Technical Options and Conclusions(Release 8)[S]. 2008.

[4] 3GPP TS 29.212.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 Reference points(Release 12)[S]. 2013.

[5] 3GPP TR 29.219.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Spending Limit Reporting over Sy reference point(Release 11)[S]. 2013.

[6] 辛伟,杨红梅,许慕鸿,等. 演进分组系统(EPS)业务应用技术[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7] 庞韶敏. 3G UMTS与4G LTE核心网[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8] 曹敏,蒲翰,周峰,等. LTE业务发展现状及重点业务浅析[J]. 电信科学, 2013(2).

[9] 袁鹏辉,龙彪,陈洁. LTE网络引入PCC的业务保障策略分析[J]. 电信科学, 2012(11).

[10] GSA. Evolution to LTE Report[R]. 2013.endprint

(7)在无线资源和S1(eNodeB与S-GW之间)资源修改完成后,eNodeB向MME发送成功的E-RAB修改应答消息,UE向eNodeB发送修改EPS承载上下文接受消息,表示成功修改了承载。

(8)eNodeB向MME发送修改EPS承载上下文接受消息,MME向S-GW发送更新承载应答,S-GW向P-GW发送更新承载应答,P-GW向PCRF发送PCRFIP-CAN会话修改结束消息。

5 LTE QoS控制策略

运营商可以应用LTE的QoS机制灵活控制不同业务不同用户的QoS,针对不同业务场景情况,机动地提升或降低用户的QoS,实现管道智能化和服务差异化。应用LTE的QoS控制机制,能够实现多种QoS控制策略,下面探讨几种典型QoS控制策略的应用:基于业务的QoS控制、基于时间的QoS控制、基于用户级别的QoS控制、基于用户累计消费量的QoS控制。

基于业务的QoS控制策略是对不同业务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有利于保障重点业务的服务体验,限制非重点业务对正常业务的网络资源侵占。例如:对视频通话业务给予最高级的QoS待遇(如最大速率达到30Mb/s),对在线游戏业务给予中高级QoS待遇(如最大速率达到10Mb/s),对P2P业务给予最低级的QoS待遇(如最大速率达到1Mb/s),应用效果图4所示。

基于时间的QoS控制策略是在不同时段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有利于带动闲时时段的带宽收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8:00至23:00为忙时时段,忙时时段内限制用户的最高速率为2Mb/s,23:00至次日8:00为闲时时段,闲时时段内允许用户最高速率达30Mb/s。

基于用户级别的QoS控制策略是在网络资源受限时不同级别的用户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有利于保障高端用户的业务体验,实现服务的差异化。例如:在网络拥塞情况下,金牌用户可以仍保持原有的QoS,银牌用户的QoS自动下降1/2,而铜牌用户的QoS自动下降5/6,应用效果图5所示。

基于用户累计消费量的QoS控制策略是在用户累计消费流量达到限额前后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提高了用户的服务体验,避免用户因出现太多的超额流量而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支出。例如,用户订购的流量套餐包含有12G流量,当用户累计消费流量到达12G时,先将用户的QoS降下来,并通知用户将到达流量限额,还可以同时咨询用户是否需要增加流量包的订购。

除了上述策略外,运营商还可以推出基于位置、基于APN、基于终端类型的QoS控制策略,或者综合上述多种因素(如业务、用户等级、位置等)作QoS决策的条件,灵活制定出各种适应运营要求的QoS控制策略。

6 结束语

移动数据业务流量的爆炸性增长为网络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运营商希望提高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单位流量的收益。LTE端到端的QoS控制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技术难点之一。本文分析了LTE QoS控制对象和LTE QoS参数,然后提出了从业务支撑系统到LTE网络的端到端QoS控制架构以及系统控制流程,并探讨了LTE QoS控制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LTE网络的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一点参考。值得注意的是,LTE/LTE-A作为新型的移动宽带网络,其QoS控制技术仍在不断完善当中,同时运营商对QoS控制策略的应用还需在实际运营中进一步累积经验。

参考文献:

[1] 3GPP TS 23.203.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Release 12)[S]. 2013.

[2] 3GPP TR 21.905. Vocabulary for 3GPP Specifications

(Release 11)[S]. 2012.

[3] 3GPP TR 23.882.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Report on Technical Options and Conclusions(Release 8)[S]. 2008.

[4] 3GPP TS 29.212.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 Reference points(Release 12)[S]. 2013.

[5] 3GPP TR 29.219.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Spending Limit Reporting over Sy reference point(Release 11)[S]. 2013.

[6] 辛伟,杨红梅,许慕鸿,等. 演进分组系统(EPS)业务应用技术[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7] 庞韶敏. 3G UMTS与4G LTE核心网[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8] 曹敏,蒲翰,周峰,等. LTE业务发展现状及重点业务浅析[J]. 电信科学, 2013(2).

[9] 袁鹏辉,龙彪,陈洁. LTE网络引入PCC的业务保障策略分析[J]. 电信科学, 2012(11).

[10] GSA. Evolution to LTE Report[R]. 2013.endprint

(7)在无线资源和S1(eNodeB与S-GW之间)资源修改完成后,eNodeB向MME发送成功的E-RAB修改应答消息,UE向eNodeB发送修改EPS承载上下文接受消息,表示成功修改了承载。

(8)eNodeB向MME发送修改EPS承载上下文接受消息,MME向S-GW发送更新承载应答,S-GW向P-GW发送更新承载应答,P-GW向PCRF发送PCRFIP-CAN会话修改结束消息。

5 LTE QoS控制策略

运营商可以应用LTE的QoS机制灵活控制不同业务不同用户的QoS,针对不同业务场景情况,机动地提升或降低用户的QoS,实现管道智能化和服务差异化。应用LTE的QoS控制机制,能够实现多种QoS控制策略,下面探讨几种典型QoS控制策略的应用:基于业务的QoS控制、基于时间的QoS控制、基于用户级别的QoS控制、基于用户累计消费量的QoS控制。

基于业务的QoS控制策略是对不同业务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有利于保障重点业务的服务体验,限制非重点业务对正常业务的网络资源侵占。例如:对视频通话业务给予最高级的QoS待遇(如最大速率达到30Mb/s),对在线游戏业务给予中高级QoS待遇(如最大速率达到10Mb/s),对P2P业务给予最低级的QoS待遇(如最大速率达到1Mb/s),应用效果图4所示。

基于时间的QoS控制策略是在不同时段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有利于带动闲时时段的带宽收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8:00至23:00为忙时时段,忙时时段内限制用户的最高速率为2Mb/s,23:00至次日8:00为闲时时段,闲时时段内允许用户最高速率达30Mb/s。

基于用户级别的QoS控制策略是在网络资源受限时不同级别的用户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有利于保障高端用户的业务体验,实现服务的差异化。例如:在网络拥塞情况下,金牌用户可以仍保持原有的QoS,银牌用户的QoS自动下降1/2,而铜牌用户的QoS自动下降5/6,应用效果图5所示。

基于用户累计消费量的QoS控制策略是在用户累计消费流量达到限额前后给予不同QoS的策略,它提高了用户的服务体验,避免用户因出现太多的超额流量而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支出。例如,用户订购的流量套餐包含有12G流量,当用户累计消费流量到达12G时,先将用户的QoS降下来,并通知用户将到达流量限额,还可以同时咨询用户是否需要增加流量包的订购。

除了上述策略外,运营商还可以推出基于位置、基于APN、基于终端类型的QoS控制策略,或者综合上述多种因素(如业务、用户等级、位置等)作QoS决策的条件,灵活制定出各种适应运营要求的QoS控制策略。

6 结束语

移动数据业务流量的爆炸性增长为网络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运营商希望提高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单位流量的收益。LTE端到端的QoS控制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技术难点之一。本文分析了LTE QoS控制对象和LTE QoS参数,然后提出了从业务支撑系统到LTE网络的端到端QoS控制架构以及系统控制流程,并探讨了LTE QoS控制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LTE网络的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一点参考。值得注意的是,LTE/LTE-A作为新型的移动宽带网络,其QoS控制技术仍在不断完善当中,同时运营商对QoS控制策略的应用还需在实际运营中进一步累积经验。

参考文献:

[1] 3GPP TS 23.203.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Release 12)[S]. 2013.

[2] 3GPP TR 21.905. Vocabulary for 3GPP Specifications

(Release 11)[S]. 2012.

[3] 3GPP TR 23.882.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Report on Technical Options and Conclusions(Release 8)[S]. 2008.

[4] 3GPP TS 29.212.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 Reference points(Release 12)[S]. 2013.

[5] 3GPP TR 29.219.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Spending Limit Reporting over Sy reference point(Release 11)[S]. 2013.

[6] 辛伟,杨红梅,许慕鸿,等. 演进分组系统(EPS)业务应用技术[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7] 庞韶敏. 3G UMTS与4G LTE核心网[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8] 曹敏,蒲翰,周峰,等. LTE业务发展现状及重点业务浅析[J]. 电信科学, 2013(2).

[9] 袁鹏辉,龙彪,陈洁. LTE网络引入PCC的业务保障策略分析[J]. 电信科学, 2012(11).

[10] GSA. Evolution to LTE Report[R]. 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时段控制策略
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容错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基于Z源逆变器的STATCOM/BESS控制策略研究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傍晚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
分时段预约在PICC门诊维护中的应用与探讨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