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入深 效在课中
2014-06-28周金平
周金平
一、关于“前概念”的思考
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在课堂提问时,很多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人云亦云。教师一般也只会对几个固定学生进行提问,至于其他人对问题的想法与知识的掌握程度却不得而知,但学生的想法、知识掌握程度对教师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怎样的思考,会带着怎样的想法学习新知识,即形成的“前概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接受正规学科教育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已经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观念等个人化的概念认知,这些看法和观念被称为“前概念”。
1.一般课堂对学生“前概念”的处理
一般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师生对话,或教师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或通过课后练习及单元检测发现学生的“前概念”及其中的错误成分,滞后,费时,效果甚微。教师通常采用讲授的方法纠正错误的前概念,但很多学生难接受,仅仅关注自己可以理解的内容,很少会放弃原有概念,排斥、扭曲或者误解新概念,无法重新建构新知识。
2.未关注学生“前概念”带来的问题
“前概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变成教师每节课前了解、分析和寻找教学对策的重要内容,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1)重点、难点难突破
教师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要基于学生的原有心理结构对其进行干预与调整。教师在课前若不了解学生有怎样的心理,对哪些问题存在“前概念”,为什么存在,哪些内容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哪些内容对教学有益的话,在课堂上就会毫无针对性,无从谈起重难点、突破点,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就会难以实现,提高课堂实效也就变成一句空话,又怎能够通过教育影响改变学生的心理结构。
2)学生主体不突出
教师在没有了解学生原有“前概念”和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向学生灌输教材,忽略学生的个体特征,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的课”或“教材的课”,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
3)学习效果打折扣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很多教师所熟知的,该理论强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教学,“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教师假如完全按照教材所写或自己所想进行课堂教学,或者课堂内容太浅、无意义,或者授课内容太深,学生听不懂,抑或是轻描淡写地讲授重点内容,简略内容则浓墨重彩,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大打折扣。
4)转化方法没实效
“前概念”的转化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前概念”与教学情景相互作用、改造和重组原有认知结构和品德结构的一种心理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这一过程有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教师教学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许多教师常常运用灌输的方式,强行使学生理解新概念,结果是原有的错误前概念没有得到转化,新知识未能理解,进一步阻碍他们学习新知识。
二、运用“五步四段”模式关注学生的“前概念”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学习者存在合理的先人知识,这些先人知识和新的学习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学生先前的经验和原有的观念在他们接受新知识和构建新的思维体系时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由来已久,对知识掌握、观点接受、思想形成、态度转变和品德建构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前概念”,运用“五步四段”模式给予解决。
1.引发已有的“前概念”——预习问题,先学先引
这是第一段的内容,也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基于学生很少会在课下时间自主预习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利用每节课下课前的3分钟,布置下节课的预习题,让学生有目的性地预习,进而引发“前概念”。这一环节的题量要少且简,3、4道为宜,要具体思考题目类型,尤其是要对学生回答进行归类分析与再设计,主要是让教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是真预习还是假预习?
1)利用纸质稿件引发“前概念”
教师在课前根据教材内容预设几个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回答,写在纸上,统一上交。教师对这些问题的准确率进行分析,同时思考学生答错的可能原因,根据学生回答对前期备课进行调整修改,重新确定上课的重难点,针对性地回答同学们的疑问,设计更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进一步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针对八(下)“财产属于谁”,教师可以布置如下的预习问题:(1)什么叫做合法财产?(2)财产所有权包含哪些具体权利?(3)你知道有哪些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所有权吗?至少写出两个。(4)根据案例,提出一个与案例有关的问题,并做出问题的答案。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在课上及时给予引导。假如教师在课前没有了解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只是依教材而讲,就无法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借助网络载体引发“前概念”
借助网络载体引发“前概念”比较方便。教师可以利用微博等明确给出预习问题,及时了解所有学生的“前概念”、正确与错误的比例以及学生存在哪些错误的“前概念”。这比纸质方式要省事,不足之处是学生还未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已看到其他同学的观点,会对他们形成自己的想法有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网络平台,如“赢在每一天”,其中包含“讨论题”、“学业检测”、“同步练习”、“错题本”等板块,针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前概念”给出预习题,提前布置。由于学生只能看到教师给出的预习题,在提交答案之后才会看到他人的答案,形成认知冲突。例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的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删减,但实际生活或课后练习中还会出现这些问题,教师在研读教材之后,结合以往的学生情况做出判断,或许学生还会对混合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等有困惑,为此,教师针对这一节课可以布置以下预习任务,即(1)什么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2)国有经济的作用与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地位?(3)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包括哪些成分?(4)你认为困惑的问题有哪些?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就可以做到在课前充分把握,课上有的放矢,这比单纯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教学设计要有实效。此外,学生可以知道自身知识的薄弱点,提高对某些知识的关注度。endprint
2.暴露错误的“前概念”——预习检测,落实基础
这是第二段的内容,也是第二步要做的事,指的是教师利用课堂开始后的前5分钟,让学生完成预习检测题,通常要根据本节课的预习内容出题,5道左右,为基础题,采用小组批改、教师呈现结果、组内交流的方式,暴露错误的“前概念”。这不但会让学生在实际中暴露“‘我对哪些知识有错误的‘前概念”,而且会让师生共同思考“这对解决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该在哪些问题上给予重点了解,哪些问题需要交流”。
3.形成正确的新概念——自主学习,点拨提高
这是第三段的内容。教师利用30分钟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学习,产生合力,转化“前概念”,形成新概念。
1)新旧概念起冲突——发现问题,信息反馈
这是第三步要做的事情,指的是教师以“己”之力,找米下炊,通过学生的力量引发新旧概念之间的冲突,尝试解决错误的“前概念”。教师要先投影出示本课的学习问题,根据问题进行学习,“前概念”与新知识就会不断产生碰撞,引发思考,又会在自学与合作中解决。学生还可把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或自己出题,或师生共同探讨,认识错误的“前概念”,同化顺应产生新概念。例如,教师在讲授“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一课时,会给出这样的一些问题,如分配制度是什么?分配原则是什么?共同富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理解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同步、同时或同等富裕吗?学生可能会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同时富裕,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避免错误“前概念”的发生,有利于新概念的掌握。学生一旦发现书本内容和头脑知识产生冲突时,就会学会自行解决。
2)转化错误的“前概念”——巡视导学,培优扶差
这是第四步要做的事情,指在自主或小组学习阶段,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过程,时刻关注是否有学生需要帮助,倾听学生的想法,先行转化困难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将课堂变成学生学习问题探讨的平台。由于基础问题在前期已经解决,这为突破重难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讲授“财产属于谁”时,要将学生不正确的“前概念”用投影的方式呈现,引起学生的重视。有同学将“合法”写成“和法”,教师要有意保留这一错误答案“和法”,将其呈现在投影上,通过阅读教材内容与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是“合法”而非“和法”,指的是合法财产获得的“方式合法”与“内容合法”。
4.加深理解新概念——达标检测,实战巩固
这是第四段的内容,也是第五步要做的事情,是指学生利用5分钟巩固本堂课已掌握的知识,加深理解,通常会以课后作业为当堂检测题。此外,教师要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出题并组织答案。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容易进行概念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这本身就是学习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存在的错误知识进行归类,寻找相关性,强化学生的概念学习。
上述内容即思想品德课堂运用的“五步四段”模式。它很好地解决了如何发现与转化学生的“前概念”,其中课前预习是关键,不再仅仅是形式,要有具体内容;预习检测是基础,没有检测,无法得知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自主学习是核心,通过一定方法转化错误的“前概念”,形成正确的“前概念”;达标检测是保障,学生能自主运用知识,检测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程度,加深对新概念、新知识的理解。
三、转化“前概念”,形成新概念
借助“五步四段”模式,教师可以转化学生的“前概念”,形成正确的新概念,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结构、课程内容安排,尊重学生和教学规律。
1.利用各种资源,转化错误的“前概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环境氛围,如诚信、道德、遵守规则等,充分发挥家庭资源的重要作用。此外,网络资源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养成他们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同伴资源给出的正确知识会推动其他同学的进步,尽量规避错误同伴信息;社会资源,如图书馆、社会实践、媒体等健康的宣传内容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社会的知识储备。
2.利用概念转变模式,重新建构新理解
约瑟夫萨·S.克拉伊契克分析过不同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指出这些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将个人知识和学科知识合二为一、相互整合。概念转变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即学生描述前概念、学生阐明前概念、重新建构新概念及在不同概念间建构新理解。
3.利用直观形象方式,加深理解各概念
中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利用现有认知和知识水平对有些概念难以理解,易混淆,这需要教师将难理解的概念通过一定方式变成易理解的概念,同化顺应成新知识。思想品德课有关概念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空洞晦涩,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补充一定的内容,通过丰富的表格对比,运用图片、录像、漫画、思维导图等直观方式表现出来,把抽象难懂的内容转化成直观易理解的内容,使得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新概念及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
4.精选材料设计问题,区分易混淆概念
教师运用教学材料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材料选择比较关键,但针对材料问题的设计就会更加重要。只有问题设计难易得当,才能激发学生思考,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解疑答惑。
5.建立知识网络体系,理顺概念关系链
学会归纳整理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特别是初三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知识概念融会贯通,将所学新概念与已有正确“前概念”相结合,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图,理顺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链,深刻地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在不断的学习中补充与完善这一概念网络。
优质课堂应是学生怎样“学好”的课堂,并非凸显教师如何“教好”的课堂,因此,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要多说多练,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此外,由于这一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某些知识的“前概念”,这对教师业务水平构成较大的挑战,促进教师通过提升教学能力,从而改变教育关键,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
学生是灵动的,课堂是变化的。教师要在无形中发现有形,必须关注学生的“前概念”,预习引出、课前暴露、课上转化及当堂巩固来转化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形成正确的新概念,运筹帷幄,教学才会真正地实现由“前”入深、效在课中。
参考文献:
[1]陈晔红.前概念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D].苏州大学,2008.
[2]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宗飞.前概念与思想政治课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5(5).
[4]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成校)
(责任编辑:孙建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