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挑战及机遇
2014-06-28王妍
[摘 要] 民族高校的现当代文学课程除了面临课时骤减、文化体制改革、物质大潮的冲击、学生积极性不高等诸多挑战外,由于文化背景、民族认同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具体、可行的改革方案,以期适应并提高民族高校的课程教育水平,发挥文学的精神指引作用。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教学;挑战;改革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历史悠久,一直是各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而课程设置基本都是采用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课程分设的教学范式。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课时量的骤减。课时量由起初两年共216学时,到现在一年,现代文学课程和当代文学课程各一学期,每学期64学时。面对此种情况,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变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讲述,课程主要偏重于对更具有深邃内涵和知识含量的“史”的讲解:诸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本质与规律的揭示;每个阶段的文艺思潮与论争等,而与之相应的,一个个支撑起文学史的鲜活作家个体、作品却因为知识点的分散、理论含量低,而备受忽视。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一段时间的讲授之后,学生因缺乏具体的知识支撑对“科学”、“抽象”的“史”很难形成宏观的掌控印象,而对个体的作家、作品也没有具体而深入的掌握,累计起来的只是知识的“泡沫”。
对于民族高校而言这种问题则更为突出。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每年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汉授)、新闻系(汉授)、蒙古学院(汉授、蒙授)开辟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生人数总计280-350人。其中文学院从预科班(主要由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俄罗斯四个少数民族组成)升入本科教学的大概占百分之二十,加上正常考入大学蒙古族的学生,文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大概能占到百分之四十左右。调查中发现,由预科班升入普通班及一直生活在少数民族聚齐区(或以少数语言为母语)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他们往往只会对曾经在初高中课本中出现过的现当代作家及经典篇目产生印象和共鸣,诸如鲁迅、沈从文、朱自清等学生相对印象较深。但由于不同的文化、民族心理,和特定的民族身份生发出独特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少数民族学生对这些作家作品也缺乏深入的理解、甚至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少数民族文学所占的比例很小。虽然有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学史(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建设起步很早可以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今已六十年时间),但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史存在明显的“政治性”倾向,例如20世纪90年代前后由吴重阳编著《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和《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两书,在组织架构和文字表述方面都有着比较浓郁的意识形态的色彩。例如《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论》的目录,分为:民族地区的独特生活和人物命运的写照、农民的苦难与反抗、反帝抗日的先声呐喊、人民革命斗争的艺术再现、人民革命斗争的忠实记录等,我们不难发现其内容多半选取的是少数民族在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斗争及民族间的友爱团结的内容。而近几年也出版一些民族文学方面的文学史,也都存在种种问题,多半是民族文学史与现当代文学史没能形成良好的文本互涉,离中国乃至全球的视角来书写的多元共生的期待还相去甚远。
而“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挑战还来自于现如今文化体制改革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逐步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而有着密切的关系的部分。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改革后的文化产业确实收获了良好的经济回报,但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很多企业为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放弃文化产品应坚持的底线。很多纯文学、高水准的作品却因为受众面窄、经济回报率低等原因而无法发行,即使出版也是发行数量几千甚至一千册,只能在小圈子里孤芳自赏。而学生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作品往往是这些良莠不齐、娱乐大众的文化产业产品,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乃至腐蚀学生的文学“味蕾”及审美品味。在课堂教学之中,在提起“小时代”、“甄嬛”、穿越等时下流行作品时,学生附和之声尤为真诚和卖力,而提到文学史上的大家、巨著时往往一脸懵懂,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甚至认为这些作家作品都已经过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懒于去阅读分析,这就给“现当代文学”教学造成接受、理解障碍。
毋庸置疑的是,上述的种种问题为“现当代文学”课程设置了重重阻碍,另一方面,在物质大潮冲击和拍打之下,精神家园无处遁形,在校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之中所出现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越发凸显。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并不意味着认同现当代教学内容的压缩及教育质量的下降,这就要求着从事文学教育的教师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的持续改进和实践。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最为贴近乃至于反映当下社会的文学样态,更是要自觉的担负起培养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对抗绝望、虚无、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与终极目标。
在我看来,现当代文学课程无论如何讲述,都要围绕、贴近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之所以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是因其抒发地是独特的生命体验,反映出人性中那些细致、幽微的角落,而不同的读者却能从这些真切的“独特”中升发出共同的生命体验,并能指引人走出痛苦和迷茫的沼泽,得到灵魂的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很大程度上经历了是中国社会巨大动荡和变革,在这个意义上讲,现当代文学不仅承载着文学的使命,也深含着历史及民族的烙印。在并不漫长的一个世纪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政治体制、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诸如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诚然,也许学生们没有经历过、甚至很难勾勒出诸如鲁迅的《祝福》等作品中所反应中国旧式妇女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但时隔近一个世纪,那个被平淡口吻叙述的祥林嫂还是深深的扎根在我们的脑海,她的苦难恰恰是那个特定历史阶段广大妇女苦难的缩影,而她的悲剧是具有广阔的历史和社会学的价值。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中,虽然我们不能理解“冥婚”的荒诞,但一个母亲对已逝女儿的深深地爱,我们却不会陌生。而《狂人日记》、《孔乙己》、《骆驼祥子》、《围城》等作品更是跨越了历史的鸿沟,揭示出普遍的真理和深刻的人性。这更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提升教师个体素质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组成以文学史为经络,以文学作品为主干,以文学实践为血肉,以导师制文学辅导的教学结构,加大实践教学和辅修课的力度,确保现当代教学乃至整个文学教育的质量。
(一)开设相关的辅修课程,定期邀请领域专家举办中国现当代文学科研讲座。现当代文学课程课时量的骤减并不能等同于教学质量的下降,针对现当代文学课程课时量有限的特点,在主修课程之外开设《中国现代文艺思潮》、《中国当代文艺思潮》、《鲁迅研究》等辅修课程,加强课堂知识教学的内涵与深度、广度。课程上,我们在突出经典作家、作品、重大思潮地讲解,具体围绕作家的写作发生、文本的主题、人物及写作技巧进行深入的发掘,并结合作品的经典段落对代表作家的写作风格进行阐释。在加深学生对作品印象和理解的同时,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有所悟,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悟性。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而言,现当代的很多作家,由于其生活及文化背景与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着较大的区别,很多作家描绘的内陆生活及家族传统,很多少数学生内心并不理解,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文本细节抓住相关问题,并在教学中不断加以深化。如对叶圣陶名篇《一生》地讲述中,就要对中国旧式妇女的牛马不如的地位,及宗法、父权对社会的控制进行背景性的讲述,并要随着课程的深入不断的强化学生头脑中的这种意识,并结合后来中国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先锋小说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世事如烟》、苏童《河岸》解读父权在现今社会的坍塌。并针对具体学生的兴趣和问题进行深入发掘、培养。而学术科研讲座则是以各位专家学术研究做支撑,积极将学界成熟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拓展学生思维和眼界。
(二)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建构民族意识。内蒙古民族大学地处蒙古东部区,而科尔沁文化也在蒙古族的历史乃至满清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求学生利用地域优势对科尔沁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了解历史上政治的风云变幻,并在领略草原美景的同时,结合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讲述其对文学叙事的影响,并结合现代著名作家端木蕻良创作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等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加深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特定文化身份的认同,并由此建构起国家、民族的自豪感。事实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一直处于西方话语、汉族话语、精英话语三重重压之下,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无法也不能阻碍文化全球化的步伐。故而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加强自身的辨别思考能力,坚定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念及批判承袭意识的同时,也要了解立足于中国、乃至于世界文学的立场之下恢复民族文学历史原貌,倡导多元共生。
(三)组织学生课外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并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经典戏剧。在一个图像信息日趋主流的社会,组织学生观看由文学经典改编而成影视片无疑是迅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观赏过程中,老师结合具体情节与作品中经典段落进行分析、比对,引导学生在光影的世界中体味文学书写的无限广阔性与音像叙事的限定性的特点,在体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各自独有的魅力的同时,扩宽学习的视域,增强其文学的感悟力与表现力。另外,在观摩、借鉴相关成熟影视作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编自演经典戏剧。学生在业余分析、排练剧本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熟悉、感悟文本的过程,这种活泼、自然的方式即为学生打开一个无限广阔的学习空间,也提升学生的自学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深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是内蒙古民族大学借鉴西方大学和国内部分兄弟院校经验,探索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出具有潜质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主张“双向互选,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学习、思想、能力等诸方面的引导。例如,我所指导的学生中有从日语系新转入中文系的学生,她的日语很突出,但文学素养相对较差,我就指导她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日本译介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起初我并不会设定具体的作品或作家作为方向,而是让学生自己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行发掘,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相关的知识、明确学习和培养计划。最终,该生选取了鲁迅在日本的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在充分发挥了自身特长和优势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另外,给学生指定经典阅读书目,定期举办读书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在讲台上表达自己思想和学识的机会,并当时对其问题和优点进行反馈,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布置书写读书笔记作为任务检查。
总之,我们既要正视民族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结构,使得现当代文学课程不再是一种形式和符号,不仅能指导学生走出精神迷茫的误区,而是能积极地发挥文学的应有的锋芒和张力,达到适应人类精神整体共谋发展需要的终极目标。
基金项目: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编号:BS317。
作者简介:王妍(1981—),女,博士,山东枣庄,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