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增长非对称性发展的分析

2014-06-27苏建军张甜甜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4年1期

苏建军 张甜甜

【摘要】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在山西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山西省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收入及景区级别分类数据,采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对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旅游资源并不是制约旅游收入的惟一条件。旅游发展还受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区位及对外开放度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济增长;非对称性

一、问题提出

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是持续高速增长的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过去60年中世界旅游业持续发展,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2011年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类别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每年贡献率将达到4.2%,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

在我国,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显著,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知,2001~2011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与GDP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山西省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年山西省旅游业呈现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94亿人次,同比增长29.28%,国内旅游收入1766.28亿元,同比增长35.33%;接待海外游客189.18万人次,同比增长21.8%,创汇7.2亿美元,同比增长26.98%,实现了“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良好开局。尽管山西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有了巨大的增长,但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绩仍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强大的资源优势没有全部转化为经济优势。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影响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关于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Priski(2001)指出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依赖型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1];Zhang & Jensen(2007)认为自然资源禀赋是促进国际旅游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2];梁修存(2004)等从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产业发展规划视角,分析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3];晋迪(2013)等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测算山西省城市外向辐射能力和综合能力,并建构了山西省“一核心,三主轴,四片区”的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体系[4];王秀兰(2011)根据山西省旅游资源特征和区位条件,将旅游资源分为20个组合,并对这20个组合综合价值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旅游线路等开发建议[5];任凤慧,孙虹(2011)认为旅游资源禀赋对以规模体现的经济绩效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6];崔嫱,冯文勇(2012)运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从地理位置、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7];苏建军(2012)研究表明资源优度与旅游经济增长呈正相关性[8]。纵观上述文献发现,既有文献都在总体上肯定了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那么,在省级区域内部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增长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关系?还是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本文将重点从不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多寡及其差异比较层面,展开深入探讨。

二、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类型结构与比较

(一)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结构比较

旅游资源的类型反应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组合效果,体现出旅游资源的多重吸引效能;旅游资源的等级特征以强度效应来体现,一般以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区等作为评价的依据。根据山西省的旅游资源特点及资源类型与强度的结合,可将山西旅游资源划分为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保护区等六大类型,见表1。

表1表明在众多旅游资源中,文物保护单位类资源所占比重较多,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开发相对比较薄弱,而世界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则尤其缺乏。从各地市看,大同、晋中、忻州、运城的旅游资源开发比较全面,所占比例较多,资源优势明显;但从资源结构整体看,四市中运城市缺乏世界遗产这一世界级别的资源类型,大同缺乏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类型,晋中缺乏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而忻州在这六大基本资源类型当中开发的比较全面。太原作为山西省会,高级别资源开发相对薄弱,比如世界遗产、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开发相对较少,潜力亟待发掘。长治、晋城、吕梁、临汾等四个市区在全省旅游资源开发中属于中等水平,资源匮乏,重点集中在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中文物保护单位相对较多,世界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类型在四个市区中几乎没有。阳泉和朔州两个市的资源开发比较落后,重点资源类型集中于文物保护单位,但占比相对较少,而其他五大资源类型更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及其结构比较

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高品质的旅游景区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最重要载体之一。旅游景区品质的高低依据不同的方法划分而有所差异,本文仅采用了国家旅游景区质量5A级划分标准进行分析,旅游景区质量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五级(5A、4A、3A、2A、1A)。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更能反映出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普遍心理需求,突出以旅客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山西省各地市拥有的高等级旅游景区,见表2。

从表2得知,在山西省141处A级景区中,5A级景区比较少,仅有3处,在国内缺乏整体的竞争力,4A级景区相对较多,3A、2A、1A级旅游景区分布不均匀。从各地市看,大同、晋城、忻州各有一处5A景区,表明这三个市开发的质量较好,层次较高。其次1A-4A级景区在全省中也属于中上水平,表现出很强的资源优势。长治、晋中两个市的1A-4A级景区资源相对较多,占全省的比例也最多,但缺少5A级景区,景区类型比较单一,长治的景区中绝大部分均属于红色旅游景区。吕梁、临汾、运城等市区的景区等级分布集中在4A级景区,其余的等级开发相对比较薄弱,在全省中处于中下水平,尤其是运城,不仅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且地理交通位置优越,位于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处,却未能积极、良好的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打造高质量的景区。阳泉和朔州的景区开发相对比较落后,不仅景区等级较低,且数量也较少,在全省中所占比例极小,资源相对匮乏。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品质度量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其吸引力也是旅游开发和规划的基本前提,而旅游资源的自身质量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因以及产生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内在动力,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否发达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资源丰富程度和开发价值、开发潜力的大小。通过如下评价标准为旅游资源赋值[9]: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0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分)、国家自然保护区(3分)、国家森林公园(2分)、其它(1分),得到山西省各地市旅游资源品质分值,详见表1。

表1表明,晋中的分值远高于其他地市,但是国家重点风景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资源类型极其缺乏,资源单一且倾向性明显,不利于晋中市整体旅游目标飞速发展、旅游市场扩大化;运城占据第二名,除缺乏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这一世界级的资源类型外,其余五项资源类型的开发比较全面,但主要分值被其他类占据,分值较高的资源类型所占份额很少;大同、晋城、忻州所占分值在40-50的区域之间,且相互之间的分值变化不大,大同和晋城有明显的共同特点,重点得分集中于其他类,分值较高的资源类型所占比例甚微。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忻州排名属于中等水平,但其开发的资源类型最全面,是十一个地市当中仅有的唯一开发全面的地市;长治、吕梁、临汾的得分在30-40区域之间,其中,长治的得分最高,但其高分值的资源类型仅有一项,资源开发层次不高,三个地市当中,吕梁的资源类型开发相对较好,其次是临汾;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但得分处于中下水平,整体资源结构开发不是良好,资源类型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国家重点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两项资源急需挖掘和开发以弥补不足;阳泉、朔州两个地市的资源严重缺乏,总分集中于其他类,所占分值在5分以下,资源开发存在严重不足。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入境旅游增长的关系

以旅游资源品质和入境旅游收入为变量做双轴散点图,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景区开发质量较高的大同、晋城、忻州在入境旅游创收上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三个地市的入境旅游收入均低于景区质量一般的太原,且晋城和忻州的景区质量与旅游收入对比显著,缺乏5A景区而4A景区较多的晋中,在全省入境旅游人次和收入当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分别为15.99%和12.94%,贡献度明显。此外,景区质量开发良好的运城在入境旅游人次和创收上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没有体现出资源优势的特征。图1还可以看出,晋中的资源开发品质最好,分值远高于太原,但其入境旅游收入却远低于太原的,大同和忻州也是如此,出现明显的非对称性;运城的资源开发与旅游收入的非对称性最为明显,在资源品质的得分中,运城排在第二位,但在入境旅游收入仅仅排在第十位。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国内旅游增长关系的分析

以旅游资源品质和国内旅游收入为变量做双轴散点图,如图2。从图2看出,旅游资源品质一般的太原国内旅游创收的能力很强,占全省比例的20.84%,稳坐创收第一的宝座,资源开发与国内旅游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而大同、晋城、忻州等旅游资源品质较高的地市,国内旅游收入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晋城的国内旅游收入低于长治,忻州的国内旅游收入低于晋中;吕梁、临汾两个地市的景区质量开发在全省中处于末位,但其国内旅游收入却明显在中上等水平,体现出极强的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现象。从图2还可以看出,晋中的资源品质开发最好,得分数值远高于太原,但其国内旅游收入却出现远低于太原的现象,大同和忻州也是如此,出现明显的非对称性;晋城的资源品质得分高于长治,但在吸引国内旅游人次和创收上却不如长治市;吕梁的资源品质得分排在全省中下等水平,而其国内旅游收入排名却处于中上等水平,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增长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运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国内旅游收入的非对称性最为明显,在旅游资源品质衡量的得分中,运城排在第二位,但在国内旅游收入排名中位于倒数第二位,落差较大。

四、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增长非对称性成因分析

人们普遍认为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条件就肯定可以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旅游经济增长除了依托于良好的资源条件外,同时也受到旅游交通、旅游政策、景区经营管理及游客满意度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先天的优势或不足并不是决定旅游发展水平的惟一因素。本文认为造成山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增长呈现出非对称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大都处于经济发达地市。目前山西省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同、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经济发达地市。从格局上看,呈南北向分布,基本上位于山西省主要旅游区范围内,即以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和五台山等为主的晋北佛教文化区、以平遥古城和晋中大院等为主的晋中晋商民俗文化区和以黄河壶口瀑布、运城关帝庙等为主的晋南黄河根祖文化区内。大同、晋中、忻州等旅游占有率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着知名度高的著名旅游景点。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使其在省内竞争中处于优势,旅游经济增长较快,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较为协调。而吕梁、阳泉、朔州等市,不仅旅游资源匮乏,更无著名景点,且国民经济发生水平也低于其它地市,从而使它们在旅游业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

2. 区位是影响旅游经济发展非对称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太原旅游资源并不是最丰富的,但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其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联系密切、开放度高。这些因素决定了太原的旅游业的发展在山西处于领先位置。大同、忻州、晋中和运城等市分布在山西的中部,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交通条件较好,景点可进入性高。而阳泉、吕梁、朔州和晋城等市,偏离南北交通干线,严重制约着其旅游业的发展。

3. 旅游业发展中的“资源诅咒”现象,在部分地市中依然存在。所谓的“资源诅咒”是指那些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因受经济落后、区位闭塞和旅游投资不足影响,而导致旅游收入较低,旅游资源似乎成为旅游业发展“诅咒”的现象。从上文分析看出,运城、忻州和晋城都坐拥高质量的旅游景区,但仍未能改变旅游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尽管运城交通便利,但其旅游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不高,因而旅游投资明显不足。忻州和晋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且地处山区,远离交通主干线,旅游景区开发与可进入性较差,从而导致上述地市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不协调。

4. 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快慢。开发旅游资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度大的地市,投入巨额资金往往可以“变无为有”,通过创意开发出“人工景点”和游乐项目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旅游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如太原。大同和晋中等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距离太原也较近,在“家门口”的旅游活动既方便也省钱,因而平均购买力和出游率高于其它地市。而吕梁、忻州、阳泉和朔州等地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是掉入“资源诅咒”陷进,就是出游率很低,旅游业发展缓慢。因此,经济发达与否已成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

五、结论

山西省的旅游资源丰富而悠久,作为旅游资源大省,与其他省份相比较,其旅游收入占全国比重略低,还不能被称为旅游发展大省,本文对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增长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解释了其非对称性发展的成因,得出了如下结论。

太原和大同是山西省旅游市场的传统两强。两市一直是山西省游客的主要目的地,资源份额和旅游收入所占比例大,这两个市场基本上达到成熟态势。应该注意创新,开发新的、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避免市场衰退;晋中和忻州也是山西省旅游的两个重要市场,是除太原和大同外,在资源分值中占有份额相对较多的地市,资源品质开发较好,旅游收入也比较乐观,应该重点提高当地的旅游服务质量、卫生状况、环境质量等,并开发围绕太原的精品路线,带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运城、临汾和长治的旅游资源排名和旅游收入处于中游水平,旅游发展潜力较大,政府应给予支持着重开发和改善基础设施、旅游交通等条件,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吕梁、朔州、晋城和阳泉,资源品质分值和旅游收入都处于较低水平,旅游业发展缓慢,尤其是阳泉,因高知名度旅游产品匮乏、区位条件较差和经济落后致使旅游业发展较慢,朔州也因处于大同和忻州两大旅游热点地区之间而常被很多游客忽略,旅游业发展形势不佳,亟待突破。

参考文献

[1] Priskin J. Assess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for nature-based tourism: the case of the Central Coast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 [J].Tourism Management, 2001 (22):637-648.

[2] Zhang J, Jensen C. Explaining tourism flow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7, 34(1):223-243.

[3] 梁修存,安虎森,郑柄熊,李圣哲.山西省旅游开发模式的反思—山西省旅游经济问题研究之一[J].生产力研究,2004(09):77-83.

[4] 晋迪,宋保平,高楠.基于“点-轴”理论的山西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05):196-201.

[5] 王秀兰.山西省旅游资源组合价值分析及开发对策[J].城市旅游规划,2011(12):14-16.

[6] 任凤慧,孙虹.资源禀赋与我国旅游业经济绩效影响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63-69.

[7] 崔嫱,冯文勇.山西省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分析[N].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8):50-53.

[8] 苏建军.山西省旅游绩效与资源优度和区位可达性的关系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5):44-48.

[9] 刘振礼,王兵.新编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