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物理复习的有效性探究

2014-06-27

物理通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示范课动能定理小球

梁 勇

(仁寿县第一中学 四川 眉山 620500)

如何提高高三物理复习的有效性是摆在每一位高三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笔者不久前参加了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由成都石室中学的一名优秀教师(以下称示范课教师)为大家展示的一堂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三物理教学示范课给参会者很大的启示.

1 对物理示范课的回顾

示范课教师所授课程的名称是“动能定理及应用”.本堂课大致分为4个环节进行.

环节1:动能定理的内容及理解

此环节中,示范课教师起的作用就是一个组织者的作用.他首先让学生自主回答动能定理的内容、表达式以及对动能定理的理解等,接着用PPT展示应用动能定理的基本步骤.他不断地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和归纳,对学生的正确回答加上“非常好”、“你真的很优秀”等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暂时困难说“不要紧,下次你一定可以的”、“没关系,继续努力”等抚慰性的语言.这样一来,让借班上课的他很快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环节2:热身训练

此环节中,示范课教师选择了以下两道题目让学生进行热身训练.

【热身训练1】如图1所示,A,B,C3个小球处于同一高度h处.A小球由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B小球沿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释放,C小球沿光滑曲面由静止开始释放.分别求出3个小球运动至地面时的速率.

图1

【热身训练2】如图2所示,将一块质量m=2 kg的石头从离地面H=2 m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泥潭并陷入泥中h=5 cm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g取10 m/s2)

图2

点评:选择这两道试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处理物理问题可以从力和能量两个角度进行.通过与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相比较,让学生体会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所在.

环节3:典例分析

此环节中,示范课教师选择了3道典型例题,让学生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1】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3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A.mglcosθB.Flsinθ

C.mgl(1-cosθ) D.Fl(1-cosθ)

【变式训练1】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恒力F作用下从P点移动到Q点,如图3所示.

图3

则力F所做的功为

A.mglcosθB.Flsinθ

C.mgl(1-cosθ) D.Fl(1-cosθ)

【变式训练2】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恒力F作用下从P点移动到Q点,且小球运动至Q点的速度为零,如图3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A.mglcosθB.Flsinθ

C.mgl(1-cosθ) D.Fl(1-cosθ)

点评:例1及两道变式训练题均要求力F所做的功,且都采用了同一幅图像,但所涉及的物理情景不同.分析可知,例1中的力F为一变力,求它的功只能用动能定理;变式1中的力F为一恒力,因不知道小球在Q点的速度,只能用功的定义式计算力F的功;变式2中的力F为恒力,且小球运动至Q点的速度为零,因此既可以用功的定义式计算力F的功,又可以用动能定理计算力F的功.选择这道例题及变式题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高考题也有许多似曾相识的物理情景,如果不认真审题就会陷入命题者所设置的圈套之中.

【例2】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释放,物体沿斜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如图4所示.测得物体停止处与开始释放处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的碰撞作用,并设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

点评:选择这道例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应用全程观点解决物理问题可以只看物体的初末状态而不考虑中间过程,从而使解决问题更快捷.示范课教师不忘提醒学生,此题给出又一种测定动摩擦因数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可行,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诸如测量误差大等问题.

【例3】如图5所示,AB是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应满足什么条件?

图5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力和运动关系、功能关系的中档次好题,综合考查了应用动能定理求摩擦力做的功、圆周运动及圆周运动中能过最高点的条件等.通过受力分析明确物体的运动规律是本题的关键,即知道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零.选择这道例题的目的是在于教会学生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环节4:出题训练

此环节中,示范课教师让学生利用例2和例3的两幅图进行适当的改编,自己编写一道更为复杂的高考压轴题.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得非常热闹.这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克服高考压轴题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明确任何一道高考压轴题都是由若干基本模型组合而成.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有这样的意识,那么学生长期通过这样的训练势必能增强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 由物理示范课得到的几点启发

在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教师不相信学生,讲课时面面倶到;二是教师认为自己的水平高,每节课滔滔不绝,常常是教师觉得津津有味,学生则是昏昏欲睡.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同样的结果:基础差的学生会感到物理知识高深莫测,分不清主次,而被动地被教师牵着走,久而久之便逐渐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基础好的学生则由于失去了主动开动思维、进行自我开拓的锻炼,独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从这一节示范课笔者得到了以下几点启发.

2.1 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

示范课教师的这节示范课相当成功,下课的时候很多同学久久不愿离去.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在整个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并不时鼓励学生.教师面带微笑出现在课堂上,会给课堂带来生机,增添活跃的气氛,师生之间会消除心理疑虑,有种亲热、容易贴近之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正确地回答问题,哪怕是一星点闪光之处,也要及时捕捉,加以表扬、鼓励,多用“好”、“很好”、“非常好”、“谢谢”等词汇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看到学习的前景,感到有奔头,树立信心.对于学习较差的和学习上出现错误的学生,课堂上也不要随便批评,说些“再试一试”、“别害怕”等勉励的词,这样才不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2.2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取决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以及他们积极思维的程度.示范课教师的这堂课真正体现了“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害怕给学生讲不细、讲不清楚、讲不深刻,害怕自己准备的内容讲不完,于是滔滔不绝一讲到底,不给学生一丁点儿的思考余地,更谈不上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只有从上课紧张到下课,毫无收获.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更多的走下讲台,把更多的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学习.这样,既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又能让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 精心策划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

组织和策划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结构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教师要对每一堂课的组织从情境的创设、知识的探索到知识的应用都必须进行精心思考,要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的情景,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动脑实践、主动研究的习惯,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获取的过程.

笔者认为可以将复习课堂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构建知识框架阶段.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列出知识提纲,再和其他同学进行对比,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概括提炼;第二阶段,基础训练阶段.通过组织与教材同步的、典型的基础训练题,对基本的知识和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练习,让学生将问题的解决放回课本知识中去,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第三阶段,综合训练阶段.结合考纲,通过组织典型的综合训练,加强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综合应用的理解;第四阶段,检测反馈、查漏补缺阶段.通过组织适当的练习和检测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2.4 “精讲精练”是提高物理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精讲”就是只讲那些重要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一定要克服“满堂灌”的模式,要组织有针对性又具有适度挑战性的问题或情景,激励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巩固知识.在课堂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难点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作重点讲解,在问题讲解中突出知识点,并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讲解方法(如一题多讲、多题一讲、同问变式等),让学生举一反三、有效归纳,这样才能够大大提高课堂讲解的有效性.

“精练”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适当练习巩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物理规律的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内容组织练习进行训练.教师应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检查学习的效果,引导学生对所做的练习进行归类处理,让学生重新体会物理情景,再次对过程进行分析,看看是通过哪几个关键的环节解出这道题,争取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3 小结

进入高三阶段,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三复习课不能炒剩饭,要上出新意,要以提升学生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大量的钻研并提炼相关的规律和技巧,要在打好基础、提高能力上多下功夫,在知识的深化、序化、活化上多花心思,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及解答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示范课动能定理小球
基础教育教研解析之示范课与常态课
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小球别跑
“三问”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应用精析
“示范课”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改革趋势
命题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