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2~12岁儿童A、C群流脑抗体水平分析
2014-06-27张成成夏俊瑞郑文榜丁仁翠赵瑞君
张成成,夏俊瑞,郑文榜,丁仁翠,赵瑞君
(合肥市包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5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Nm)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该菌分为A、B、C等13个血清群,其中90%以上为A、B、C 3个亚群。合肥市2003年以来流脑流行菌群从A群变迁为C群[1],症状较重的比例偏多,并出现暴发型流脑,病死率高,为了解包河区2~12岁儿童流脑抗体水平,探索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2011年3月~2013年2月期间在包河区疾控中心进行抗体检测的儿童A和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自愿在包河区中心进行抗体检测且有明确预防接种史的984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询问儿童基本信息和流脑疫苗既往免疫史,免疫史以预防接种证记录为准。
1.3 标本采集与检测方法 采集监测对象静脉血1~2 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gG抗体,按照说明书操作,目测判定结果。A和C群流脑抗体检测试剂为深圳市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录入调查及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统计方法。设定检验水准ɑ=0.05。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男性564名,女性420名,男女性别比为1.34∶1,本地儿童525名,占53.4%,流动儿童459名,占46.6%,儿童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12岁,2~3岁占26.0%,4~6岁占66.2%,7~12岁儿童占7.8%。包河区辖区2~12岁儿童总数为96 765人,研究对象总数984人,占辖区2~12岁儿童总人数比例的1.02%。
2.2 IgG抗体阳性率 共检测984名儿童血标本,流脑IgG抗体阳性率是90.8%,其中A群抗体阳性率为70.3%、C群抗体阳性率为87.1%,A、C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34,P=0.000)。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儿童流脑抗体水平的比较 结果显示A和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岁儿童A群和C群抗体阳性率均高于6~12岁儿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和流动儿童间A和C群流脑疫苗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4 是否按程序全程接种与抗体水平关系 表2结果显示,按程序全程接种流脑疫苗的儿童A和C群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未全程接种者,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5 A+C流脑结合疫苗和A群流脑多糖疫苗初免与抗体水平关系 对747名完成2剂次流脑基础免疫及1剂次加强免疫的儿童进行抗体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使用A+C流脑结合疫苗进行基础免疫的儿童A、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均高于使用A群多糖作基础者,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情况见表3。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儿童流脑抗体水平比较
表2 是否按程序全程接种与抗体水平关系
表3 不同种类流脑疫苗初免与抗体水平关系
3 讨论
本次研究分析2~12岁儿童A、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重点探讨是否按程序接种、初免疫苗种类与抗体阳性率的关系,进一步说明按国家免疫程序接种流脑疫苗和使用A+C流脑结合疫苗初免有益于接种后抗体阳转,同时分析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的可能原因。
研究显示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仅70.3%,C群阳性率87.1%,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合肥市2009年流脑抗体水平调查结果[2],可能原因是使用的检测试剂不同、实验条件、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方法的差异导致抗体阳性率不同。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A群,可能原因是合肥2003年以来流行菌群以C群为主[3-4],部分适龄儿童通过隐性感染和带菌状态而获得对C群Nm的免疫力,也有研究表明A+C流脑多糖疫苗的C群免疫效果高于A群[5-6]。2~5岁儿童A和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均高于6~12岁儿童,故已满6周岁儿童应于上剂次A+C流脑多糖疫苗加强免疫后间隔3年再加强1剂次。A+C群流脑多糖疫苗两次接种间隔需要3年,较多儿童入学时由于间隔时间不够不能接种此疫苗,而入学后部分学校不能积极配合预防接种门诊督促儿童补种疫苗,造成第二剂次A+C群流脑多糖疫苗迟迟不能接种[7],因而教育部门应和卫生部门积极协作,共同做好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保证儿童入学后按时补种流脑疫苗。用A+C流脑结合疫苗进行基础免疫者A、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高于使用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儿童,流脑结合疫苗用作2岁以内儿童免疫效果较多糖疫苗好;按程序全程接种流脑疫苗的儿童A、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未全程接种者,因此儿童应按照安徽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的要求于6~18月龄内及时接种2剂次A+C流脑结合疫苗,同时于3周岁和6周岁分别加强免疫1剂次A+C流脑多糖疫苗方能达到最好免疫效果。
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的最好方法,但是由于疫苗的保护率不能达到100%,为了预防流脑,个体同时应避免一些相关危险因素,例如感冒、吸烟或被动吸烟等,勤洗手可降低流脑发病风险[8]。为了预防儿童患流脑,家长除了给孩子接种流脑疫苗外还应教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要求孩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多喝开水,换季注意孩子的衣服增减,避免感冒;冬春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家庭和学校的室内应勤开窗通风。
本次研究采用便利抽样选取研究对象,存在一些局限性,结果外推可能受到限制。
【参考文献】
[1] 靳玉惠,刘振武,王晓萍,等.合肥市2003~2012年流脑菌群变迁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3,19(2):79-82.
[2] 刘振武,王晓萍,张晓鹏,等.合肥市2009年流脑流行前期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及抗体水平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16(6):431-432.
[3] 王晓萍,靳玉惠,王海.合肥市2004~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11-2013.
[4] 戴冰,倪进东,靳玉惠,等.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79-80.
[5] 张晓春,蔡军,王杰.成都市健康人群流脑A群和C群抗体水平监测及A+C群流脑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822-824.
[6] 王晓萍,靳玉惠.合肥市18~25岁健康人群流脑免疫水平及A+C流脑疫苗免疫效果检测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11(4):193-194.
[7] 刘振武,王晓萍,张秀军.合肥市2010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829-830.
[8] 胡明霞,靳玉惠,王晓萍.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危险因素及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保护率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6):49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