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传染病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

2014-06-27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1期
关键词:调查表传染病教学法

钟 苗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生物系,广东 广州 510530)

随着疫苗和抗生素的使用,许多感染性疾病能被预防或控制。但新发的感染性疾病仍时有发生,且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的发达,一些感染性疾病如传染病的传播也越来越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从而促进了传染病学知识在社会各个群体中普及的需求。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健康教育都需要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在高校中,不仅仅医药专业学生需要学习传染病学,生物技术和卫生监督、管理学等专业也开设传染病学课程,还有许多学校把传染病学设置为公共选修课,传授传染病学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提高职业人才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不同的专业体系如何提高传染病学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应用生物专业传染病学教学特点及问题

传染病学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BTEC(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应用生物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介绍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课程。教学内容围绕英国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Edexcel)设置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没有固定的教材。课程教学过程要求使用英文讲义和课件、双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掌握。课程考核主要是以课业的形式进行。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标准设计课业,包括给学生设计角色和布置任务,学生根据这些角色和任务完成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

作为一名BTEC《传染病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回顾2009和2010级学生传染病学授课过程,即课堂观察和学生学习反馈,发现一些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比如生物专科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医学基础知识普遍薄弱;传染病学教材主要针对医学生编写;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传染病学很难到医院见习等等。上述问题促使我们思考生物专科传染病教学中该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合理利用现有教材、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 教学改革

以2011级应用生物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服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尝试教学改革。

2.1 课前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传染病学教材主要针对医学生编写,生物专科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是保证课堂效果的重要前提。课前备课包括整体备课和课时备课两种方式。

整体备课是指在暑假期间,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整个学期传染病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从宏观上促进传染病学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整体备课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教材的选择。教材包括中文和英文教材,其中英文教材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微生物学与传染病》、中文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医学高等专科教材《传染病学》。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参考英文教材,中文教材内容作为补充。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微生物和感染的关系,二是各系统感染的介绍。最后是具体教案的制定。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课时备课是指在整体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传染病学课时备课的具体做法包括设计教学内容知晓情况调查表、实施调查、学生统计数据、教师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知晓情况调查表由教师设计,本次研究共使用了5个教学内容知晓情况调查表,包括非典型肺炎SARS知晓情况调查表、结核病防治知晓情况调查表、食品安全卫生知晓情况调查表、乙肝认知情况调查表、性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涉及三个维度,分别包括传染病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条目分别在20-50个不等。问卷发放的时间在进行相关内容教学前,一般在前一次课堂末期进行,学生完成问卷时间约需10min左右。问卷数据由学生自己统计,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共38人,分为5个组,每组负责统计一个调查表数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从不同途径找出每道题的正确答案,计算出每道题回答的正确率,并分析了导致高或低正确率的原因及教学建议,如SARS疾病知晓情况调查表共设计了21个条目,主要从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预防和治疗、病毒学特征及发病机理方面进行设计。学生统计的调查结果表明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预防和治疗方面回答正确率高,而病毒学特征及发病机理方面回答正确率低,建议课堂教学侧重病毒学特征及发病机理方面知识的讲授。通过此方法教师可以很快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了解程度,并据此对教学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2.2 课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综合已有的文献,提高传染病教学方法包括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即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典型案例法、网络课程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1-4]。结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完全进行以病例为主要问题的PBL教学,或完全依据多媒体内容的照本宣科,均会造成学生的困惑,继而产生厌学情绪。作者创新性地尝试了即时新闻报告导入教学法,首先架起理论与实际的桥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采用多媒体辅助视频教学法为主导、结合黑板板书、有效提问策略为补充的教学模式,既实现了核心内容的多手段精讲,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下面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即时新闻报告导入教学法、多媒体课件结合视频教学法等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即时新闻报告导入教学方法:教师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关教学内容的即时国内外新闻搜索任务,同时教师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从网络搜索相关新闻报告,截取新闻标题和图片。授课时由学生报告搜索结果,教师导入编辑的新闻信息,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以呼吸和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为例,选择及编辑的即时新闻包括SARS元凶的揭秘、H7N9的瞬时跟踪报道数据、埃及大学食物中毒、刘德华:乙肝维权 为自己代言、新政策5月1日起新生儿能得到更高乙肝疫苗保护、世界卫生组织:津巴布韦自去年爆发霍乱 3,759人死亡、海地霍乱死亡病例已达8,000例等。

多媒体课件结合视频展示教学法: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学时,我们共制作了多媒体课件16个。同时,从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激发学生兴趣点出发,每个课件辅助相关内容的教学视频。视频主要来自免费的网络资源如网易公开课、TED、Google等网站。下载的视频经过编辑软件的处理,每个视频保证在5-20min之内。教师在视频教学过程中仍然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进度,不让视频完全代替课堂讲授。教学中使用的视频包括:①列文虎克的显微镜;②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③紧急救援:食物中毒;④乙肝病毒3D动画;⑤霍乱的故事;⑥危机总动员:SARS;⑦TED健康:抗击广泛耐药性结核;⑧焦点访谈:花季不能承受之痛;⑨狂犬病毒3D动画及临床表现;⑩TED:HIV病毒;动画演示蚊子如何入侵体内;TED:激光能消灭疟疾吗。

2.3 课后有效问题设计及实施评价

鲍里奇[5]描述提问策略时提出,将问题按照不同的认知复杂性分为6类,识记——学生能够回忆信息,识别事务、定义和规则;理解——学生能够改变交流的形式,能够转述或重新组织读过或讲过的知识;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环境之中;分析——学生能够将一个问题分成几个部分,并能在各个部分之间建立联系;综合——学生能够将各个部分的知识加以整合,构建出对一个问题的独特新颖的回答;评价——学生能够按照一定标准对不同方法、思想、人物或产品的价值作出判断。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对传染病各章知识点进行分类,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有效问题,下面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例进行介绍。识记性问题要求学生回忆、描述、界定或认识记忆中已有的知识。问题示例:什么是流感、禽流感、结核病、非典型性肺炎;理解性问题需要学生对所记忆的知识进行一定的理解。问题示例: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非典型性肺炎吗?应用性问题将识记和理解扩展到真实性这一阶段。问题示例:可以给患结核病的学生或亲友什么样的治疗建议呢?分析性问题使学生能发现信息背后的道理。问题示例:哪些因素能将流感和禽流感区分开来?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得出一些独特和创新的东西,前面的知识识记、规则理解、应用的行为序列,以及分析型问题都为这种综合界定了范围和方向。问题示例:肺结核病人感染禽流感会是怎样的?评价性问题是行为复杂性层次最高的问题,要求进行判断并能依据一定的标准作出决定。问题示例:根据你自己选择的证据,是禽流感还是SARS来袭时控制更棘手。

课后设计好的问题成为了支持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工具,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遵循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水平。单种疾病授课时主要应用识记、理解和应用层次的问题,而在人体系统层面多种疾病授课则主要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层次的问题。前者可以激发具体、有限的回应,问题主要被应用到一般水平的学生,以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后者可以激发一般的、开放性的回应,涉及高层次的思维过程,问题主要被应用到水平较高的学生。

3 课堂教学效果反馈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同行教师听课评课;二是学生网上评教;三是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课堂教学被同行教师听课8次,均得到一致好评。学生网上评教是指学期末学生登录学校教务系统,因需先评教后查成绩,故2011级应用生物学专业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评教结果为优秀。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是指教师根据实施的教学策略设计问题,调查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所持的不同态度。调查问卷共发放36份,回收36份,回收率100%。具体的内容及结果见表1。如表1所述,学完传染病学课程后,有85%的学生对传染病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点从学生课后与教师热烈的交流中也有所体现。对于几个学生的一般反应和个别学生的完全没有兴趣,教师通过访谈,了解到是由于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系文科生,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很薄弱,因此学习起相关课程来感觉兴趣不是很大。对于3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产生的教学效果的比较,以PPT结合视频教学方法最受学生欢迎,85%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好,有效提问策略和即时新闻导入法则次之,表明部分学生仍有害怕教师提问的心理,或不太情愿课后花时间搜索即时新闻报告,尽管采用有效提问策略和即时新闻报告时课堂气氛很活跃,而且课堂提问的实时评价成绩与学生课业和期末考试成绩呈明显的正相关。

表1 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综上所述,在非医学专科学生实施传染病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挑战。本研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改革,使传染病学的教学内容得到合理安排,做到因材施教。使多种教学方法得到灵活运用,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对传染病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完善各种细节如问题优化设计等,优化各种条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建萍,彭仕芳,全俊岳,等.论网络信息技术对传染病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50-151.

[2]魏 屏,揭盛华,贺永文,等.以问题为基础的病案教学法在传染病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2):397-398.

[3]李云静,李 芳,李金科,等.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传染病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36):1352-1354.

[4]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16-223.

猜你喜欢

调查表传染病教学法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