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河航道维护船队远程监测和管理系统设计

2014-06-27,,,

船海工程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心站船队报警

,, ,

(1.武汉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武汉 430063;2. 长江航道局,武汉 430010;3.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3)

为了能够掌握船舶的实时状况,诸多机构和人员开展了船舶远程监测和船队管理系统的研究,由统一的岸基系统集中监测管理船队中的所有船舶[1-5]。长江航道维护船舶分散在2 000多km的长江沿线上,针对长江等内河航道维护船队船岸一体化的机务管理需求,利用3G移动通信、数据库、WEB等信息通信技术,面向整个船队,研制了一套远程监测和管理系统。除了船队监测常规的GPS位置监测外,更加强调有关船载设备技术状态的相关数据,更加强调数据的汇总统计,为优化船队运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船队机务管理创造基础。

1 运行模式

船舶的远程监测和船队管理,有2种模式可供选择,见图1。一种是船舶中心模式,在原有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的基础上,提供因特网访问功能,就能够实现船舶运行工况的远程监测;另一种是中心建站模式,建立中心服务器,所有船舶数据上传到监测中心,通过监测中心的软件系统实现远程监测。

图1 船队远程监测和管理系统运行模式

许多船舶的监测报警系统利用工控组态软件开发而成,现代的工控组态软件通常提供了因特网访问能力,能够利用标准的Web浏览器查看运行界面,甚至还能够远程操控,便于掌握船舶的运行工况。在船舶中心模式下,查看船舶的运行工况时,需要分别连接到不同的远程船舶,这些船舶通常具有各自的定制界面,数据也不能够汇总、比较。中心建站模式需要开发中心站的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系统,可以采用主流的数据库和Web等技术开发,具有单一的应用入口和统一的系统界面,能够实现数据的汇聚、统计和比较,并且能够进一步地挖掘数据,评估和优化船队的运行。两种模式比较见表1。

表1 船队远程监测和管理系统运行模式比较

根据远程监测和船队管理的内涵,选择中心建站模式,能够完整地实现船队管理的功能,并具有不断优化船队运行潜力。

2 功能需求与关键技术

船队机务管理面向整个船队,关注的对象从单一船舶到整个船队,强化了数据信息的船间应用。相对于传统面向单船的远程监测,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更加强调监测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1 功能需求

1)中心站集中监测。船队远程监测管理系统要求在统一的平台上,集中监测管理船队所有船舶的各种参数,是一种一对多的星形结构。为实现这一要求,需要建立中心站,船端数据集中上传到中心站,中心站解析并区分来自不同船舶的各种数据,这就要求对船舶、参数进行标准化编码,并制定标准的船岸通信协议及其数据结构。

2)船岸数据通信。远程监测需要在船岸之间建立通信链路,以便双向传递实时信息。船岸通信至少涉及三方面内容:通信网络的选用,船岸数据通信协议及其数据结构以及传输内容。

3)远程实时监测。在船队管理中,船舶位置、航向、航速、里程、设备工况、事件报警、燃油消耗等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测是重要的基础性功能,使得岸基管理部门能够掌握实时状况,并为其他各种功能如船载设备健康状态评估、作业和燃油效率分析等提供基础性数据。

4)参数的汇总、统计和比较。某些参数,如事件报警、航行作业(里程和时间)、燃油消耗等可以进行汇总统计。在船队管理模式下,不仅仅需要针对特定船舶统计不同时间段的运行状况,还需要统计整个船队的信息,以及在不同船舶之间进行比较,这就需要在整个船队建立统一的编码体系,从而使得汇总统计和比较成为可能。

5)数据回放。数据回放功能主要是回放航行作业工况,有助于了解船舶航行作业的全过程,以及回放事件报警前后的设备工况数据,利于设备状况的评判和故障诊断。由于数据存储在中心站数据库中,且采用统一的编码,因此,可以在统一的中心站软件系统中回放船队中所有船舶的数据。

6)船岸一体化的机务管理。在掌握船舶个体及船队整体实时数据的基础上,由岸基软件系统自动识别船舶技术状况,合理地安排维修保养等技术工作,合理地确定备件库存水平,合理地安排备件采购计划,促进计划性维修(planned maintenance system,PMS)、船舶维修保养体系(CWBT)、视情维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等先进的机务管理理念的实施,推进机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

2.2 关键技术

1)远传测点的标准化编码。标准化的船舶测点编码是实现统一界面监控、汇总统计分析比较的关键。以中国船级社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中的自动化系统监测项目表为基础,适应航道维护船艇的实际,考虑远程监测的需要,进行裁剪。测点编码分成3大部分,各2位十进制数字,第1部分为设备编码,例如01代表左主机,02代表右主机;中间2位代表参数类型,11代表工况参数,12代表事件报警参数;后2位代表测点序列号。例如011101为左主机转速,011201为左主机油压低,021101为右主机转速,012201为左主机本次运转时数。

2)通信网络的选用。由于船舶离岸且移动(航行)作业,必须选择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可选的无线通信技术中,海事卫星覆盖广泛,没有盲点,但速率低,且过于昂贵[6];移动专网与商业网络采用类似的技术,具有较好的横向(江面)覆盖率,但纵向(长江沿线)覆盖率较差,且面临技术升级换代缓慢的问题;AIS只适合传输少量文本数据,不适合通用数据传输;商用地面移动通信网络(3G/2G)(纵向)覆盖广泛、技术成熟,费用低廉,速率高,只是由于江面宽阔,横向覆盖率稍显不足。综合考虑,内河船舶远程监测选用3G/2G移动通信网络,通过断点续传缓解横向盲点问题。

3)船岸通信协议。无论是卫星通信,还是3G移动通信,均支持主流的TCP/IP协议,这样可以利用成熟的IP软硬件,并与主流的软硬件系统无缝集成。在IP协议之上,提供TCP和UDP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各有优缺点。TCP的优势在于感知网络状态,既能传输长文件,也能传输短消息,能够及时获知传输成功或是失败,利于断点续传功能的实现;UDP的优势在于传输速度快,但只能发送短消息,且传输状态无法自动感知。

4)GPS位置监测。位置监测是远程监测和船队管理的首要任务,一般通过主动报告的方式实现。船舶可通过GPS装置获知自身位置,大多数GPS装置支持NMEA的0183协议,通过解析协议文本获知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中心站在接受到船舶的实时位置后,可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地图上实时显示整个船队的各船舶当前位置,还可以回放航行作业的历史轨迹。

5)设备工况远程监测。船舶设备,特别是机舱设备的热工参数,事件报警等信息,是表征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信息。通过远程监测,岸基机务部门能够掌握其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实现对船舶设备健康状态的即时掌握,特别是事件报警发生前后的工况参数,对设备状态的评判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6)基于Web技术的中心站系统。采用Web等因特网技术搭建中心站系统,用户使用标准的Web浏览器(如IE, Firefox)即可直接使用,不需要安装特殊软件,既便于用户使用,也便于日常管理和升级维护。Web模式超越传统的2层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具有更好的性能,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在线使用。

7)高效的内存数据库技术。中心站需要将接收到船载数据存储到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从而高效地管理大规模的历史数据,并能够利用标准的SQL数据库查询语言进行各种汇总统计。此外,还需要利用内存数据库,存储最新的测点数据,并通过进程间通信技术,提供给中心站应用系统。

8)中心站监测数据处理技术。中心站接受了大量的远端船舶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船舶的运行状况,研究数据处理方法,挖掘数据中蕴含的船舶状态信息,预测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是成功实施CBM/PHM的基础。

3 系统架构

航道维护船艇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见图2,分别为船载系统和中心站系统,包括3大模块:船载监测系统(on-board monitoring system,OMS)、船岸无线移动通信系统(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MCS)和中心站船队远程监测和管理系统(monitoring and analysis system,MAS),其中船岸通信系统MCS包括船端模块和中心站模块,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动态实时解析。

船载监测系统OMS采集船舶及其设备的运行参数,通过调用船岸通信系统MCS模块,与中心站实时交换数据。机务中心站以Web服务器为核心,包括中心数据库、数据解析软件、监测和分析软件MAS。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如IE, Firefox等,可在任何计算机上访问使用中心站功能,进行船队的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船岸通信系统MCS,在船端用于数据的打包上传,保存上传失效的数据,并择机再传;在岸端中心站一侧主要用于测点数据解析,关系数据库存储以及通过内存数据库提供实时数据。

图2 总体架构

4 运行实例

航道维护船队远程监测管理系统目前已经上线试运行,建立了一套中心站系统,并接入了5条航标维护船,后期将遵循同样的技术标准,接入更多的航道维护船艇。

在船端,随着计算通信技术的发展,现代船舶大多安装了功能丰富的机舱监控系统,用于实时全面地监测推进主柴油机、电站辅机、齿轮箱、舵机等船载设备的运行工况。在接触到的案例中,这些船载机舱监测系统通常采用工控组态软件作为开发和运行平台。服务于远程监测的船岸通信等软件功能,可以通过升级现有的监控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独立的软件系统实现,而后者通常是更为现实的实现途径。

在原有的机舱监控系统之外,另行开发了远程监测船载软件,通过COM/ActiveX或者C/C++ API等组态软件提供的数据共享接口,直接读取机舱监控软件运行数据库中的测点和报警数据,具有很好的实时性。进一步将通过集成其中的船岸通信模块,上传到中心站。

船载系统采用多线程技术开发,用户界面、数据IO、超限报警、数据打包和远程传输各自运行于独立的线程,有利于数据的分类管理以及采用不同的上传策略,并具有很好的运行性能。

远传测点编码的设计采用分类的原则,将所有测点分成4类,分别具有不同的数据来源,不同的上传实时性要求,不同的数据格式,以及在中心站不同的存储位置和使用方式。这4种参数分别为1.机舱数据,并进一步细分为1.1 工况参数类,1.2 事件报警类;2. 作业数据,并进一步细分为2.1 实时数据,2.2 汇总数据。

考虑行业规范和航道维护船艇的实际情况,为航标维护船设计了70多个测点,其中工况类23个,报警类34个,作业实时类7个,作业汇总类14个。

远传数据的基本结构见表2~6。

船载系统根据传输策略,一定的间隔,通常为5~10 s,抓取数据快照,打包上传。报警数据则无一遗漏地全部上传,包括报警的产生、解除和确认;还可根据配置情况上传报警前后的工况数据。测点数据可以同类混合,也可以异类混合打包传送。网络数据包除了表1~4的基本数据结构外,还需要一些格外的字段,表明船舶的编号,打包发送的时间,数据的类型和长度等信息。每个数据包的额外字段约为45~60个字节。

表2 船岸通信一般格式

表3 工况参数数据结构

表4 事件报警数据结构

表5 作业实时

表6 作业汇总

报警类数据无一遗漏地上传,假设每天报警1 000个,则每天需上传的基本数据大小为13 k。假设其他类型的数据每10 s抓取一次快照,则工况类大小为0.46 k;作业实时类约为0.16 k,作业汇总类约为0.28 k,额外字段为0.06 k。假设平均每天作业5 h,每天的数据量大小约为170 Mb,所需网络带宽约为0.1 kb/s,微乎其微。假设平均每年作业300 d,每年传送的网络数据量约为5.10 G。

中心站数据库的存储量则远小于网络传送量。其中,每条船的作业汇总数据只占用1条记录,新的网络数据用于更新这个记录,而不增加新记录,因此作业汇总数据几乎不占用数据库容量。其他每条数据新增一条数据库记录,根据分类管理的原则,报警记录需要永久保存,作业实时数据次之,工况数据根据需要确定保存时间。其中,报警记录每年占用3.8 Mb,作业实时数据每年占用84 M,工况报警数据每年占用242 M。这样,每条船每年占用的数据库容量至多为330 M,100条船1年所需的容量约为33 G。500 G的硬盘容量足以容许数据长期保存10余年。

数据文件上传后,将由船岸移动无线通信软件的中心端解析,并分别存储到内存数据库和SQL Server数据库。MCS中心站模块通过扫描目录监测新的数据文件,文件扫描间隔可调,为提高实时性,可缩小间隔,设置为1 s扫描解析1次数据文件;而解析的负荷很低,按照前述计算,假设100条船同时上传数据,中心站的数据量也仅为10 kb/s,数据解析足以保证实时性。

图3为船载软件系统,显示了实时报警、工况趋势、工况实时数据的仪表显示和表格显示,以及航行和测深的相关信息。远程上传的所有数据均在运行界面上进行显示。

图3 船载软件系统

由于将相关数据集中上传到了中心站,并存储到大型数据库中长期保存,可以进行各种分析处理,从中汇总比较各单位、各船艇的运行状况,提炼最佳实践,指导日常业务,优化运行效率。

5 结束语

不同于传统的面向单船、目标单一的远程监测,从整个船队的角度出发设计远程监测系统,通过统一的中心站集中监测管理船队的运行数据,能够实现大规模船队的远程实时监测,实现运行数据的集中监测和综合分析,更可以进一步地挖掘数据,提炼知识,全面准确地掌握船队的运行实况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深入挖掘系统收集的海量数据,发现潜在问题,优化船队的机务管理工作。还可以建立网络实验室,充分利用这些真实的在役系统现场直播数据,开展工况监测、优化运行、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1] 耿俊豹,金家善.舰船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04,26(2):48-50,52.

[2] 胡以怀,贾 靖,常 勇,等.基于3G技术的船舶远程监测系统[J].舰船科学技术,2009,31(2):100-103.

[3] 盛晨兴.挖泥船动力机械远程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4] SORRIBAS J,AFONSO D,ARILLA E,et al.Real-time fleet ship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satellit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and google earth[C]∥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atellite and Space Communications,IEEE,2009.

[5] 陈源华,严新平,赵江滨,等.基于3G移动通信网络的长江航标船远程监测系统[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28(6):57-60.

[6]毛奇凰,王卫宁.Fleet F-77 在货物链海运环节应用的探讨[J].中国航海,2003(2):12-14.

猜你喜欢

中心站船队报警
更正
美国乙烷进口对发展我国大型乙烷船舶的影响
一带一路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经营产品分析
2014款奥迪Q5车发动机OBD灯报警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奔驰E260车安全气囊报警
淡水河谷40万吨级大型船舶船队对铁矿石供应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