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性
2014-06-27张术
摘要: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发展路径之一,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经营理念与土地流转制度,在生态文明战略指导下,家庭农场从单纯的为农民创收致富的经济效益,向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方向发展。研究认为,家庭农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农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路径上,具有农业内容与生态内容、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发展、农业与生态互相支持等方面的统一性,实现了生态型与经济型农业的创新。
关键词:家庭农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09-1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实现了从传统家庭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提升。尤其是经营模式、科技含量与经营的理念都实现了现代化。在满足农民基本经济效益追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了农业对生态维护与提升的作用,实现了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 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性
家庭农场充分整合与发挥了农业与生态的共性,“通过对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优化整合,实现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及生态绩效的明显提升。”
1.1 农业内容与生态内容统一
即以农业种植业与养殖业等基础产业为基本内容或发展载体,实现了农业与生态内容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业创造性发展保护与丰富了生态。无论种植业还是养殖业的科学发展,都是以系统化、科学化与生态化为基本发展理念。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土地,防止了沙化、荒漠化与其他的闲置,实现了生态化与经济追求的统一。生态发展提升了农业的发展质量。站在生态发展的高度,去规划与发展家庭农场,便会让家庭农场发展直接站在低碳、高效与环保的高起点上,在实现低投入的前提下,去追求高效回报的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如发展种植、农畜养殖与水产养殖的一体化的循环生态农业。
1.2 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发展的统一
即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中,不仅实现了家庭经济收入的增长,也充分保护了农场范围的生态,实现了生态基础性与农业发展的手段性统一。这种统一性表现为两点:家庭农场的生态模式发展,家庭农场生态的经济增长。
1.3 农业与生态互相支持的统一
一是农业规律性发展支持。即按照土壤基本元素的适应性去发展家庭农场,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让农业发展与土壤既有的本性统一起来,以此实现农业与生态发展的统一性。二是生态规律性发展支持。即在家庭农场的地域范围内,积极地去营造安全、和谐与良性的生物圈,为农业发展需要的农畜养殖、农作物种植与微生物等成长,培育良性的生态系统,把家庭农场经营置放在生态的背景上,运用生态成果的不断积累,为家庭农场的发展与经济效益创设更多的增长点。
2 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路径
传统农业以经济增长为根本追求,直接损伤了当地的生态,不仅没有实现农业经济的高增长,更没有实现农业的持续性增长。这种模式为两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统一路径。
2.1 农业生态化
农业生态化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即站在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与提升、农业景观打造与新农村建设层面,打造一个立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家庭农场。农业生态化路径有两种:一是适应性路径。如在对农场内的土地进行测土的情况下,根据其含有元素去确定种植或发展项目,实现尊重土壤自然属性基础上的自然发展,既不会因为刻意地化学转化而伤害土壤,也会实现土壤与作物双向适应的长效性。二是立体化路径。即在土壤与气候等其他综合元素考虑的基础上,在农场内根据作物自身的特点打造立体化的生态,实现立体性农业发展。
2.2 生态经济化
即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开发生态系统内的经济增长潜力。在实践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生态经济潜力性开发。即根据家庭农场区域内的原生态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的潜力开发,把农业发展建立在地区基本生态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的经济化。二是生态经济专业性开发。这种专业化主要表现在因地势、气候、土质与其他决定性影响元素而开展的专业化发展。总之,生态经济化,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基础上,挖掘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可能是一个点,也可能是多个点,把经济发展同家庭特色农业、地区特色生态与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
3 结语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性探索,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下,需要家庭农场经营的农民,运用战略的眼光去开发土地与生态的潜力,把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农民耕作技术的力量与土壤和气候的力量,以适当的形式凝聚起来,把农业发展需要的一切资源,取之于生态并用之于生态,打造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产品,实现农业与生态的统一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兴东,刘文兴.家庭农场运作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3,(10):166-170,196.
[2] 姚麒麟.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种植业茬口布局实践与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13,(3):53-57.
作者简介:张术,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农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