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6-27谭芳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服务型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形式。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尽管已经取得可喜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改善和文化教育三个方面论述了湖北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S-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06-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任务。建立并逐步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内在的本质要求。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很大程度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影响农民群众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是深化农村改革、践行党的方针路线的关键环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因此,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当下新农村建设中至关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并进而形成高效、快捷并且全面覆盖的湖北省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贯彻党和中央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分析湖北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和完善更加健全和有效的湖北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
1 湖北省农村公共服务现状
1.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不健全
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状况,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表现形式。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仅为48%,目前仍有2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60%的中小型灌区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从2009年持续到2013年发生在贵州、云南、广西的大旱;截至2005年底,全国尚有75个乡(镇)不通公路、1.4万个乡(镇)不通沥青(水泥)路,有3.8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38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分别占建制村总数的5.7%和59%[1]。另外电的问题也是关系我国民生的重要问题,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结果,2006 年末全国 18.1%的乡(镇)没有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3%的村未通电,1.7%的自然村未通电[2]。
湖北省是华中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这里农村人口居多,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山林覆盖面积广阔,农村很大程度上的组成是山村,少数民族人口居多,经济相对落后。通过调查发现,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部分民族地区半数以上农村没有通公路、没有安装电话以及网络等现代通讯设施、现代农业灌溉工程配套率不高。在偏远的山区,很多村子依然没有通自来水,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地势结构决定了全省很多县区没有高速公路经过,这给当地的居民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除了基本生活保障设施不健全相对滞后以外,湖北省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地区体育文化娱乐设施落后,没有健全的文化服务站,多半农村没有完善的体育设施供广大居民休闲和锻炼之用。
1.2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要求
在我国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背景下,湖北省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已经初见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之前普遍存在的农民就医难问题,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完全缓解,因病致贫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要求。
1.2.1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健全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凸显了卓越的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尚处于发展阶段,各项制度尚不成熟,这就使得许多现实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农村合作医疗相对城镇医疗条件落后,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合作医疗报销方式不同、报销比例迥异以及报销金额不平等等现实问题,给很多农民朋友就医造成了困境,相对于城镇患者,广大农民朋友患病却无法得到及时医治的现象还时常发生。
1.2.2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施简单 湖北省农村相对东部的发达地区农村而言,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设施落后、配套相对简单、环境简陋的现实问题。很多医疗机构多为村镇卫生室、卫生院,环境简单、设施简陋、床铺少,医疗设施也仅有常见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和注射器等等,药品不多不全、诊所条件非常落后,有些村子连基本的医疗卫生设施都不具备,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汇总结果来看,2006年末,全国34756个乡(镇)中,尚有417个乡(镇)没有医院、卫生院。全国63.6万个村中,共有卫生室70.2万个,有卫生室的村占74.3%[3],湖北省也依然存在几个村子共用一家卫生室的现状。
1.2.3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不高 农村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不高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农村医疗从业人员多数为卫校、专科等学校的毕业生,更有很多医师甚至还是自学成才,高学历的医疗人才往往因为农村环境以及待遇等问题不会选择农村就业,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因此很难得以大幅提升。这一原因也是制约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无法跟城镇相比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农村地区亟需一支高素质的医疗救护队伍来改变农村就医困难、患病不能及时科学根治的现状。
1.3 文化教育相对落后
通过调查发现,湖北省农村文化教育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教育设施落后,教师队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祖国的未来是孩子,孩子的未来在教育。经济落后的农村,若想摆脱困境,必须要从教育抓起,然而狠抓教育并不是一纸空文,教育水平的高低离不开经济的后盾,比如教育设施的完善、教育队伍的组成等等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农村经济本身落后,加之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了湖北省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现实。
2 湖北省农村公共服务现状产生的原因
2.1 农村公共服务政府服务职能不足
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除了当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经济体制因素的制约以外,政府职能的发挥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取得长足进步,经济、文化、军事均跃入世界前列,毫无疑问政府已经具备相当的能力为农民群众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产品,但从现实来看,在广大农村地区之所以公共服务水平仍然相对落后,这与政府主导作用不够有很大关系。政府的主导主要体现在资金支持、政策保障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但毫无例外的,我国广大农村政府在以上几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均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公共服务产品的迫切需求。
2.2 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筹集遇瓶颈
经济一直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保障,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低、公共产品供给不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农村公共服务资金不足,可调配资金远远不够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国家经济发展的二元政策。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城市和城镇,直到近年来才转移至农村,这一历史原因直接导致占全国总人口60%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政府没有足够的可调配资金用来为广大农民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公共产品、兴建基础设施和保障农村医疗、教学、公共卫生以及生活居住环境改善等。
其次,农村农民收入普遍偏低。这便使得当地居民无法自发筹集更多的资金来协助政府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帮助,而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农村地区农民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中除了社会之外的重要经济来源,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直接决定了公共服务资金没有强大后盾。
另外,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于依赖政府的主导地位。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新农村建设正在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主要参与过渡。同样,农村公共服务也应该由政府供给向政府参与和主导转变,整合社会多方力量,协调配合,由政府包办变成社会各界共同协商参与、筹措多方资金为改善民生问题服务。
2.3 农村公共服务缺乏有效评建制度
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可喜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也正在摸索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因此,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依然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建立有效的评建制度将会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国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让政府更好地为农村为农民服务。
3 完善湖北省农村公共服务的对策
3.1 强化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
转型时期的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湖北省县一级以下的村镇政府更应该明确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的意识,为广大农村和农民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县一级以上的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和制度保障,确保农村合作医疗、教育卫生事业等关乎民生的项目可以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得到有力保障。
3.2 实行多元参与机制,多方筹措资金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处于主导地位,更是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是服务供给的全部。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者除了政府这一主要供给者外,还可以是社会组织、企业甚至有能力的个人,如何调用社会可用资金成为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形成政府为主导多元参与的资金供给体系将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健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3 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机制
截至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依然是自上而下的体制,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然而这种模式不利于表达农民群众最根本最内在的诉求,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机和统一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内在的包括了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只有三者协调配合才能使得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向着健康、科学和有效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苏宝芳.关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新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9,(6).
[2] 刘志扬.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以青岛市农村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1).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谭芳,武汉工程大学国际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