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民俗文化展示
2014-06-25吴伟镔
吴伟镔
摘 要:博物馆是传播文化宣传教育的场所,展览是博物馆的一大社会功能。传统民俗文化反应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博物馆文化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物馆的民俗文化展示中,如何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发挥其展示教育的功能,以下本篇就从博物馆陈列展览,民俗文化特点以及民俗文化展示形式等方面,探讨博物馆中的民俗文化展示。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民俗文化;陈列展示
近年来,各地的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民俗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与保护,博物馆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博物馆大量征集民俗文物保留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通过博物馆的整理和展示,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感受各民族创造的民俗文化财富,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历史对文化的雕琢和塑造,激发起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做好博物馆的地方传统民俗展览工作,不仅可以使民俗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同时也是博物馆做好“三贴近”工作的直接体现,有利于博物馆的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以下就来探讨分析博物馆的民俗文化展示。
民俗文化特点
所谓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民俗文化以民俗事象为载体,折射出特定国家或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脉络,与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联系,体现出多样性、实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多样性
几千年来,中华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特性决定了民俗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包容的特征。我国很早就有“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的谚语,由于地域、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此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各阶层基于各自的经济地位、宗教信仰、生活情趣和喜好专长也能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这也构成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实用性
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文化的最本质特点。形式各异、类别繁杂的民俗经常被人们特意地渲染得神秘诡异,并编排成林林总总繁缛空洞的仪式,但都离不开其来源于真实生活,服务于民众的本质。民俗文化本身就是生活文化,民俗在民众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2]民俗文化文化的实用性,不仅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排忧解难,也使其得以传承至今。
相对稳定性
如钟敬文所说:“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这种特色是通过我国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比起世界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主要是农业小生产制度的产物”。[3]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代代相传,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为时代、文化以及环境的变迁而产生一些变异,不断地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要,在传承中发展。
博物馆民俗展示的价值及意义
民俗文化的展示内容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其中物质部分是非物质文化的物化存在,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和衍生物,包括其工具、用具、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例如针对河南地区的民俗文化展示,可以将炎黄文化、黄河、唐三彩、中原民俗剪纸艺术、木雕刻、汴绣文化以等作为展示内容;针对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展示,可以将故宫文化、长城文化、京剧、胡同四合院和特色小吃等作为主要展示内容;而对于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展示,则可涵括织锦、刺绣、蜡染、干栏建筑和山歌傩舞等同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民俗作为主要展示内容,这样既能使观众欣赏到精美民族文物,也使观众切身体会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民俗展示是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博物馆中不仅可以收藏保管从古至今有价值的民俗文物,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亲近、体验和感受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与推广,正确对待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习惯,提升民俗文化的教育层次,通过在博物馆中展示民俗文化,使人们对民俗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与认识。民俗文化展示,深入挖掘民俗旅游资源,为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当地旅游景点的完善和提升,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民俗文化专题博物馆,展示民俗文化,还可以有效丰富我国的民俗学科内容,推进我国民俗学的学科发展。此外,博物馆民俗展示,去其糟粕,展其精华,起到了教育引导的作用,使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得以消除,摒弃、革除落后的风俗习惯,提高国民素质,有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推进我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当前民俗文化展示中的弊端
博物馆管理滞后
时下,各地博物馆大多停留在以传统专家、领导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中,管理形式单一,运行体制僵化,表现在陈列展览中就造成社会服务意识缺乏,忽略观众切实需要。而民俗文化展示因其来源于生活,贴近民众的特点,带来的负面作用较其他类型展览尤为严重。此外,管理落后必然导致博物馆的发展缓慢、滞后,博物馆工作人员缺乏对民俗文化的研究热情,很少有推出或无法推出精品展览,远远不能满足各阶层观众群体对民俗文化相关陈列的迫切需求。
展示手段单调
由于大多数民俗文物来源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书画、瓷器等艺术品相比,朴实无华,缺乏惊艳的美感。如果还是采取传统保守的展示手段,或通柜陈设,或悬挂上墙,实物、图片密密麻麻,乏善可陈,味如嚼蜡,将大大的降低观众对展览的兴趣。民俗文化展示与传统文物陈列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陈列重在展示“物”,而民俗陈列重在展示“文化”。这就要求民俗展示需要大量的现代化展示手段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提升展览的科技含量,适应新时期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需要,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缺乏参与性
民俗文化是活态文化,是每天都发生普通民众身边的事情。民俗文化展示最能体现博物馆的“三贴近”要求。当前的民俗文化展示,缺乏有效的宣传方式,缺乏公众性,缺少公众对民俗文化展示的参与意识。在展览中很少关注观众的参与项目,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观众调查,不掌握观众对民俗展览的意见和要求。因此也无法对展览展示做出合理有效的调整完善,久而久之,自然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改进博物馆民俗文化展示的方法
从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已经成为博物馆实现硬件与软件合理配置的主要依据。[4] 要由“以物为中心”,转向同时要“以人为中心”,关键是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多举办与广大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陈列展览,增强观众参观的知识性和参与性,提高观众对服务的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
在我国民俗文化的陈列展览中,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准确定位民俗文化展品的艺术形象,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提升民俗文化的艺术感染力,使民俗文化的陈列展览紧贴博物馆的陈列主题,力求将陈列物品与陈列意境和谐统一,使民俗文化展品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文化价值。可以通过以故事主题、人物主题、历史主题的形式对民俗展品进行集中展示,不仅可以丰富民俗文化内容,也可以使民俗文化更加生动。此外,对于民居建筑群的展示,选择复原陈列的形式,利用现代化的艺术展示手段真实而完整的展示出来,提高其观赏价值。
做好展览策划
陈列展览策划对陈列展览水平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观众调查是做好展览策划的关键。在思想观念上要真正树立起“观众至上”的理念,制定统一、完整的规划,把观众调查当做一项专业性工作来看待,并将其贯穿于展览工作的始终。深入了解观众的最新需求,寻找观众对民俗文化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从而更好地策划实施民俗展示项目。问卷调查是博物馆观众调查运用最多的手段,也可以通过网上调查、电话访谈和走进社区等方式获取全方面多角度的信息。此外,向民俗专家、民俗文化传承人等征求展览意见也是做好民俗展示的有效途径。
丰富展示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设置专门的民俗文化体验区,使用多媒体、网络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加上复原场景、半景化设计等方式,多管齐下,多种形式相结合,场景复原可以使观众了解民俗文化的特定表现形式,而多媒体的运用则可以使观众了解民俗文化活的形态,了解其整体过程或操作流程,从而还原民俗文化本来面貌,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强化民俗文化的感染力。同时在民俗文化景观设置中,要注重保持民俗地方特色,可以定期请民间艺术家向观众表演民俗文化,使观众对民俗文化可以有直观的了解。
延伸展示空间
以互联网和手机应用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沟通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方式和空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在民俗文化展示中,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数字化民俗博物馆,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和二维码等技术手段,与公众进行实时的线上交流互动活动,使网上行程成为博物馆之旅,向民众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信息,使展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得到延伸和扩展,有助于提高当前博物馆的民俗文化展示水平。
突出观众参与
观众既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又是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在陈列展览中,要站在观众的角度,营造和谐、融洽的参观氛围,重视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拉近陈列展览与观众的距离,吸引观众。同时,在展览中设置如互动答题、角色扮演等环节,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到展览的情境中,切身感受民俗文化的内涵。此外,可以专门开辟手工坊、视听室等场所,增加青少年观众喜闻乐见的体验项目。展览期间还可以举办专家讲座等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为人们提供更多与展览相关的文化信息。
优秀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地区、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风土人情、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作为展示和宣传一个城市、地区、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的博物馆,将民俗文化纳入到博物馆的展览展示体系中将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这不仅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人们了解和认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 萧放.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 钟敬文.新的驿程[M ].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
[4] 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J] . 四川文物,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