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抗旱造林技术

2014-06-25赵东芳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抗旱性树木技术

赵东芳

摘 要:抗旱造林技术是综合性的系列技术,包括树种和苗木的选择、整地蓄水、集流造林、覆盖造林等一整套技术的适时合理使用,这套技术的关键就是在常规技术实施得当的情况下,设法进一步提高土壤含水量,减少水分消耗量,使耐旱的树木得到正常生长必需的水量。

关键词:树木;抗旱性;抗旱造林;技术

抗旱造林技术是综合性的系列技术,包括树种和苗木的选择、整地蓄水、集流造林、覆盖造林等一整套技术的适时合理使用,这套技术的关键就是在常规技术实施得当的情况下,设法进一步提高土壤含水量,减少水分消耗量,使耐旱的树木得到正常生长必需的水量。

1.树木的抗旱性

水分是树木赖以生存的必要因子之一,树木在水分缺乏的干旱胁迫条件下,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从而影响树木正常的生命活动。树木的抗旱性就是指树木在干旱环境条件中生长、繁殖或生存的能力,以及在干旱解除后迅速恢复的能力。在干旱条件下,树木会在生长、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测定树木的这些指标来研究树木的抗旱性。

1.1生长

生长是树木代谢过程在形态上的综合表现。水分胁迫条件下,树木的高、茎、叶以及根系生长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地抑制。

1988年,Myers对2种桉树苗木进行了不同的水分胁迫处理,发现,限制水分供应会导致苗木总叶面积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叶片数减少了4/5,单叶面积下降了20%。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桉树的高生长也受到一定的抑制,但受抑制程度低于叶片。Mahoney在1992年报道,杂种杨树苗高、叶片数、叶面积等的增长随着水分胁迫增加而迅速下降。在中度和严重水分胁迫下,杨树叶面积扩展下降,叶片脱落数增加。由于干旱对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是不同的,水分亏缺时根系仍能生长,而茎部几乎不生长,因此根茎比增加是干旱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又一特点。许多研究者发现,水分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从而使根茎比提高,但不同树种提高幅度不同。

1.2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与机能的统一是树木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物学基础。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的植物,在形态结构上都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有的植物表面浓密的细毛和棘刺可增加散热面积,防止植物表面受到阳光的直射;有的植物体表生有一层厚厚的蜡质表皮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也有些植物的气孔深陷在植物叶内,有助于减少失水。在干旱瘠薄地区,具有发达根系的树种有明显的生存优势,根系越深,吸收薄层土壤中的水分能力越强,在干旱造成表层土壤缺水时,树木受影响就越小。叶片的解剖结构与机能的统一是树木适应干旱环境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叶片的旱生结构特征,基本能反映抗旱性的大小。研究表明:叶片厚度大、栅栏组织发达、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高、角质层及上皮层厚、气孔下陷、表皮毛发达等都是抗旱性强的标志。栅栏组织厚度与叶片总厚度之比以及细胞密集度2项指标越大,植物利用光能的效率越高,其生长的速度和产量就越大,而光能效率的提高可能也是一种抵抗干旱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2.树木抗旱性机理

树木的抗旱机理大致可分为避旱性、高水势下的耐旱性以及低水势下的耐旱性3类。第1类是通过在干旱胁迫到来之前完成其生命过程,来躲避干旱的危害,为避旱型;第2类则是通过限制水分的损失或保持水分吸收来延迟脱水的发生。这类植物通过深广而密布的根系来保持水分的吸收,同时通过增加气孔阻力与角质层阻力,减少蒸腾面积来达到减少水分损失的目的,为抗旱型;第3类则是在持续干旱的条件下忍耐组织一定程度的脱水,即在低水势下保持一定的膨压和代谢以及脱水情况下细胞原生质基本无伤害,为耐旱型。为探索树木的抗旱机理,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来研究植物各种生理生化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2.1叶片水分生理

水势是植物最基本的水分生理指标之一。根水势则反映根系的吸收功能,一般认为抗旱性强的树种根水势低,利于吸收水分。当植物失水大于吸水时,细胞和组织紧张度下降,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这种状态称为水分胁迫。干旱是引起水分胁迫的主要原因之一。

2.2光合特性及呼吸作用

在水分逆境的研究中,净光合作用速率的降低已成为显著的特征。一般来说,轻度缺水并不直接影响树木光合作用,当叶水势下降到一定数值后,光合作用才稍有下降,然后迅速下降。光合速率开始下降时的叶水势值因树种和试验条件而异,变幅大约在-0.5~-2.5 MPa之间。而且水分胁迫时光合作用的抑制有严重的后效应,植物受短期轻度和中度胁迫以后,恢复供水,光合作用可以完全恢复,但严重胁迫后虽然恢复供水,仍表现出干旱的后效应,这种后效应与干旱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3.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除了常规的节水抗旱措施外,还出现了多种提高树木抗旱性和成活率的措施,如施用生长调节剂、保水剂以及接种菌根等高新技术,通过改善树木的抗旱性或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来达到抗旱的目的。

3.1节水抗旱措施

常规的节水抗旱措施是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整地、地膜覆盖、容器造林等。

3.2生长调节剂(激素)

激素与植物的抗旱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干旱使植物体内激素的含量和活性发生变化,并通过这些变化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激素又可调节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性。生产中常用的激素有ABA(脱落酸)、CCC(矮壮素),另外,乙烯、细胞分裂素、多胺等也可提高植物的耐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之所以能提高植物抗旱性,其原因在于其能保护细胞膜结构及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合理利用水分,达到抗旱的目的。

3.3保水剂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产品也加入了抗旱造林的行列,如“干水”、吸水剂等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李昌龙,刘世增,安富博. 干水在沙旱生灌木造林中的应用[J]. 干旱区研究. 2001(02)

[2] 刘慧英,田希文,李金夫,王北,南炳辉,白永强,王力,蒋齐. “天然3号促丰灵”在抗旱造林中的应用试验[J]. 宁夏农林科技. 2000(06)

猜你喜欢

抗旱性树木技术
辨认树木
树木也睡觉
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基于称重法的烟草伸根期抗旱性鉴定
树木抗旱性及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树木之最
冰草抗旱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