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微观图像

2014-06-25王云川王安霞

艺术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共生融合

王云川 王安霞

摘 要:本文通过运用微观仿生的设计手法对生物微观图像形态的视觉语言进行提取、探讨并提出由宏观视野下表层的形态把握,探索以原真、分解、重构的“视觉化再生表述”的生物微观图像形态资源,满足现代人对于“健康与生态意识”的关注以及“原生设计”的物质与精神诉求,深度发掘生物微观图像形态的视觉秩序性。

关键词:微观仿生;生物微观图像形态;原生设计;融合;共生

1 洞察微观

早期的显微镜学家从事显微镜观察研究,分别对植物细胞、原生动物、细菌、红细胞等进行了观察和描述记录,发现细胞为动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和生命单位。细胞学说的确立阐释了植物界与动物界在自然的平面实现了生命本质的统一,成为人类认识微观视觉的一次重大飞跃。这一突破性的发现所带来的生命惊喜与成果不仅仅是生物科学的发展,也是图像视野由宏观向微观演进的里程碑。细胞语言所呈现的审美空间以非同一般的存在:饱满的生命内容让生物微观图像可以转化为具有视觉意义与审美的符号语言,其生物微观图像形态的视觉语言与人类文明的诞生与成长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时代的追逐中更替变换发展,所衍生出的内涵具有现代人类的性格与气质,释放着独特的视觉魅力与生命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洞察微观视觉语言,以“形”“色”“质”的共生构造为基础,向视觉文化建构维度“意”的延伸,发现生物微观图像形态对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思考维度与可用性价值进行开发,利用现有的技术及认知经验对微观语言进行提取、应用,从而构建独特的视觉景观,拓展新的视觉场域。

2 微观转向的视觉存在

2.1 微观的视觉价值

在复杂的宏观物理空间视野下,多重技术设备的发展与传统手工艺的遗存使得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像形态的视觉语言获取方法丰富而多彩。通过对宏观世界进行观察运用手绘、色彩、拼接、肌理、摄影、微观仿生等设计手法实现视觉语言在物理空间与精神纬度的有效传播与升华。生物微观图像的视觉语言是通过显微镜与计算机相连接,观测显微镜下的细胞、组织图像形态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与分析,将运动的、不定型的细胞及组织通过视觉表现手法将图像形态进行提取、优化、分类、归纳与综合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静态的、定型的、有机的、丰满的视觉语言;在新媒介的交互空间中的视觉运用也可以将动态的、不定型的、自相似的形态进行充分的连接与组合,不断地创造出更为丰富的应用价值,产生具有“生命力感”的视觉存在。

2.2 健康与生态意识下的视觉审美驱动

健康与生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值得我们终生关注的学问,在生态的环保理念指导下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注意膳食、加强体育锻炼等。健康意识及健康观念介入、融入设计,将不断促进和改变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医疗技术、设备不断发展与进步,健康与生态知识提升的今天,人们开始着眼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与其他生物空间的生态化成长,有助于生物微观图像形态的视觉语言应用与开发,大量的生物微观图像形态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利用价值较高的视觉传达信息文本。在健康与生态意识下,人对于视觉语言模式的关注,比例、尺度、色彩、图像等视觉造型要素总是在变化而又高度复杂的视觉存在中寻找和发现形态结构中的秩序、情绪与品格。人们常常在自然中寻求生物系统下的生命语言,以微观的视角探索着包含:淳朴、优雅、健康等多种因素的视觉有机体,彰显着形态丰富、秩序生动、优雅别致的自然之本。

生物微观图像形态的视觉语言现实是对健康与生态意义的探索、想象,实现对有机视觉秩序的把握,将单个细胞形态进行提炼和转换,整合细胞语言的秩序对视觉语言进行有效组织形成视觉单元。在微观仿生的视野下充满无限动能的“体”与“形”的聚散、融合勾勒出生命的轮廓;细胞运动过程所呈现的节奏与韵律,有形与无形的序是微观世界中生命形态的视觉力量表征;放大细胞生命的个性:将蕴藏着“追寻意义”,蕴含着动人的生命语言的生存意识与视觉设计相连接、沟通,从而创造出独具亲和性、有机性、包容性的形意神韵的视界。

2.3 微观视觉秩序的生命通感

生物微观图像形态是基于微观视域的视觉语言提取,通过运用微观意向仿生的手法构建生物微观图像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连接性,微观仿生设计是以“生命符号”的移情衍生转化为审美对象,从中“抽绎”出能与视觉观者感情发生共鸣的语言,实现“审美趣味”的营造。生物微观图像形态的视觉语言提取是以点、线、面为基点的归纳,通过对单个体形态结构的提炼,利用形、色、质等造型“因子”运用对比、均衡、和谐、力度、形式感、运动感、质量感等造型“素质”来组建各个视觉单元,运用重复与重构的视觉化再生方式,充分把握形与意的表达,将视觉情感在视觉平面上进行概括、塑造、雕刻,增强生命的序感、律感,从而组合构造形成具有生命通感的视觉秩序。

以视觉审美多维性视角下实现对微观视界的洞察、生物微观图像的分解、细胞语言的解构、微观视觉语言的再生。其构成原理:将细胞骨架作为形态特征提取的根据、按照细胞构成的轮廓或对称关系进行分类。所有的生物微观图像形态的视觉元素可以按照具有数学秩序的关系来组织和运用。通常近相似性特征提取是通过对细胞单元在形状、骨架内容、尺度、色彩、质感等变化与统一,保持强烈的视觉节奏感。通过总结被认知归纳的类型化视觉构成因子的内在结构与共同规律,实现视觉语言的秩序性构筑。

3 融与共生的视觉归属

生物微观图像是在开放的符号空间与文化语境下创造出的视觉感官、肢体语言、精神触点的视觉归属,释放着无限的审美驱动与生命潜能量。生物微观图像的视觉动力学凝固了生命的情境与动态,在生命发生的逻辑中制造独特的视觉因子,发掘生物微观图像的精神秉性,创建生物微观图像的文化景观,追踪和雕刻视觉语言的生命秩序。

在广阔的视觉场域内,人们生活在这个充满可视物的空间中,视觉图像语言已经成为社会形态构成的主导形式,视觉信息的传播与转换不断冲击与记忆着我们对于现代视觉世界的认知、观点、看法与态度。多维视觉语言构成主要是在宏观视野视觉图像发展基础之下不断挖掘和丰富微观视域中生物图像形态的视觉体验价值。生物微观图像形态的视觉语言是以技术性设备与手段获取;介入文化性——洞观生命文化、生命观的共性认识;融入历史性——直接的、具象的、可信的脉络承接,运用视觉移情手法组织微观视觉语言的新形式,充分实现宏观与微观视觉语言的价值创造,建构完整的视觉语言系统。

4 结语

融与共生的微观视觉语言的“生命通感”是通过捕捉生物微观图像形态变化特征进行分类梳理,其视觉元素的组合是根据不同微观生物图像形态的视觉有机性以及时代语境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语言的提取与构成进行立体化诠释,以自然的微观生命语言表征世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视觉共鸣。

参考文献:

[1] 朱永明.视觉语言探析——符号化的图像形态与意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维克多·帕帕奈克(美).为真实的世界设计[M].周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 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任瑞金.微观图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苏州大学,2012.

作者简介:王云川,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

王安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生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共生
《融合》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