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天津建筑的传统城市文脉

2014-06-25马志刚

艺术科技 2014年4期

摘 要:通过对天津“现代建筑”的考察分析,发现大部分的建筑形式已经失去了传统城市的文脉特色。通过研究天津具有传统城市文脉的“成功”建筑实例,唤起国内建筑师、国际同行和城市决策者的注意,引导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建筑为载体,重视地域文化,延续天津城市文脉。

关键词:天津现代建筑;传统城市文脉;延续

从北京到广州,由上海至重庆,从北到南,由东至西,我们所有的大城市形象几乎没有区别,城市之相似让人惊叹,历史意象被撕成了碎片,传统文脉荡然无存,天津六百多年的城市也未能幸免,承受着传统城市文脉之殇。

1 天津城市建筑的发展概况

天津因为漕运而兴起,正式筑城于明朝永乐二(1404)年,历经清朝、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近六百一十年,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使得天津城市文脉既具有明清两代传统建筑形式,也具有异国文化情愫的特色城市街区形式,还经历着新时代潮流建设大浪潮的影响。天津的当代建筑形式是多元的,也是多样的和多变的,建设者并采用杂糅并蓄的手段来建造它们,天津的现代建筑又融入了不同时期的多种元素。因此成就了天津城市文脉古代与现代并存、中西合璧以及反映时代大发展的城市特色。然而随着天津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改造建设严重冲击着传统城市文脉特色,致使天津城市文脉出现重度的“截肢”现象,城市空间的扩张把天津建筑的传统城市文脉远远地抛在九霄云外,老城的改造建设更是无情的践踏着天津建筑的传统城市文脉。

2 天津现代建筑“成功”的例子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城市改造和城市扩张过程中,还存在继续保有坚守“天津建筑的传统城市文脉”原则的一些现代建筑,希望它们的坚守能够唤醒人们的注意,期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还传统城市文脉给我们的归属感和温暖感。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成功”的例子。

(1)天津古文化街。天津古文化街长近七百米,原称宫前大街,天津人都叫“文化街”。位于老城里东门外不远,海河之西,北靠宫北大街,南临宫南大街,早在天津建卫之前就已形成的文化商贸聚集之地——宫前集,以经营文物、古家具、民间传统商品,及酒楼、茶庄、娱乐场等多种业态共存的商业步行街。1985年修复了宫南和宫北大街以及“天后宫”的天津古文化街,建筑形式皆为清代民居风格,全部为砖木结构,“一律青砖砌体、磨砖对缝,有坡顶、飞椽廊柱的楼阁,也有冰盘檐、挂落板、朝天栏杆的平顶小轩,高低错落、各具特色”,街道呈现出古色古香的味道。2003年古文化街扩建成综合性文化旅游区,较好的保护古代文化遗产,继续保存南北方民居杂糅的建筑风格。2007年古文化街被评为国家级5A景区。由于其地理位置临近老城里,其建筑形式以清代传统民居建筑为蓝本,形成了具有天津传统特色的商业街,从而延续了天津传统城市文脉,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2)天津万科“水晶城”居住区。天津万科水晶城居住区位于河西区的梅江南,东至解放南路,南至浯水道,西临卫津河,北至潭环支路。基地原为1968年建设的大型国企——天津玻璃厂,由于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大生产时代的天津工业建筑退出主旋律的舞台,但原址上遗留下许多的厂房、烟囱、铁轨、卷扬机和消防栓等构筑物,以及四百余棵大树等植物。开发商通过对场地分析和研究,制定了要最大限度尊重场地环境和历史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上与基地、城市原有历史和街区环境相呼应的思想,保留玻璃厂内很多有价值的构筑物,使其成为新居住区重要的建筑景观元素。天津水晶城居住区的东南面入口与老厂区入口位置一样,并将东入口的老大门改造为具有“玻璃厂”特色的新入口,成为新“水晶城”的标志。东入口处东西和南北向两条林荫大道被保留下来,分别作为步行道和车行道,场地的铁轨也被保留在东西向步行道上,轨道上安放了一系列情景雕塑,使人们体会到时光的变迁,在步行道的终点摆放了一台“旧蒸汽式火车头”雕塑,设计师用大生产时代的标志性元素展现历史,具有比较强烈的可识性和场所性。开发商将老卫生院周围几十棵成年白蜡树全部保留下来,并改建为一个公共广场,并通过地面的高程变化和布置景观小品的设计,营造出老建筑被拆除后的记忆感。设计师还将老厂区中心的一个旧厂房——吊装车间改建成会所,原有的巨型钢筋混凝土框架被全部地保留下来,混凝土粗糙的表面暴露于外,并配以新的钢材、玻璃来达到会所与多功能艺术展廊的使用要求,旁边的网球场也被围合在其中,渗透着大生产时代与现代感交融的美感。天津水晶城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对于城市来说,是在一个现代的城市中保留一片大生产时代的历史,延续着城市的文脉。在目前高速的城市扩张和改造建设的过程中,开发商和设计者们的这种做法非常可贵,既给城市增添历史味道,又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传承和发展天津传统城市文脉的优秀例子。

(3)天津“格调竹境”居住区建筑。天津格调竹境居住区位于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附近,东临月牙河,西至虎丘路,南至中山门四号路,北至广瑞路。格调竹境居住区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与城市文脉及空间形态的协调性,设计师从建筑的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光线和材料等建筑基本语汇出发,对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提取与变形,通过对传统建筑山墙和烽火山墙的解构重组,配以“传统窗格”来达到画龙点睛般的效果。居住区的建筑色彩采取灰瓦白墙的传统样式,在白色墙面的映衬下,用灰色工字钢作传统建筑的屋脊,用灰色双层钢管排列成传统的屋瓦的样式,用仿木色铝合金方通组成“花格窗”,并通过不断交错重复再现“传统建筑形式”,唤起人们对传统的回忆,并产生共鸣和亲切感,达到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对接转换。其实通过高层建筑中体现传统建筑样式比较困难,天津格调竹境居住区的建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带有明显的南方建筑特点略显遗憾,从建筑地域特色上稍显突兀。这无疑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天津传统城市文脉?

3 结语

在目前天津城市扩张和老城改造建设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百家争鸣,城市决策者和建筑师们对于天津城市的发展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希望他们在充分研究天津城市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的基础之上,在决策和创作中以传承发展天津传统城市文脉为出发点和目标,尊重城市文脉,挖掘城市精神和地域特色,延续天津传统城市文脉。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诺伯格·舒尔茨(挪).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 天津经济课题组.600年文化底蕴——津门故里[J].天津经济,2010(7): 18-21.

[4] 陈天,张阳.传承城市文脉 营造都市氛围——天津万科水晶城规划设计评析[J].规划师,2006(3):35-39.

[5] 滑际珂,龚立君.高层住宅的新“中式”设计理念[J].建筑学报,2010(3):77.

作者简介:马志刚(1982—),男,天津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