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思维与人生智慧

2014-06-24曹剑波

中国德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冯友兰石匠境界

曹剑波

今天,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哲学与人生的话题,我们将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认识自己,以及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这些问题。

为什么要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探讨人生呢?这是因为哲学思维是一种可以把握人生智慧的思维。哈佛大学流行一句名言:“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不在于他的知识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这句名言是哈佛大学第26任校长陆登庭说的,它明确地表明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问,是指导人们过美好生活的艺术,它不仅能帮助我们锻炼和发展思维,而且还能丰富和提高我们的境界。哲人冯友兰说:“哲学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的能力,一是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寻根究底,把握真我,提升境界。

哲学思维有很多类型,我认为与增进人生智慧相关的哲学思维主要有反思思维和语境思维。下面分别从反思思维与人生智慧,以及语境思维与人生境界的角度加以谈论。

一、反思思维与人生智慧

(一)反思思维

反思思维是一种高品质的哲学思维。在问题的解答上,直觉思维是直接的、迅速的和自发的,它与有意识的思虑无关,只需较少的注意力。与此不同,反思思维是对思想的思想,是反复的思考,它需要更多的时间,并与有意识的思虑相联,要求注意力集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善于反思的人通常会反问自己的直觉,而不是简单地信赖由直觉获得的答案。反思思维是一种高品质的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强的人,能深谋远虑,遇事三思而后行:他能避免急功近利,杜绝肆意妄为;他能防止头脑发热,减少意气用事;他能战胜独断专行,远离专横跋扈。研究表明:善于反思的人记忆力更强、反应速度更快、更难上当受骗,更会赚钱、寿命更长。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活了98岁;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活了102岁,都是明证。反思能力越强,越能深思熟虑,通常而言,哲学家比普遍人更能深思熟虑。哲学家爱追问形而上的问题,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擅长在常人无怀疑处怀疑,这些都是深思熟虑的表现。深思熟虑是哲学家共有的气质,哲学家是一群“密涅瓦的猫头鹰”。

实验证明,受过哲学本科教育的人的反思能力是没有受过哲学教育的人的2倍以上;受过哲学研究生教育的人的反思能力,是没有受过哲学教育的人的3倍。这表明,哲学教育有助于反思能力的提高。

(二)人之为人

哲学因其对人生不断反思,是使人成为人的一门学问,其旨趣在于教人如何做一个好人,如何做一个圣人,如何做一个完美的人。对于哲学的这种作用,先哲已有论述。梁启超曾说:“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是什么关系?”冯友兰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我所说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贺麟明确地说:“哲学是一种学养。哲学的探究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活动,一种使人生高清而有意义所不可缺的要素。”

中国哲学乐于思索人生,外国哲学也有丰富的人生智慧。在多年的外国哲学教学中,我最赞许的三个观点是:“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不值得过”“认识你自己”“从长远的观点看”。这三个人生信条都与反思思维直接有关。

大哲苏格拉底曾主张“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不值得过”,这就是要求我们要反思生活。在我看来,人是有理性的,对于生活要有所反思,有所规划,不要随波逐流,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行尸走肉。“宁做痛苦的苏格拉底,不做快乐的猪”,这是哲学反思的要求。

思考人生、规划人生,必须建立在“认识你自己”的基础上。苏格拉底倡导:“认识你自己”;耶稣诘问:“失去本真自我,赢得整个世界又有何益”;莎士比亚强调:“最重要的是:成为本真的你。”那么,如何认识真正的我们呢?我认为,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保尔·柯察金的“回首往事”+海伦·凯勒的“假如…”,就是最好的认识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假定:你即将走到人生的终点,面对着死亡,那么,你会如何看待你的一生?你将如何过好剩下的日子?当你站在人生的终点回首往事时,你会认为自己逝去的年华是在虚度因而悔恨吗?你会认为自己即将消逝的一生碌碌无为,因而羞耻吗?或者,你会认为自己这一生充实、有意义、没有白活吗?等等。这种方法需要借用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设想,不断进行思想实验。假如你只有3天寿命了,你最想做的3件事是什么?假如你只有3个月的寿命了,你最想做的3件事是什么?假如……?假如你只有60年寿命了,你最想做的3件事是什么?通过这种思想实验,你可能发现你真正需要什么,并因而把握真正的自我,把握人生的真谛。

在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荷兰哲学家是斯宾诺莎。他以道德高尚著称于世,罗素称赞他“是人格最高尚、最受人爱戴的伟大哲学家”,“就伦理道德而言,他是至高无上的”。斯宾诺莎提出过“从永恒的观点来看”的人生信条,“从长远的观点看”是我对斯宾诺莎观点的改写。在我看来,凡夫俗子是难以谈论“永恒”的,但可谈论“长远”。从长远的观点反思人生,就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一蹶不振,也不会因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当人生遭遇“少年无名师”“中年无贤妻”“老年无子嗣”“终时无好名”之类的憾事时,从长远的观点看,并非世界末日来临,不必灰心丧气,无需怨天尤人;当人生面对“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之类的幸事时,从长远的观点看,不要得意忘形,以免乐极生悲。

二、语境思维与人生境界

(一)语境思维

语境思维强调语境因素的重要性,赞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主张在做出判断、进行抉择时,要关注语境因素,遵循语境分析原则。在我的博士和博士后论文中,我系统地提出了语境分析原则。语境分析原则有很多,其中,与人生境界最相关的是语境补全原则和最佳语境原则。

语境补全原则主张,在进行认识时,要对直接影响认识结果的语境都进行考察,并加以补全。例如,认识对象是:一根一半插在有水杯子里的筷子。认识结果是:这根筷子是弯的。对这个认识结果,应补全为:在其他条件正常的情况下,一根一半插在有水杯子里的筷子是弯的。有人会质疑:这根筷子明明是直的,怎么说是弯的呢?把它从杯子里拿出来看一下不就清楚了吗?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虽然把筷子从杯子里拿出来看一下可以得出结论“这根筷子是直的”,但是,这时筷子所处的条件变化了,用这种特定条件下的结论去否认另一条件下的结论,是错误的。一半插在有水杯子里的筷子,无论谁去观察,也不论什么时候去观察,它都是弯的。我们不能因为它在同一种介质如空气或水中是直的,就否认它的弯曲性。由于没有“上帝之眼”,也没有绝对客观的观察,因此我们不能说这根筷子的本质就是直的。由于影响认识的语境在理论上是无限的,因此,把有影响的所有语境因素都补充全是不可能的,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也是不必要的。语境补全原则的要求是:在遇到有不同的认识结果时,补全直接影响认识结果的语境,使认识结果只有一种。

最佳语境原则主张,在进行认识时,最佳语境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对同一认识对象,常有多种认识结果,这些不同的认识结果在不同的语境下都可能是知识。但由于认识者是现实社会中具体的人,由于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因此,并非所有的语境都是值得选择的,并非所有的语境都是平等的,并非所有的认识结果都可以成为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一员。

语境的不平等性要求我们在进行认识时,选择最佳认识主体。科学认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普遍性的、为社会所接受的真理,并最终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因而并非所有的主体都能成为社会认可的认识主体。最佳认识主体是指对于某一对象最有资格进行认识的人,例如,对“太阳最近一次黑子爆发将在2015年10月”这句话的真假做出判断,天文学家就是最佳的认识主体,普通民众、“大师”或者巫婆则不能成为最佳认识主体。知识的最终认识者是相关的权威,谁是权威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权威必须是相关的而非不相关的。

(二)人生境界

人生百态,看法各异,即使对同一种工作,也是见仁见智。“不同的石匠”这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很棒的石匠工作。”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盖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三个石匠,虽然做着同样的工作,然而他们的生活境界截然不同。第一个石匠以其工作为苦;第二个石匠以其工作为乐;第三个石匠以其工作为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我们的工作、过好我们的生活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先了解人生的境界有哪些,再利用语境思维做出选择。在人生境界的各种学说中,我个人觉得冯友兰和张士英的四境界说是值得推介的权威之说。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在冯友兰看来,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贞元六书》中,他提出,人的精神境界有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宇宙境界。在自然境界中,一个人做事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他对他的所作所为并无清楚的意识,他所做的事,对他没有什么意义。在功利境界中,一个人意识到他自己,并为自己做各种事。他所做的事,后果可能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因此对于他来说,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功利的意义。在道德境界中,一个人了解到了社会的存在,认识到他是社会的一员。他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他是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是符合严格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在天地境界中,一个人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知天、事天、乐天、同天,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冯友兰认为,在这四种人生境界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这四种境界,随着程度的增加,其境界依次提升。

无独有偶,张世英也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他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并对各个层次作了精致的说明。

欲求境界是最低的人生境界。欲求境界主要指两岁以前处于无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人主客不分,只知道满足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单纯处于这种境界中的人,既未脱离动物状态,也无自由可言,更谈不上有什么人生意义和价值。婴儿如此,成人中精神境界低下者也是如此。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就是平常所谓的“低级趣味”的人。求知境界中,个人已经主客二分了,作为主体的自我不再仅仅满足于最低生存的欲求,还有了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在这种境界中,个人由于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精神的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大大提升了。在道德境界中,个人产生了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意识,并有对他人负有责任和义务的道德意识。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由于有责任感和义务感,也有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因此,他“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张士英认为,道德境界有高低层次之分。低层次的道德境界停留在“推己及人”“同情”和“怜悯”的水平;高层次的道德境界是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他人负责。只有达到高层次道德境界的人,才是一个有高级趣味的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审美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审美意识完全超越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而进入了主客融为一体的领域。审美境界既非漂亮、好看之类的“视觉之美”,也非庄子的“逍遥”之境和王维的“万事不关心”的“禅意”之境,而是一种经得起磨炼的蓬勃奋发、博大高远之境。

张士英认为,在现实的人生中,四种境界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现实的人往往以某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余占辅助地位。张士英呼吁,人生应该以高远的审美境界为主导原则。他认为,以此为主导,虽然“担水砍柴”,也会觉得“此中有真意”。否则,虽然吟诗作画,亦只能贻笑大方。

在我看来,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相比,虽然张士英四境界说更系统、更精致,却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很明显,两人所说的四种境界是一一对应的。对他们所谈的四种境界中的个人,我们可以分别称为粗人、能人、好人和雅人。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做什么人呢?

(三)语境选择

如果有人说,我才懒得花心思去想,我才不要选择,能做什么人就做什么人,任其自然。果真这样决定,那正是哲学反思思维所反对的,是苏格拉底所反对的。这种“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这种人也许天天都是快快乐乐的,然而却是最低境界的粗人,类似“快乐的猪”。

如果有人说,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按照语境分析的观点看,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虽然如此,然而我们却不能说每种生活方式都是同样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都是最适合的。因为这种说法违背了语境不平等原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看法,会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甚至虚无主义。正如对于我们的健康状态的评价,我们应该相信相关的权威例如保健医生,对于我们生活方式好坏的评价,我们也应该相信相关的权威:对人生有深刻体悟与认识的人。冯友兰和张士英就是这种权威。

如果有人说,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我相信有深刻体悟与认识的人,他们认为雅人最值得做,因此我要当雅人。说这些话的人,对如何生活有所思,而且也选择了最佳认识主体,也遵循了语境不等原则,因此他的选择似乎是正确的选择。然而,他却违反了语境补全原则。虽然雅人值得做,然而却不是人人都做得来的。把自己的具体情况补全到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中,就会发现雅人也许并不适合。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追星族们”往往不理解这一点。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选择我们的生活方式呢?选择的步骤可概括为:认真思考;相信真正的权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人生境界的追求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实实在在地过最适合我们的生活,并以追求最高人生境界为理想目标。“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尽全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样,当我们走到人生的终点,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在给自己盖棺定论时,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一生没白活!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肖茂红

猜你喜欢

冯友兰石匠境界
我不想让你误会
遇事不要轻易下结论
我不想让你误会
金岳霖帮助冯友兰转变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石匠
本期话题:石匠的故事
哲人与石匠
胖石匠
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