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类”材料作文三大类型
2014-06-24豆党锋
豆党锋
【高考风向标】
2014年上海卷“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四川卷“一个人与整个世界”,福建卷“面对空谷”;2013年浙江卷三位名人对“童真”的解读,安徽卷萧伯纳的名言“为什么这样与为什么不能这样”,上海卷“重要的事情”;2012年福建卷冯骥才对“时间与路程”的阐释,山东卷孙中山对“革命”的论述;2011年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
【试题类型】
言论,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指那些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指有意义的,向人们揭示一定道理的言语,或流传于世的谚语、格言等等。
“言论类”材料作文,从试题材料所蕴含的观点来看,可分为三大类:
一、单一观点型
所谓单一观点型就是试题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只有一个。
如2014年四川卷试题材料只有一句话“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福建卷“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又如2013年上海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句话,作者明显强调的是后半部分,即不要只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而是放眼世界,突破自我,做有利于社会、世界、人类的事情。
单一观点型是言论类材料作文中最简单的一类,考生可采取以下步骤来审题立意:
①明白材料的感情倾向,找准材料所蕴含的真正的观点。如2014年福建卷与2013年上海卷,考生的立意点只能是后半句而不是前半句,即立意的重点在于“桥梁栈道”与“最重要的事情”。
②紧扣言论中的关键词一字不改以避免偏题。如2014年四川卷考生立意的关键词必须是“站起来”、“世界”。
③让思想驰骋于材料之外,八方取材,联系社会与人生,写出言论的现实意义,但行文时也一定要用言论中关键词扣题,切忌游离于关键词。
【2015年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怀念着另一条。”
——(美)罗伯特·弗罗斯特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法运用】
此题是则典型的单一观点型言论类材料作文。审题时,考生首先要找准关键词,很明显,材料中的关键词是“两条路、只能走一条、怀念另一条”,通过这些关键词,作者表达了很明确的观点,那就是两条路我们只能选择一条,并且一旦选择了某一条,就必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在构思时,考生便可紧扣关键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展开联想,可从大与小两个方面来行文立意:①人生之路的选择。如苏轼不愿呆在京城勾心斗角,多次请求外调,始终坚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官之道;2013年最美乡村医生钟晶25岁辞去贵阳市的医院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龙河村甘愿做一名乡村医生……②企业、社会、国家发展之路。如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发展模式、创新型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以上构思,考生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一定要写出坚守所选之路的过程与艰辛。
二、对立观点型
所谓对立观点型就是试题材料所蕴含的观点有两个,并且这两个观点又是并列、对立的关系。
如2014年上海卷“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又如2011年上海卷“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对立观点型试题,言论中蕴含着两个观点,这两个观点对立并且没有主次之分,以2014年上海卷为例,考生可采取以下几种写作思路:①赞同第一个观点,拥有方式上的自由;②赞同第二个观点,目的的不自由;③辩证的看待两个观点,目的与方式的辩证关系。
【2015年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如果你想走得快,就必须独自行动;如果你想走得远,就必须结伴而行。”
——非洲谚语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法运用】
此题是则典型的对立观点型言论类材料作文。材料中有四个关键词,他们分别是“走得快、独自行动、走得远、结伴而行”,通过这四个关键词考生可明显地看出材料蕴含2个对立、并列的观点,故考生可有如下构思:①赞同第一个观点想走得快必须单独行动。比如李清照、徐霞客、乔布斯,他们的思想远远超出了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理所当然地处于时代的最前列。②赞同第二个观点想走得远必须结伴而行。比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可谓一代天才,然而在创立的道路上,最初信奉单打独斗的他却举步维艰,只因他纵然是天才程序设计者,可在商业运作方面却难担大任,后来正是他与伙伴的合作同行,才缔造了如今鼎盛的社交网络。③辩证的看待单独行动与结伴而行的关系,既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敢于走别人之不敢走之路,又要重视合作的力量。
三、相辅相成型
所谓相辅相成型就是指试题材料中蕴含几个观点,这些观点命题者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它们要么互为补充,要么正反对比,共同探讨了一个话题。
如2013年浙江卷,中国作家丰子恺认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疑问,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英国作家菲尔丁痛惜,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这三句话,试题材料没有明显地褒贬倾向,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探讨了一个话题——童心。
此类型是言论类材料作文中最为复杂的一类,它实质上是多则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变体,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树立整体意识。因为试题材料中的几句话是一体的,考生切不可抓住其中的一句而抛开其他的几句以致于偏题。
②提炼话题。考生要善于提炼几句警句中共有的关键词,一般此关键词就是试题所要探讨的话题,如上例三句名言都涉及到了孩子与心灵,所以试题则是对“童心“话题的探讨。
【2015年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就被关在门外。” ——(印度)泰戈尔
“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意大利)朗根尼西
“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 ——(德国)普朗克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法运用】
此题是则典型的相辅相成型言论类材料作文。第一步:提炼话题。材料中的三句名言命题者没有任何感情倾向赞同某一句,而且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错误”,所以三句名言在共同探讨了一个话题,那就是如何对待错误。第二步:整体解读材料。通过阅读考生不难发现,三句名言有一个共同的感情倾向,那就是不能拒绝错误,所以考生在对错误这个话题解读时只能就着“不能拒绝错误”这个方向来行文,不然就脱离了材料内涵以致于偏题。
【误区警示】
(1)偷换关键词。言论中一定有承载着材料内涵的核心词语,如2014年上海卷的“自由与不自由”等,这些核心词语实质上就是考生立意的关键词,考生必须紧扣这些关键词才能准确审题立意,但从阅卷现场来看总有一些考生将关键词偷换以致于文章偏题,如有考生将“不自由”换成“既定的目标或梦想”等等。
(2)立意较浅。考生抓住言论中的关键词,仅仅是审题立意的第一步,文章要想写出深度还必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出言论所蕴含的哲理、隐含义,挖掘出喻意。但从阅卷现场来看,有些考生仅仅停留在言论本身上,根本不去联系社会、人生,这样虽说不能算偏题,但是却很难得高分。
【名师押题】
【原创试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
生命的价值就在有限时间内创造无限的价值!
——励志流行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考立意】①活在当下,享受生活;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③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
【原创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
当发生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伏尔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考立意】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②敢于承担责任;③整体与局部、个体与集体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