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上)

2014-06-24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湖南农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吡蚜虫量分蘖期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上)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各地依照湖南省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湘农业办质〔2014〕20号文件),选择适合本地的绿色防控技术认真推广应用。一要按照《湖南省农业厅关于推介发布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科学用药品种(第一次修订)的通知》(湘农业办植〔2013〕71号文件)的要求,从推介品种中选择适合本地的高效、环保药剂,提倡不同药剂合理轮用,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二要普及稻种的浸种与拌种技术,防治秧田期病虫害,尤其是提高预防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三要注重施药技术,提高药剂防治效果。应避开高温和强光照时段施药。四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操作规程,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

一、稻飞虱

1.保护利用天敌 推广保蛛治虫、稻鸭共生等生物防治配套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天敌在前期的控虫作用。

2.灯光诱杀技术 应用拉线的频振式杀虫灯,每盏灯控制面积约为2~3公顷,天黑开灯,凌晨1时关灯。

3.药剂防治策略 防治早稻飞虱要在水稻孕穗前发挥天敌自然控制和植株补偿作用,减少用药,孕穗抽穗期虫量达到每百丛1000头时,争取一次用药防治过关。中晚稻飞虱提倡全生育期确保2次用药,发生量较大情况下合理安排第3次用药:第1次安排在分蘖期,当飞虱虫量达到每百丛500头时施药;第2次安排在孕穗末期,用长持效期药剂“压前控后”,即“压四控五”(压低第四代基数,控制第五代发生)防治措施;第3次安排在穗期,当每百丛虫量常规稻达到1000头、杂交稻达到1500头时,用速效药剂防治。

药剂选择:要避免使用复配制剂,尤其不要使用噻嗪酮、吡虫啉的低含量复配制剂。早稻飞虱防治选用高含量的吡虫啉。中晚稻第1次选用噻嗪酮,成虫量大时用噻虫嗪;第2次选用哌虫啶、吡蚜酮,虫量较大的情况下若使用吡蚜酮要混用烯啶虫胺;第3次用吡蚜酮与速效药剂如烯啶虫胺、速灭威、敌敌畏等混用,缺水情况下应选用敌敌畏或速灭威拌毒土撒施。不要用毒死蜱拌毒土撒施。

推荐用量:哌虫啶、噻嗪酮、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烯啶虫胺每667平方米每次施用有效成分分别为2~3克、15~20克、5~6克、6~10克、1克、5克。要注重施足药液量,每667平方米对水30公斤确保喷药质量。敌敌畏、速灭威毒土法撒施时,每667平方米每次施用有效成分分别不少于240克、125克,注意分厢撒施,以防药害事故发生。

二、稻纵卷叶螟

在主害代稻纵卷叶螟始蛾期至盛末期,田间放置稻纵卷叶螟性诱剂,每667平方米放置诱捕装置2个,利用性诱技术来诱杀稻纵卷叶螟雄蛾,减少田间虫口数量。化学药剂防治主要做好水稻中后期稻纵卷叶螟主害代的防治。大发生情况下提倡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施药,分蘖期及圆秆拔节期每百丛有50个束尖,穗期每667平方米有幼虫10000条以上,应列为防治对象田。防治药剂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阿维·氟酰胺、四氯虫酰胺、高含量的甲维盐与阿维菌素。

三、二化螟

水稻分蘖期与穗期治螟并重,注重抓好螟虫危害“桥梁田”和越冬代螟虫防治,压低基数,控制螟害率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1.推广深水灭蛹、早稻稻草及时处理等耕作栽培治螟措施。

2.推广灯光诱杀和性引诱剂诱杀技术。灯光诱杀用拉线的频振式杀虫灯,每盏灯控制面积2~3公顷。性诱剂诱杀每667平方米放置1个诱捕器。

3.推行保蛛治虫、田埂种豆等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技术。

4.药剂防治。坚持按防治指标适时用药。防治分蘖期二化螟,当枯鞘株率达3%时用药;防治穗期二化螟,如上代每667平方米残留虫量500条以上,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期相吻合时(每667平方米卵块数达到50块),在卵孵高峰期用药防治。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苏云金芽孢杆菌等药剂,争取每代一次用药防治过关,不过关的要及时做好后续防治。 (待续)

猜你喜欢

吡蚜虫量分蘖期
香稻分蘖期减氮侧深施液体肥对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盲蝽的效果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早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
浅谈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效果研究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