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国有企业人事聘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6-23宫玉刘国静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聘任制原则素质

宫玉+刘国静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的人事制度也进行了相应改革。我国国有企业实行聘任制,是为了选拔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各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并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实现人和事的科学结合,以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因此,在开展聘任干部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聘任条件。

一、聘任工作的原则

(一)因事择人的原则

所谓因事择人,就是以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管理和技术岗位空缺状况为出发点,确定聘任的目标。企业在开展聘任工作之前,要对下一阶段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管理和技术岗位及其数量进行规定,要取消“混岗”。我们不能因人设事,因人设岗,盲目地聘任一个人,这样导致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不但无益于企业的发展,而且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加重了企业负担。

(二)德才兼备的原则

企业聘任人员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聘任标准,既要考察其政治思想表现,又要考核其专业技术知识,能力以及在原岗位的工作实绩。两方面不可偏废,有德无才有碍于我们事业的发展,有才无德会使我们的事业迷失方向。只有坚持“干部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方针,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三)用人之长的原则

不同的人各方面的素质是不同的。人在素质上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各种素质间的差异以及同一素质不同要素的差异上。由于人们在素质上的这种差异性,在安排人员在相应的岗位上,以充分发挥其特长,这就是用人之长的原则。企业开展聘任工作、必须坚持用人之长的原则。在进行聘任工作中,通过考察、考核准确地了解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把他们安排在最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上,克服用人问题上求全责备的思想。

(四)试用原则

知人之长是一个相当复杂和因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几次反复才能比较确切地了解一个人的特长。因此,对首次聘用的干部,应该有一个试用过程,通过试用来考察安播得是否恰当,是否用其所长及适合技术岗位要求。试用期的长短根据各人所从事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予以区别对待,一般为半年到一年之间。

(五)回避的原则

企业拥有用人权力,目的为了使用人与治事结合起来。使企业的领导者能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出发来选用干部,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为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企业领导人能正确地使用用人权力,就应实施人事回避原则。聘任干部工作中的回避,主要是指亲属回避。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聘任干部工作开始全面推行。总的说来,当前干部聘任工作基本上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与发展的要求的。但是,干部聘任制度本身还不够完善,不够配套,特别是关系到干部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聘任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时有发生

一些企业在选拔聘任制干部时没有从国家、企业利益出发,未能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存在主观随意性。特别是个别企业领导人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在选拔任命干部时,以人划线,任人唯亲,造成“亲化组合”,扭曲了聘任制的形象。

(二)聘任工作宏观调控不力,造成企业队伍过于庞大

有些企业由于不能正确使用自主设置机构和聘任人员的权力,盲目增设机构,随意聘任干部,导致生产人员增长过快,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三)聘任程序过简

许多企业聘任干部存在无合同、无聘书、无明确的聘任标准和职责现象。聘任干部工作随意性过大。聘期内没有必要的考核、培训等日常管理措施。

(四)待遇不能得到及时落实

目前,许多企业聘任人员管理措施不健全,聘任制干部的工资待遇不能及时得到落实。有任职时是干部、退休后是工人,两者分离,不合实际,导致聘任制干部本人心理不平衡,意见较大。

三、对策措施

以上问题.是我们进一步完善聘任制干部制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

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实行对干部聘任制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它对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有重大意义。企业领导应及时了解和研究本企业干部聘任工作的问题,从组织上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科学设置岗位,重在调查分析

在具体聘任工作中,要科学设置企业内的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企业主管部门要帮助企业搞好企业现有的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调查分析,进行岗位分类,严格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定编、定岗、定员。企业在“三定”的基础上进行干部聘任,防止盲目聘任。

(三)从企业实际出发,遵循国家相关规定

在这一问题上,要在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从企业实际出发,解决聘任人员的福利、待遇问题,使受聘职工在政治荣誓、物质奖励以及晋职、升级、评定职称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四)加强聘任管理,进一步规范程序

聘任程序要进一步规范化,逐步加强对聘任干部任期内的人事管理工作,定期对聘任制干部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聘任干部奖惩、晋升、培训的依据,增强聘任透明度。

参考文献:

[1]安鸿章.企业人才聘任的两种模式[J].中国人才,2002,(4).

[2]刘振德.企业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探索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0,(5).

作者简介:宫玉,女,华北油田公司鉴定中心考务管理科科长,工程师;刘国静(1971-),女,华北油田公司华兴服务处鉴定站科员,工程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聘任制原则素质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新驱动力】江苏:首批聘任制公务员将上岗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