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危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对策

2014-06-23王慧娥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高压氧气管实验组

王慧娥

·短篇论著·

重危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对策

王慧娥

脑外伤;脑出血;高压氧;护理

近些年来,高压氧(HBO)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适应证的治疗,但由于高压氧治疗具有其特殊性,重危患者在氧舱内的护理既不同于一般患者的护理,也不同于常压下护理,笔者结合近年来我院氧舱收治的77例重危HBO治疗适应证患者的实践,浅谈高压氧舱治疗的护理对策和有关注意事项。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77例实施护理对策的HBO治疗的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实施常规护理的HBO治疗的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男/女(例)重型脑外伤(例)脑出血(例)脑梗死(例) 77 42.9±8.6 46/31 38 21 18对照组实验组74 46.3±11.2 49/25 41 16 17

2 方法

2.1 HBO综合治疗

分别采用脱水降低颅内压、抗生素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及肢体功能训练。HBO治疗一般在伤后2~3周,生命体征稳定时开始实施。治疗采用烟台宏远氧舱制造厂生产的8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表压0.1 MPa。加压时间20 min,稳压采用面罩吸氧20 min×3次,中间间歇5 min吸舱内空气,减压20 min,每次治疗总时间为11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每周休息1 d,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别治疗3~5个疗程。

2.2 护理对策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舱内护理多由患者家属协助自行完成;实验组患者,根据不同疾病和不同阶段的护理要求实施。

2.2.1 加压阶段 患者入舱前可常规给予呋嘛滴鼻液(尤其是初次入舱者),加压前应将与患者身体相连接的管道做妥善固定,防止移位或脱落,将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夹闭。发觉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加压并嘱其捏鼻鼓气、吞咽、打哈气等开启咽鼓管动作,对处于昏迷、气管切开或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持续给患者喂水或事先做鼓膜穿刺,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状态,若出现烦躁、皱眉等痛苦表情,适当减压使咽鼓管通气或做鼓膜穿刺后再缓慢加压。但对有呛咳或容易腹胀的患者则不宜采用喂水的方法开启咽鼓管。

2.2.2 稳压阶段 当舱压升至治疗压力时,操舱人员打开控制台上的供氧阀和排氧阀,调节氧流量,患者均须带好面罩吸氧。对意识障碍阶段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则用用一级供氧法给氧,操舱员应通过控制台流量计观察和掌握患者的吸氧状态,并观察患者有无口唇及面部肌肉颤动,面色苍白、恶心、大汗等氧中毒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吸氧,改吸舱内空气,密切配合医师采用止痉镇静的方法处置。稳压期间应定时通风换气,控制舱内的氧浓度在23%以下,维持舱内温度在18~26℃。对有癫痫病史者,应注意观察癫痫前期症状,防止癫痫大发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医师妥善处理。

2.2.3 减压阶段 减压前取下吸氧面罩,关闭供氧阀。由于减压时舱内温度下降,重症患者更易患减压病,因此,减压过程中要注意患者保暖。减压期间,提醒舱内人员保持正常呼吸,不得屏气,以防肺气压伤。

2.2.4 治疗后阶段 主动询问患者有无耳痛、头痛、胸痛、咳嗽、口鼻出血、痒疹、四肢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危重患者治疗后要有生命体征测量记录,必要时协助病房医护人员护送患者回病房。

2.3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能恢复正常生活。CT显示脑损伤消失,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2)好转:症状好转,神志清楚,但尚有头痛、头晕,生活基本自理或部分自理,CT显示局部有脑退行性改变或有脑室扩大。(3)无效:生活需要他人照顾,尚有智能和运动功能障碍,CT显示脑退行性改变或有脑室扩大。治愈和好转视为有效[1]。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一般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疗效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的天数、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例)

4 讨论

因为HBO在一定条件下对纠正机体缺氧、促醒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HBO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于缺血缺氧性疾病的治疗[3]。颅脑损伤、脑血管病是HBO治疗比较常见的适应证,此类患者由于手术、气管切开、长期鼻饲管等因素,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这将不同程度影响进舱治疗的连续性和治疗效果。而作为护理人员,则须不断从各种渠道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优化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2]。

重型颅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因肢体功能障碍或病情危重,生活多不能自理,常有明显的无能或无助感,患者情绪控制能力差,可为一点小事产生恐惧、哭泣甚或厌世轻生的念头,对家属或周围人产生厌烦感而不配合治疗;加之HBO治疗必须将患者置于一个密闭的空间,许多数患者甚至没有亲人陪伴,易使患者产生幽闭感,继而加重紧张恐惧或烦躁的心理。因此,积极疏导患者情绪,鼓励他们战胜疾病、接受HBO治疗显得很有必要[3]。

除了教会患者开启咽鼓管动作、火种等不能带入舱内等常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外,还做到:(1)了解患者的病情。氧舱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应该知道患者基本情况,如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发病时的情况、病情轻重、意识状态、目前的治疗状况、有无并发症或继发症、有无发热和肺部感染的表现。危重患者多有昏迷和气管切开,应该专门安排医护人员或家属陪护。舱内负压吸引装置应该调至备用状态,以便于必要时为患者吸痰。对尿潴留者实施导尿时,若患者过度躁动,可给予适量镇静剂或以约束绳带相对固定四肢,以防坠床。(2)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除了观察患者的神志以外,还须注意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肢体的活动情况。有条件的应及时调整好舱内监护系统,以便治疗中适时对患者进行监护。对需要在舱内输液的患者最好于进舱前将输液器更换成开放式输液或者软袋输液,若使用玻璃瓶输液须用长针头穿过液面,防止在减压时气泡进入血管导致气栓。(3)控制进舱禁忌证。凡患有重症上呼吸道感染、活动性出血、视网膜剥脱、氧中毒等禁忌证者不能入舱,对那些气管切开的适应证患者,为防止出血和皮下气肿形成,在气管切开>24 h方可进舱[4]。

有些在常压下的操作方法,到高气压下就需改进,否则则会影响吸氧效果。比如对有些采用气囊固定气管套管的患者,进舱后,随着舱压增加,气囊内气体被压缩容易造成气管套管固定不住而脱落,此刻要么将气囊内改充无菌生理盐水,要么不断给气囊充气,否则就会影响到患者在舱压下充分吸氧。

对那些须长期实施HBO治疗的患者,采用固定体位容易导致压疮,除吸氧间隙期适当翻身(吸氧时翻身容易使体位不当而影响吸氧),舱内治疗期间可用橡皮垫圈垫于容易受压的部位,而且进舱前应该将橡皮圈内的气体量适当充足些,以免在舱压下橡皮圈内气体被压缩而减低效果。

少数患者(多见于合并脑水肿的患者)减压过程可能出现病情反跳现象,此现象一般为减压导致脑血管相对扩张,脑血流量增加所致。出现该现象时,应及时给患者肌肉注射20 mg速尿或10 mg地塞米松,待病情平稳后再缓慢减压[5]。重症患者抵抗力本身低下,加压时舱温降低,如果是寒冷季节,舱温则更易降低,如果减压前就打开空调制热,就能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机会。

临床效果证明,由于HBO治疗的特殊性,在HBO治疗过程中,建立一套安全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及加强安全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对2组患者以时间段分组尚不够严谨。之所以如此分组是因为我院现在的HBO舱内的护理对策是2008年以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而对照组的患者其实是氧舱刚建立不久,在本对策没有建立和完善以前的追溯性对照,这使分组的随机性受到一定限制。(2)目前评价护理工作的量化指标尚不够完善。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9-30;468-470.

[2] 高光凯.高压氧治疗危重症进展[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20(5):350-353.

[3] 朱月梅.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0):91-92.

[4] 杜宏香,孙惠.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4):136-137.

[5] 李文,高宇,高春锦,等.高压氧综合治疗心肺复苏后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4,21(2):109-111.

R473.5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4.06.036

2014-06-05)

(本文编辑:张阵阵)

253500 山东陵县,山东省陵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高压氧气管实验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