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4-06-23
北京:计划3年内取消“小升初”推优和特长生
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措施之一,北京市正在考虑3年内取消“小升初”推优和特长生招生。北京市委常委、市教工委书记苟仲文日前在参加北京市人代会分组审议时表示,北京市将积极推动“小升初”改革,其中,到2015年取消全市“小升初”推优和特长生招生已经纳入政策考虑,目的是扩大初中优质教育资源对普通学校的覆盖面。
目前,“小升初”推优和特长生招生人数在北京各区县“小升初”招生总数中的比例为20%至30%,参与推优的资格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西城区2013年“小升初”推优的比例为30%,参与推优的学生要求至少有一年获得市区级三好学生且平时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标准。东城区2013年“小升初”推优比例为20%,要求须为市区级三好学生。
与推优、特长生招生逐渐退出相对应,在北京市各区县教育综合改革中,学区制、九年一贯制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的主要形式。例如,东城区已经确定今年将在全区新增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行小学初中直升,而区域原有优质初中的入学名额也将更多定向投放到对口普通小学。
辽宁:沈阳小学都将有专用书法教室
沈阳将通过加大从高校和社会招聘书法教师的力度,以及使全市小学语文教师都接受书法培训等办法,弥补书法师资的不足。该市教育局已投资1800万元在全市修建370个书法专用教室,到年底前,确保每所小学都拥有自己的书法教室。(来源:《沈阳晚报》)
山东:青岛扩大校长20项办学自主权
经过两年探索,青岛市100所学校完成新一轮学校依法办学章程修订工作,并全面开展校务委员会建设等内部治理结构创新试点。
青岛市将全面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2015年暑假前,全市30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初步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青岛市提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基础和前提是“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核心是落实和扩大校长办学自主权。该市已初步确定扩大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招聘、干部选聘、内部机构设置、财务管理等5个方面近20项学校办学自主权,同时严格控制涉及学校的文件、会议、表彰和检查数量,给学校放权和“减负”。
江苏:南京发布中小学生午餐标准
针对本地学生体质和营养状况制定的《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试行标准》日前正式发布,据悉为国内首份针对中小学生午餐发布的标准。其中,油盐摄入量有标准,不再随厨师的喜好;食谱中没油炸食品,小学生配餐虾代鱼,以免被鱼刺扎伤。教育部门将组织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监管督查。(来源:《南京日报》)
天津:颁布“减负”六条严规
天津市教委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六条规定,要求各区县教育局和所属学校必须采取坚决措施贯彻执行。
涉及“减负”的六条规定的内容主要是: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初中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小学不得安排早、晚自习,保证学生午休时间。禁止节假日补课,健全正常的学习辅导秩序,国家规定的全年11个法定节日、双休日、寒暑假,全市中小学毕业年级、非毕业年级一律不准补课。严格控制各学科学生家庭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不得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不得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严格控制考试次数。规范教辅材料使用。落实文体活动。
天津还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工作专项督导,实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对违反“减负”规定、有章不循、有禁不止者,将给予严厉处理。
四川:成都武侯区尝试幼师师德考评积分制
近年来,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体罚幼儿、收受财物等师德乱象在全国各地屡禁不止,引发社会、家长的高度关注及强烈不满。故而,加强师德考核,打造师德高尚、行为文明、身心健康的幼教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师德如何界定,如何评价,由谁来评价?参照群众信访、投诉制定的单一式师德考核标准该如何破题?鉴于此,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制定出幼儿园师德建设考核办法,于近日发布了《成都市武侯区幼儿园师德建设考核方案》,对幼儿教师师德行为实行量化考评,使幼儿园的师德建设、保教人员的师德行为有了对照标准。
《方案》涵盖“基础”、“加分”两个部分,从“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监督管理”、“行为规范”4个大类着手,细分为13项具体指标。“基础部分”采取幼儿园自查自纠、第三方测评、家长测评、教育局考评四种方式,旨在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各项师德建设行为,提高管理效能,强化队伍建设。“加分部分”采取幼儿园自主申报、教育局审核定分的形式,旨在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教师自主发展、创新发展,提升幼教职工综合素养。
武侯区打破传统的行政主导的考核形式,把家长、社会作为对幼儿园师德建设考核的主要力量,第三方及家长考评积分占比总和高达80%。为了将本项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武侯区还将成立一支由社会人士组成的师德行风监督队,设立监督热线及QQ群,多渠道听取人民群众、社会、家长对幼儿园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如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散布有害于幼儿成长的消极言行、接受家长财物”等6种师德乱象,将被一票否决。考评结果将作为督导评估、创等晋级、年审、奖惩的重要依据。当年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将予以通报批评,连续3年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将建议相关部门注销其办园资质。
(以上部分信息选自《中国教育报》,并对原文有编辑改动。)
推动自主招生法制化
——张尧学在《人民网》上撰文指出:今年由于有些学校在自主招生的工作上做得不是太好,教育部反复要求,对5%要严格掌握,而且校长、书记都公开承诺,不准点招一名学生,否则将面临辞职、罚款的处罚。虽然这样做是出于防止自主招生腐败发生的目的,但现代社会对高校培养特色人才的发展要求更高了,没有特色的招生就难以“特色培养”。因此,国家不能因为害怕腐败而选择让高校只用高考这一把尺子去选择学生。
八成人不识施一公的“正常与不正常”
——高亚洲在《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日前,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荣获2014年的爱明诺夫奖。然而据央视调查,近八成公众不知道施一公是谁。与明星八卦相比,科学领域的新闻确实没有明显的围观价值,科学家长年坐冷板凳也不足为奇。从科学研究的热性来看,可能恰恰是这种“不为人知”成就了科研成果的“悄然生长”。然而,从国家层面来讲,当我们屡屡提及“创新型国家”,表现出对“中国制造”的焦虑时,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的科普教育在应试教育的紧箍咒下如何真正为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寻得真经呢?
官员在职读博应严加规范
——于文军在《四川日报》上撰文指出:学术根基深对官员从政当然不是坏事,许多时候,对官员的思维与决策都有好处。但官员毕竟需要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一窝蜂地在职读博就有待斟酌。读博势必分散精力和时间,影响工作,所以有人就贪图轻松“走捷径”。而“走捷径”出来的博士,是水货,亵渎了博士的殊荣,不但坏了学术界的清誉,也是官员道德上的污点。对“水货博士”官员泛滥的忧虑,就是孟学农建议组织部把官员博士找来考试的原因。
学位遭疑的副校长何妨大方认错
——姜兆尹在《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浙大副校长吴平简历中的“IRRI博士”虽然表述不规范,但性质并不十分严重。被举报后,吴平本人和浙大如果实事求是地把事情说清楚,承认表述不规范,再大大方方地向举报者表示感谢,并向举报者和公众表示歉意,他们必将获得举报者和公众的谅解。苟能如此,由于勇于认错改错,态度端正坦诚,他们还将获得更多人的尊重,更可以因为举报者和被举报者积极负责的良性互动,成为妥善处理学术不规范事件的一个典范。
消除教育腐败应依法治教
——储朝晖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消除教育腐败的治本之策是加快依法治校和依法行政,加速去行政化的步伐,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走上依法治教之路。从根本上消除过度行政化,将学术权交由真正通过规范专业程序组建的学术委员会,改变行政权力不受监督的现状,使教育系统内部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不存在不受监督的权力。
陶行知当年办学时,在自己上衣两个口袋里,一个放公款,一个放私款,他称那些公款私款混在一起的现象为“混账”。教育是一项被赋予特殊使命的工作,无论社会上发生什么,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教育必须是干干净净的,否则就是反教育。须以此为准则,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还教育一片洁净天地。
“外挂”兴趣班实乃侵权共谋
——唐螂在《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当前,一些校外教育机构把触角伸进校园,利用校园对家长的组织力来聚集人气,宣讲其兴趣班的种种好处,从而达成卖教材拉学员的目的。尽管事涉此道的学校、幼儿园及外挂教育机构,信誓旦旦强调是不收费和“公益的”,但是,这类活动的本质,都是押上教育机构的信用。没有学校的参与和组织,这类活动是根本无法实施的,而又正是学校和幼儿园提供了时间空间和人力的成本,这类活动也才得以连绵不绝推行。这种对家长和学生赤裸裸的侵权行为,不仅具有欺骗性,而且缺乏透明和监督,天然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以上部分信息选自《中国教育报》,并对原文有编辑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