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椿:从医救患者做起
2014-06-23肇晖
肇晖
王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上海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类血液肿瘤,并且在移植嵌合状态监测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擅长血液肿瘤疑难病例诊断与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
认识王椿教授是从某健康网站上看到的一位患者发给他的感谢信开始的,这位署名为石冰的患者在信中写到:“老王,我是石冰,移植两年了,现在一切都好,过了年准备找工作找女朋友结婚了。感谢你对我的帮助!”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让人觉得一股暖流沁入心间。在看到了众多“伤医”事件、听到了许多患者对医生的满腹牢骚之后,我们惊喜地在电脑屏幕上看到了“老王”这样亲切的称呼。透过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重获新生的帅气小伙正在向他的老朋友吐露心声,对即将到来的幸福生活充满期待。白血病曾让他丧失生活的信心,但“老王”给了他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此情此景让人为之动容,也让我们对这位“老王”充满了好奇。带着感动和敬佩之心,我们走近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一院”)血液科主任王椿教授。
“脐带血事件”的另一种思考
采访王椿教授时,恰逢上海刚刚发生了“脐带血事件”。2014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有上海脐带血库储户的孩子8个月时被诊断为白血病,当家长希望用当时储存的脐带血进行自体移植时,却被告知此脐带血自用无效。花费几万元储存费的脐带血却不能自用,一时间引起民众哗然。各种专家观点也陆续出现在人们眼前:有人认为单份脐带血只能用于体重20~30 kg以下儿童;有人认为自体脐带血对治疗白血病无效;也有人认为对于大多数白血病患者来说,发病原因都与后天因素诱导有关,并非源于自身基因缺陷,所以主张可以使用自体脐带血进行移植。尽管目前尚未找到最权威的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脐带血库的存在,对很多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功不可没。
据了解,脐带血库分自体库和公共库。“公共库”保存产妇自愿捐献的脐带血。“自体库”是产妇出资为孩子保存的脐带血库,按照一般收费标准,初检费大致需要5 000元,每年付600元左右的保存费用,约定存储18~22年。如果自存脐带血,以后在自己患上相应疾病时即使无法使用,也可免费在公共库寻找匹配脐血,并免除移植费用。
其实关于脐带血库的争论已并非首次,早在2008年就有媒体指责上海市脐血库脐血自存中存在商业欺诈。面对媒体上的各种争论,王椿教授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出解释:“白血病患者是否可以使用自体脐血确实存在许多学术上的争议,这些都有待于更多的临床和试验研究提供数据,逐步规范。但脐带血库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脐带血采集、运输、检测、保存的全部过程均需要按照极高的标准进行,对血库的硬件要求非常严格,在公共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商业性脐血库的建立有利于脐带血行业的发展,‘以自养公也是目前我国可行的较佳发展道路。”尽管王教授的回答包含些许无奈,但作为一位医生,面对着纷繁的争论,他还是从为病患提供方便的角度对“脐带血事件”作出了另一番注解,而多年的临床经历已使这种从患者角度出发的思维模式成为王教授身上的本色标签。
为医病患迅速成才
与很多知名学科不同,血液科似乎是医院里的一个“小科”,而且大多数基层医院都不设此科,即便在三甲医院,血液科也显得有些“小众”。因此很多医学院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考虑到就业选择面较窄都不愿进入血液科。然而翻看王椿教授的简历,我们发现他似乎“成长”得很快。1983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9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6年赴加拿大安大略肿瘤研究所骨髓移植中心进修学习,不久后得到对方资助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回国,到上海一院血液科工作,从事血液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0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而最为让人惊叹的是1991-1996年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工作期间,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王椿在5年内被连续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谈起自己的成才经历,王教授告诉我们自己选择血液科就是为了能够更早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血液科与其它许多学科不同,其它学科更多是以经验医学为主,这要经过多年临床积累才能成才,而血液科以实验医学为主,只要学会看实验报告就可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王教授举重若轻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风趣幽默,血液病的治疗却绝非看看实验报告那么简单,这不仅需要医师扎实的临床功底,更要大胆尝试去实现一个个突破。
血液科是上海一院的重点学科,现有床位80张(北部44张、南部29张、100级无菌层流病床7张),规模在上海同领域位居前茅,诊断和治疗各种造血系统的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和出血性疾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下属亚专科包括骨髓衰竭性疾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愈好转率均在90%以上。
王椿教授说,上海一院在血液病临床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归功为“胆大心细”——胆大就是敢于挑战疑难病例,心细则要医生秉承科学态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胆大心细就要求医生不断学习、扎实积累、苦练内功,只有心中有底气,才能敢于创新,勇于思考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治疗领域。持续探索思考的过程正是医生成长成才的宝贵经历。
医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古罗马著名医学家盖仑在晚年对其从医几十年的感慨中曾说:“医学既是一门博深的科学,又是一门伟大的艺术。”19世纪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女士也曾言:“医学除了用生物学知识之外,更多的还要应用许多人文科学知识来为病人服务,使千差万别的人在很短时间内都能达到治疗或者康复需求的最佳身心状态,这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说:“医生的艺术包括三件大事,即疾病、患者和医生。医生是艺术的仆人,治疗艺术的最高职责就是治好病人,医疗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
从医30多年的王椿教授对此也有着相似的体会——“医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人类因为有了情感,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医学也正是融入了人类很多的情感,并正因有了人类情感的融入与衬托,才使得医学不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而是成了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具备了人文气息,也具备了活的动态的生命力。因此,医生必须带着感情色彩去从事自己的职业,很难想象一个冷酷无情、麻木不仁的医生能医治好别人的身心创痛。
“内科医生像个文学家,要学会比喻形容等修辞方法,将深奥晦涩的科学术语转化成患者听得懂的语言,只有听懂了才能有效沟通;外科医生像个雕塑家,不仅要为患者治好病,还要考虑怎样把手术做得漂亮,当异形的机体被医生精心手术修复后,人体的美则又一次被挖掘出来,就像重新塑造了一个艺术品。”王椿教授向我们描述了他心目中医生的形象。到血液科就诊的很多都是“小患者”,他们或是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刚刚咿呀学语的孩子,或是充满朝气、前途似锦的帅哥靓女。这样一个活蹦乱跳的年轻人,突然之间被宣告患上白血病,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无疑是一个巨大噩耗。王教授每天面对的大多是这样的患者,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这是一个难题,也是血液科医生的必修课。“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沟通”,王教授强调说,“要让患者知道真相,清楚医生的治疗方法和依据,切不可隐瞒或不屑一顾,这正是医生的艺术。”
当人们沉浸于艺术品带来的美好享受时,往往会忽略艺术家创作的艰辛;而当患者在脱离疾病困扰重新享受健康生活时,往往也会忽略医者的辛劳。但医生和艺术家们很少会顾及这些,他们只会看到自己的劳动为人们带来幸福而发自内心地兴奋,然后再充满激情地继续去创造。
(收稿日期:2014-05-13)